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宪法修正案,宪法保护私产;物权法草案,保护私产将有细则;宏观调控成功,粮价上涨车价下降;国家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原有生活水平不能降低;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2.
天津私产房交易资金监管成绩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规范私产房屋交易行为,保障交易资金安全,保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金融风险,引导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天津市从2005年4月起,建立并启动了私产房交易资金监管。  相似文献   

3.
缘起     
<正>品牌,由标记到文化品牌,原意是指人们烙在家畜等私产上的标记,用来与他人私产相区别,并以此证明自己对该私产的所有权。这时的品牌,其形式简陋、含义单一。后来,品牌成为人们加载在商品上的标志,用来使顾客识别其生产者和产地,并以此向消费者做出承诺,为生产者提供保护。这时的品牌,其形式走出简陋,其含义不再单一:除了证明产品所有权外,它还能说明产品品质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关系。  相似文献   

4.
[缘起] 品牌,由标记到文化 品牌,原意是指人们烙在家畜等私产上的标记,用来与他人私产相区别,并以此证明自己对该私产的所有权.这时的品牌,其形式简陋、含义单一. 后来,品牌成为人们加载在商品上的标志,用来使顾客识别其生产者和产地,并以此向消费者做出承诺,为生产者提供保护.这时的品牌,其形式走出简陋,其含义不再单一:除了证明产品所有权外,它还能说明产品品质以及相关的经济、法律关系.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到来,品牌的形式和含义也随之发展,并日渐纷纭繁复.  相似文献   

5.
王伟 《湖南房地产》2004,(12):34-36
20多年的改革开放,是私有财产发育和积累的过程。而房屋在成为多数普通城市居民最大的私产的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刚刚经人大常委会第二次审议的《物权法》(草案),被普遍认为有助于确认、保护老百姓的房屋财产,也有助于解决买房、住房过程中的诸多纠纷。  相似文献   

6.
城市房屋按所有制分类,可以分为全民所有制房产、集体所有制房产和私产,这里所谈的公用公房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事业等单位办公、营业、生产使用的非住宅房产的总称。这些房产既是社会生产资料又是公共消费资料,是社会主义房地产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用公房管理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7.
视点     
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私产入宪《嘹望》周刊文章说,中共中央修宪建议提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是中国宪政制度的一大进步。文章认为,将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 ,对维护社会稳定,凝聚人心,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非常有利。文章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无论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宪法保护私有财产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利益、保护每一个人的私有财产权。私有财产权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一个社会能否得到持续、长期的发展,重要的是要看公民的私有财产权能否…  相似文献   

8.
吴强 《现代审计》2008,(6):59-59
一、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房改政策不配套造成资产不实。我国在1998年实施公有住房改革后,原记人单位固定资产账的职工住房绝大部分已出售给职工,变成了私产,由于房改时实行优惠政策,职工购房所交的房款远远低于这些住房的账面价值或实际价值,由于政策不明确,这部分差额仍挂在单位账上,不能处理,造成虚增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9.
归根结底,代码信息的合法有效是根本,代码信息源及档案资料的合法有效性是关键。所以,大力做好代码档案资料收集整理,确保其合法有效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张彪 《企业导报》2014,(23):11-12
<正>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国有资产。这些国有资产分布在国家的各行各业,执行着各不相同的职能。如何区分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并根据各类国有资产的不同性质,来制定不同规范制度和管理模式,就成为国有财产制度构建中的重要问题。将国家财产分类国家公产(又称为公物)和国家私产是大陆法系国家对国家财产的传统和普遍的分类,亦有相当数量的学者主张在我国亦应该采取此分类方法并对国有财产进行分类规范。因此,探究国家公产与国家私产的分类并对其意义进行  相似文献   

