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丁全军 《魅力中国》2013,(26):56-57
纺织业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从1994年井始,中国纺织品生产量和出口量一直高居世界首位。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纺织品市场,也是中国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市场。纺织品贸易在中美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双边贸易额巨大且呈连年递增势头。但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给中国纺织品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回顾中荧坊虮品贸易摩擦的虏史渊源,分析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撩原因,提出解决中美纺织品摩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的贸易摩擦也是频频发生,中国的纺织品出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困难与机遇并存,我们需要弄清产生纺织品贸易摩擦的原因,然后实行一系列相应的对策,是有可能避免或者解决纺织品贸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的,从而促使我国纺织业继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美贸易中中国持续顺差的地位引起了美国对中国的强烈不满,从此,中、美贸易摩擦不断。本文以2006年为例,从中美贸易微观视角上分析了外汇成本和出口成本、从贸易理论上探析了贸易利益分配,从中、美贸易统计方法的不同等几个方面对中美贸易的实际利益进行了分析,得出中、美贸易顺差对中国来说只是数字,美国才是实际获利者。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欧盟纺织品贸易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春节  赵玉 《特区经济》2006,(1):148-149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将进入自由化时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摩擦,本文将对中国与欧盟最近在纺织品贸易方面产生的贸易摩擦进行博弈分析。文中还研究了取消出口关税对中国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在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5.
祁春节  赵玉 《特区经济》2006,(1):148-149
我国是纺织品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纺织品出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宣告结束,纺织品国际贸易将进入自由化时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在纺织品贸易方面经常会出现一些摩擦,本文将对中国与欧盟最近在纺织品贸易方面产生的贸易摩擦进行博弈分析。文中还研究了取消出口关税对中国福利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在博弈中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港燕  黄玲 《开发研究》2020,(3):107-113
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天津市纺织品贸易快速发展,但近些年纺织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同时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制约,天津市纺织品贸易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出口规模、市场、贸易方式、产品结构4个方面对天津纺织品出口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得出纺织品出口所存在的问题:出口额不稳定受环保政策限制,欧盟和美国市场的过高贸易壁垒,出口贸易方式单一,缺乏自主品牌以及出口商品结构有待调整;最后从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建立自主品牌、提升生产技术4个层面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9,(5):35-35
为战后重建,日本确立“贸易立国”战略。伴随出口扩大,其主要出口产品——纺织品在20世纪60年代遭受美欧限制,由此揭开了日本对外贸易摩擦的历史。贸易摩擦历经日本经济的复苏、发展、高增长、泡沫经济等各个阶段直至现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日美在钢铁领域的摩擦,绵延近半个世纪,持续至今。目前,日本从规避、转移、应对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8.
对日美贸易摩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日美贸易摩擦是战后日美经济贸易关系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日美全部经济摩擦的基点,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两国其它方面摩擦的产生,发展和解决方式。本文将在简要回顾日美贸易摩擦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及其产生根源,并进一步探讨新世纪日美贸易摩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在纺织品配额制度取消以后,我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得到迅猛发展。文章根据近年纺织品出口的数据,研究对纺织品出口贸易的制约因素,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症结,对纺织品出口贸易提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美贸易摩擦是近几年中美经济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其焦点在于双方对贸易利益分配的不同理解。随着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传统的贸易利益评价指标已经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国际贸易利益的分配关系。基于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附加值指标较好解决了贸易转移、国内循环和贸易回流这几个统计问题,对贸易利益的刻画要更为真实、科学。本文通过运用传统顺差指标和贸易价格指标以及现代的贸易附加值指标,对1997~2006年中国8个主要制造业部门对美贸易利得进行界定,发现对贸易利益核算方法的不同是造成贸易争端的主要技术因素。更加重要的是,中国制造业对美贸易的附加绝对价值逐年增长,但附加值比重却没有实质改善。由此,我国应该利用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的机遇,实现国内附加价值比重的实际增长,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动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巴经贸关系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中巴关系一直被视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合作的典范,被视为全天候的、经过时间考验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目前中巴“全天候”、“全方位”的关系只存在于政治领域,双方的经贸关系依然发展缓慢。面对中巴关系“政热经冷”的局面,本文分析了制约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双方的经贸关系。只有双方的经贸关系也发展起来了,中巴才能真正建立起“全天候、全方位”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林  马海 《亚太经济》2006,27(5):59-63
