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财政监督》2002,(1):43-43
看看摩根一斯坦利国际投资公司的远东指数,你就会发现,它自1969年12月上市以来,已经取得了2100%的资本收益,年均收益近70%?即使在10年来经济处于停滞状态的日本,摩根一斯坦利公司的股指同期也上升了2166%。在香港,尽管经济今年陷入衰退,摩根一斯坦利公司的股指30年来也上升了2872%。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股指期货上市的必然性分析 1.1外国市场的驱使 在我国大陆股指期货推出前,道.琼斯和摩根.斯坦利就推出了中国股市指数;2004年,芝加哥率先推出了基于中国股票指数的股指期货合约,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中海油等16种各行业的主要股票;2006年,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A50;2003年,中国香港也曾推出基于H股的股指期货合约.  相似文献   

3.
侯丹 《中国外资》2010,(18):185-185
一、中国股指期货上市的必然性分析 1.1外国市场的驱使 在我国大陆股指期货推出前,道.琼斯和摩根.斯坦利就推出了中国股市指数;2004年,芝加哥率先推出了基于中国股票指数的股指期货合约,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中海油等16种各行业的主要股票;2006年,新加坡推出新华富时A50;2003年,中国香港也曾推出基于H股的股指期货合约。而在此之前中国的股市只能买,  相似文献   

4.
艾利  越石 《国际融资》2006,74(12):47-49
2005年11月21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首席中国经济师龚方雄出席博鳌亚洲论坛企业家峰会分论坛"世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时指出,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风险主要是来自于三方面,分别是全球经济、政策因素和银行体系.在最近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龚再次强调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全球经济的风险.其中最为主要的是美国经济能否在高油价和全球利息处在上升阶段的情况下保持增长.然而,分析表明,鉴于中国强劲的国际收支平衡及充裕的国内流动资金,投资者在市场明朗化后将重返中国,中国经济也将持续跑赢大市,并可抵挡全球性的"完美风暴".摩根大通最近再次调整了对中国GDP的预测,今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6%,到明年是9.5%,比原先的预测10.1%和9%,各上调了0.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告别全球经济寒冬,注定了"告别"这个词在过去一年的特别意味.如是"告别"的意味,同样加注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女人,就是创造中国基金业诸多传奇、人称"基金女王"的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上投摩根")前总经理王鸿嫔.2009年12月10日,上投摩根宣布,董事会已批准总经理王鸿嫔的辞职申请.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17日~10月19日(以下简称月度),股市在大盘蓝筹股推动下,出现了分化上涨走势:大盘蓝筹股对于其他股票的走势,出现严重的分化;沪深两地市场的走势也出现分化,沪市相关指数的上涨幅度是深市的数倍.在这一基础市场行情下,基金收益出现大变局.  相似文献   

7.
近期股指宽幅震荡,后市依然不明.10月28日,浦银安盛红利精选股票基金正式发行,它将投资盈利能力强的高分红公司作为核心投资目标,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对新产品的情况以及在未来的市场中采取怎样的投资策略等问题,记者采访了浦银安盛红利精选拟任基金经理方毅.  相似文献   

8.
交通银行推出的"得利宝"是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结构化理财产品。既有保底收益,又有机会博取更高收益。目前市场情绪较为复杂,各家结构研报显示多空观点不一,无论单边看涨,还是偏向双向,都有赚钱机会。双向鲨鱼鳍产品优势:保底收益较高3%;可博取最高收益高,从13%-17%不等,即使方向判断错误市场大跌,或市场疯狂大涨导致产品敲出,仍然有5%以上的敲出收益,风险可控收益潜力大。看涨跨价优势:依照产品销售时行情来定。若销售时上涨行情仍较为乐观,本产品为看涨股指的客户提供获取超额收益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
券商大看台     
市场热点将重新回到蓝筹股经济景气带动企业效益上升必将推动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金融、钢铁等权重行业出现业绩惊喜日益明确,加上推行股指期货的政策预期,市场的“轮涨指针”将重新回转到蓝筹股,2季度市场的重心仍有抬升的空间。虽然市场创出新高后不时会出现“习惯性跳水”,但至多是减缓指数上行的节律,持续深幅下跌的可能性并不大。  相似文献   

10.
在本月中(2008.3.1 7~2008.4.11),各类指数继续长跌不止(见下图),大盘蓝筹股指数跌幅较小,表明该类股票在前期领跌之后,近期有领止跌、领回涨的表现,中小板指数,红利指数的跌幅较大,表明这两个特殊的股票群体也有较大的跌幅.在这样的基础市场大背景下,绝大多数基金的收益还在寒夜中爬行.  相似文献   