11.
日前,《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化产业的若干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进一步对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众多化产业领域进行了明确规定。客观上,非公资本进入化产业一直受到非常“敏感”的限制,虽然早已有非公资本遮遮掩掩地秘密参与或进入化产业,却一直处于“地下状态”而名不正言不顺。《决定》正式为非公资本阳光进入化产业带来了合法的途径。业界也在关注《决定》将会带来哪些变化、有哪些方面的好处、能够给企业带来哪些机遇?  相似文献   

12.
最优纳税哲学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及其会计主动配合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一方面要求纳税人及其会计在透彻领悟相关税法的基础上探寻合法纳税操作空间,合法节税.本文结合企业所得税法有关规定,聚焦折旧税前扣除课题,研讨法定最低折旧年限相关会税实务问题,为税收征纳和谐化出力.  相似文献   

13.
一、合法原则定义的修正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291—1999《房地产估价规范》条文说明规定:“遵循合法原则,即必须以估价对象的合法使用、合法交易或合法处分为前提进行。所谓合法,是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世纪到来、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顺利加入WTO,我国的税收制度进一步得到规范并逐步与世界各国税收制度接轨。税收法制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被推向了在全面税收约束下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寻求通过合法的途径增加自身利益。于是,依法纳税并能动地利用税收杠杆,已成为企业经营理财的行为规范和出发点。纳税筹划并不是逃税漏税,它是正常合法的活动,目的是在受纳税义务约束的市场环境下使企业的合法权利得到充分的享受和行使,以通过节税来达到减轻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国家审计内容正由真实合法审计为主向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转变。本文根据现代政治学与经济学理论,分别从政府建设目标和国家能力建设两个方面,对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的关系进行诠释,以说明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符合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一、房地产估价原则在估价实务中的运用 1.合法原则很多估价师在做估价报告时,只按规定将原则内容放在估价报告中,至于如何把原则内容运用到估价中,估价师似乎欠缺自觉意识。遵循合法原则一是要求估价时必须确认估价对象具有合法的产权。在无法确认估价对象产权合法的情况下,必须在估价报告中说明估价过程和结论是假设估价对象具有合法产权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二是要求所涉及估价对象的用途必须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7.
京师之中,崇礼尚敬,以德能者为尊,庙堂江湖皆尊称为爷。时,世纪元年,政清人和百业繁盛,物管一业以民生私产所托为重,百姓瞩目巷议繁杂,圣上更以为国治之基础忝居和谐诸事前列,遂使从业商号二千余家,一时大泽鱼龙。群雄中赫然而立者有四,众多知而不识,识者以管窥一二为荣,津津乐道于酒肆觥筹间,有郑重者慨然赞曰:皆爷也!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房地产的性质有些模糊,原有的产权关系发生了变化;改变开放以后,私产得到了法律的保护,但土地依然属于国有和集体所有,这样就使得房地产一体化的属性分离了,但房子离开土地就成了空中楼阁。房、地本属于叶与根关系的一体化属性分离后,原来简单的关系变得模糊化,不可预期和复杂化,也就产生了中国特有的房地产综合狂妄症:市场调节能力差,政令法规受漠视,利益关系复杂化。  相似文献   

19.
合法原则和最高最佳使用原则是估价原则中的核心,是估价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标准。合法是前提,估价对象的产权、收益、处分部必须得到合法的依据。最高最佳使用原则建立在合法原则的基础上,最高最崖使用不是无条件的最高最佳使用,而是在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城市规划、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失真也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如果在合法合规的会计政策选择的前提下发生的,这是一种合法的失真,只是会计制度自身是否完善的问题,任何一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不可能尽善尽美,涵盖一切,它们只是对工作工作提出基本原则的规范,而且它们大多数只是对以往的会计实践作总结。每当一有新的情况出现,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操作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很大,同类业务会出现很多种会计方法,这为合法会计信息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另一种会计失真是指人为地捏造会计事实,为私利而编造假账,假表,虚盈实亏或假亏实盈,从而使会计信息失真实性,这种是不合法的会计失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