本文以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为基础考察美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形成机制,分析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制订中各利益集团的影响。认为:出于政治经济两方面的考虑,美国对华贸易政策将以保持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基础,但迫于国内的集团利益和政治需要,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中国应当从总体战略和集团战略两个层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中美战略互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关系正面临严重考验和战略互信的缺失,两国关系的不稳定将造成双方都难以承受的巨大利益损失,并危害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安全。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两国间日益增加的共同利益,也为双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必须坚持"中美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思维,既正视双边关系中的困难与障碍,又努力摈除不利于发展共同利益的陈旧思维,逐步建立积累战略互信。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的核心,也是中美战略合作的重要基础和"稳定器",中美经贸关系一直在合作与摩擦中向前发展。新形势下,中美双方应以战略眼光精心培育、构筑两国经贸合作的四大坚实基础:自由贸易根基、互利共赢根基、结构平衡根基、平等公正根基。  相似文献   

14.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to the economies of both countries. The recent trade conflicts and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A constitute obstacles in the way of US—Chinese bilateral trade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which is of considerable concern to both countries. Through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US trade policy towards China, the present paper identifies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US trade policy towards China. The influence of US trade policy on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is assessed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A and China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邓光娅 《改革与战略》2009,25(1):199-203
文章从相互依存理论出发,分析相互依存与国际贸易摩擦的关系,进而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角度来分析日美贸易摩擦的变化轨迹,表明了在一定时期内,国际社会相互依存与摩擦是事物的两个方面,同时并存,两者符合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在相互依存下产生摩擦是必然的。随着接触机会的扩大和交流量的增大,摩擦也日渐增加。在相互依存的条件下日本采取了化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政策措施,这对我国处理国际贸易摩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欣  戴芸 《亚太经济》2012,(3):53-58
近年来,随着中美之间贸易顺差的扩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成为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尝试从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国际转移角度来剖析中美贸易摩擦,以探求中美贸易顺差的合理性,同时对中美贸易衡量标准的选择和双方地位实质上的不平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维护国际贸易增长全局方面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中韩FTA     
自2005年,中韩对FTA开始了共同研究,两国的态度都很积极。中韩政治友好关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顺利发展,以及两国对双边自由贸易的积极姿态,为中韩FTA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韩FTA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意义。由于中韩贸易不均衡,中韩两国都存在自由化敏感的领域,加之韩国在有关方面的忧虑,中韩FTA也面临一些具体的困难。为此,中韩两国要共同采取向前看的积极姿态,相互理解,相互让步,循序渐进,妥善解决谈判中的具体困难。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十年国际对华贸易摩擦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十年来涉华贸易摩擦经历了比较明显的3个阶段。如今的涉华贸易摩擦至少呈现出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摩擦对象从微观经济层面转向宏观经济层面、摩擦的强度和影响程度明显上升以及摩擦日趋政治化四大特点。可以预见的是,涉华贸易摩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将持续高发,反补贴将成为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武器,宏观经济层面的贸易摩擦将继续呈上升趋势,贸易摩擦的连锁反应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美中贸易逆差额不断攀升导致双边贸易争端此起彼伏,严重影响了两国正常的经贸关系和政治互信。美方将贸易失衡归咎为人民币汇率,而中方则指出两国贸易失衡的症结并非人民币汇率,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方冲突和利益博弈行为日趋严重。在此背景下,作者以1990-2011年的美中贸易、汇率等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和政治因素出发,将人民币汇率、国际投资、全球分工、统计误差和消费储蓄等因素纳入分析,从多维视角对美中贸易逆差成因进行了定量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中贸易逆差的成因缘自美国、东盟对中国直接投资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和澳门地区对中国内地的直接投资、双方的统计误差以及人民币汇率三组因素,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在基于资产所有权的贸易净额统计方法下,作者对美中贸易的历年贸易净额进行了重新估算。美方数据结果显示,在美国报道的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中,其数据统计被夸大;而中方数据结果显示,中国直到2006年才从对美贸易逆差转为顺差。作者认为,人民币汇率并非美中贸易失衡的主要因素,该问题之所以争论不断,主要是源于美方经济问题政治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新西兰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并借助贸易强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定量地说明了中国和新西兰之间的经济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区是建立在双方良好的经贸关系及较强的互补性产业结构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有深厚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