11.
沈文春  韩玲 《证券导刊》2009,(15):80-81
东方电气(600875)日前公布了2008年年报,公司本期实现主营收入279亿元,同比增长12.30%;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91%;实现摊薄后每股收益0.20元。公司还公布了2008年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0.2元。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市场上对股指期货的认识还比较混乱,时常出现于偏激的观点。有人过分夸大股指期货的作用,认为股指期推出以后,会对标的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前段时间现货市大盘蓝筹股涨势强劲,人们认为是机构在为股指期货提前集筹码;最近股指下滑,又有人认为这是股指期货惹的祸,当然地认为股指期货将会带来大盘下跌。总之就是涨也股期货,跌也股指期货。  相似文献   

13.
曹中铭 《证券导刊》2009,(19):94-94
在股指涨幅越来越大,个股行情此起彼伏的背景下,防范市场风险显然比获取收益更重要。如果从去年的10月28日算起,上证指数最高涨幅已达60%。半年左右的时间,股指能有如此表现,显然是难能可贵的。一方面,说明高层的救经济救股市的举措已经取得了成效;另一方面,也  相似文献   

14.
成海岩 《理财》2011,(7):43
电视剧《天道》有一句经典台词:"天即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术可止也。"世间万物皆有道,变幻莫测的股市也不例外。截至今年5月,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抗通胀被摆到了突出位置,宏观经济何去何从?股指窄幅震荡,题材股粉墨登场,大盘蓝筹股一步三回头,股市格局如何演变?笔者的观点可简单概括为"一二三四五,投资投机两相宜",即要把握一个中心(宏观经济基本面),明确影响股市的两大因素,关注国家的三大安全战略,布局四大潜力板块,掌握五大买卖技巧。更简单  相似文献   

15.
投资文摘     
《中国传媒科技》2012,(11):116-117
长期增长源于"制度红利"作者:徐建国(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出处:FT中文网《CMRC朗润经济评论》(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6947),"坚持了20年的增长预测"熟悉宏观经济分析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么一句话: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既然增长潜力是长期的事情,短期经济波动带来的悲观情绪是应该首先撇开的。这一轮经济调整是在通货膨胀率上升、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显现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6.
王亚亚 《中国外汇》2014,(20):28-29
与2013年相比,2014年中国企业出海并购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在海外融资市场上,中国企业的“财技”越来越成熟与灵巧。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让所有中国企业都为之振奋。阿里巴巴上市的影响不仅限于科技市场或股票市场,同时也暗含了新兴市场创造蓝筹股的新趋势。这为中国企业寻求更广阔的国际舞台提供了更多信心。近日,本刊记者专访了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顾宏地。顾宏地于2004年加入摩根大通,现负责统筹摩根大通大中华区域的企业海外上市、股权债务融资、重组并购服务等所有投行交易。  相似文献   

17.
本轮A股牛市行情的启动,主板蓝筹股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主要推动力,采用主动管理策略的股票型基金在2014年下半年逐步加仓于沪深主板股票.然而,从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来看,以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走势依然强劲,期间涨幅甚至大幅超越沪深主板股指.对于公募基金管理者而言,虽然认同蓝筹股估值洼地的投资价值,但对创业板等新兴成长股票的青睐程度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8.
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业务的推出,意味着A股进入做空时代,散户也应该改变以前的单边思维模式,学习一些相关知识,以适应这一新的变化.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门槛都比较高,杠杆效应也比较大.想参与其中的股民,首先应该评估一下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想参与此项交易的股民也要积极关注,因为它对自己配置什么样的股票有很大影响.至于基民,也不是就没有关系了,因为它也会影响你选择的基金收益.因此,介绍一些股指期货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蓝筹股     
《财会学习》2005,(1):50-50
在海外股票市场上,投资者把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性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红利优厚的大公司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一词源于西方赌场。在西方赌场中,有二种颜色的筹码、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红色筹码次之,白色筹码最差。投资者把这些行话套用到股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和杜邦化学公司等股票,都属于“蓝筹股”。  相似文献   

20.
沪深两市进入三季度以来,大盘是一路震荡攀升,尤其是工行上市后,两市股指是连创新高,沪指冲上2000点。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小投资者却并没有享受到股指不断上扬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许多投资者反而是在不断亏钱。究其原由,指数的上升全是因权重指标股的上涨而造成的,如工商银行、中国石化、长江电力、宝钢股份等大蓝筹的急剧上涨。中小投资者因受传统的选股思路的影响,不敢轻易介入大蓝筹股.因而在这波由大蓝筹股主宰的行情中自然是赚了指数亏了钱。这便是目前市场上所说的“二八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