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价格等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一直处于低谷期。西安丰镇集丰村村民纪天云从1999年承包400亩水面从事水产养殖,历经风风雨雨,效益始终不佳。如今领先规模和科学化养殖模式,在自己承包养殖面积中共放蟹种40万只(规格100—150只/公斤),鳜鱼夏花4000尾,抱卵虾800公斤,异育银鲫种1200公斤。年底共产商品蟹12000公斤(平均规格145克以上/尾),银鲫鱼8000公斤,青虾2000公斤;鳜鱼1200公斤;鱼、虾、蟹总产值92万元。扣除各项成本外,净获利近40万元。现将经验介绍如下:一、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了有利于河蟹栖息、蜕壳生长,蟹种放养前,…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宝应县安宜镇南闸村渔业科技示范户郑家顺,积极探索蟹池套养青虾、鳜鱼新技术,连续几年亩平效益均在2000元以上。2008年28亩河蟹养殖,收获商品蟹2250公斤、鳜鱼252公斤、青虾300公斤,总产值13.8万元,亩平4900多元,亩纯收入2860元的效益,高出一般养殖户40%以上。郑家顺养殖过程中主要抓住了以下几点关健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江苏省泗洪县半城镇养殖户李锋,在该镇鱼种场承包一口池塘,水面9亩,水深1.2米,2009年5月1日放养一龄蟹种,规格在每公斤80只,约4600只,共出售平均规格175克的河蟹713公斤,平均亩产79公斤,产鲢鱼130公斤,销售总额6.4万元,投入成本2.3  相似文献   

4.
告本刊作者     
闻名全国的河蟹养殖地区南通,2003年成蟹产量、销售出现了从来未有的低产,亏本及销售“瘟市”现象。据我们调查分析,有三个意想不到的结果:一是大江南北养殖产量普遍比往年低,相对产量比上年要打六折。一般亩产只有十几公斤到百把公斤不等。二是个体规格小:母蟹平均每只只有55克,公蟹平均每只在65克—75克之间。比2002年平均每只少了10克,也就是说要少脱一次壳。三是售  相似文献   

5.
<正> 家住老区王鲍镇南施村的黄和平,是江苏省启东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九十年代初,他了解到河蟹市场价格逐渐攀升,养蟹效益很好,就在宅边水沟里着手“人工养蟹”试验,先买蟹书、学蟹技,积极探索河蟹养殖技艺。1994年,黄和平开始在自己的责任田上搞1.8亩稻田养蟹试验,当年一举获得成功,收获稻谷600公斤,投放扣蟹3.5公斤,计550只,经过3个多月的精心管理,10月下旬回捕商品成蟹36公斤,计462只,回捕率达到84%,平均每只78克,其中40%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正>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食蟹季节。对于湖北省河蟹主产区的鄂州市,俗称螃蟹的河蟹一直是一个有影响的品牌,产品以“质量好、颜色纯、味道正、个体大”在港澳及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这是由于地处长江中游的鄂州市湖泊众多,湖里的水质和饲料等资源优越,适合河蟹生长育肥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优势,鄂州市正在实施“河蟹百万公斤工程”。一、渐渐褪色的名牌尽管今年遭受洪水影响,所投放的1200万只蟹种仍然收获成蟹50万公斤,这样的效果按理应使人满意。然而,从生产者到消  相似文献   

7.
<正> 河蟹颤抖病在河蟹整个生长阶段皆有发生,尤以高温季节流行广。该病主要发生在池塘、稻田和高密度精养水体。在发现颤抖病死亡的河蟹当中,大到200克的性成熟蟹,小到10—20克的幼蟹,尤以2龄蟹为  相似文献   

8.
秋冬汛开捕后,大多数渔船尚未返航水产品市场价格平稳。目前正值食蟹时节。“三蟹”即江蟹(梭子蟹)、河蟹(田鑗)、青蟹(蝤蠓)上市量明显增多。市区日销售量达10吨以上,且以青蟹居多,约5吨左右,江蟹、河蟹各为2-3吨,据盛发水产公司报价:河蟹(50克/只)每公斤批发价24-26元,规格(100克以上/只)为60元;青蟹100克/只)50-54元;250克以上/只60-70元;梭子蟹(100克/只统货)28-30元;红膏江蟹(200克以上/只)70元;凭蟹类总体价格比上周下跌二成左右,为市民凭添口福。另据浙福边贸水产城反馈,南方周边各省海产品进入我市交易持续增多,日交易量15吨,价格稳…  相似文献   

9.
<正> 此模式是利用稻田资源优势,养殖成蟹、青虾和鱼虾蟹混养以及培育蟹种的生产方式,按照此模式要点实施,养殖成蟹的稻田,亩产蟹30kg-50kg;养殖青虾的稻田,亩产青虾15kg-30kg;鱼虾蟹混养的稻田,亩产鱼30kg-40kg,虾5kg-10kg,蟹10kg-20kg;培育蟹种的稻田,亩育蟹种1万只以上。养殖稻田亩产稻谷均在350kg以上,亩效益1000元以上,高的达万元。 一、养殖稻田的准备  相似文献   

10.
<正> 通过我乡几年来养殖蟹虾混养和单养河蟹相比,事实表明蟹池中混养青虾好处多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饵料利用方面,因为青虾摄食能力比河蟹弱,所以青虾只能吃投喂河蟹多的剩余饵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蟹种培育过程中,出现了幼蟹性早熟现象。这些成熟幼蟹个体小型化,只有15—40克左右,市场售价低廉,还常因不能正常蜕壳而逐渐死亡,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的经济效益,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幼蟹性早熟的原因 造成幼蟹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蟹苗苗种质量差,放养早。 2、放养密度过稀,促进了幼蟹的生长发育。 3、养殖水体盐度较高,刺激了河蟹的性  相似文献   

12.
<正> 时年43岁的江苏如东县兵房镇养殖大户严昆,如今与河蟹结下了姻缘。仅河蟹一项,近年产量已稳定在大眼幼体1000公斤,豆蟹100万只,扣蟹3OO万只,成蟹25000公斤,且均畅销不衰,成为当地著名的养蟹大王,笔者于近日专程采访了他。 严昆从事水产品养殖,始于八十年代末。当时正值河鳗国外需求量大,价格看好,投资了300多万元,在当地  相似文献   

13.
<正>江苏省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渔技员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2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他通过多年的河蟹养殖,总结出一套河蟹雌雄分养高产技术。去年他养殖的河蟹平均亩产量达130.3千克,回捕率达98%,其中雌蟹重量达120~180克/只,雄蟹重量达160~250克/只,比未分池养殖的河蟹规格、产量均有较大的提高,养蟹效益增加了40%以上。邱海波河蟹雌雄分养的技术是:养殖的蟹  相似文献   

14.
<正>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湖滨村村主任张双林,把握市场变化,在养鱼效益下降的情况下,1998年开始探索稻田养殖河蟹。2001年,他在105亩稻田中投放辽蟹68000只,回捕率达32%,年底起捕成蟹2570公斤,起捕规格平均每只89克,亩产24公斤,销售收入146000  相似文献   

15.
<正> 在河蟹生长旺盛时期,常常出现规格在100g/只左右的“黄蟹”大批死亡的现象。据调查,造成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河蟹着毛病、颤抖病和蜕壳不遂症三病并发,其发病率高达20%~40%,尤以放养上年大规格幼蟹(即“扣蟹”)的发病率最高。1997年7月16日,我县大纵湖乡  相似文献   

16.
<正>宜城市宣州区朱桥乡魏村村民魏爱民,经过七年的“摸爬滚打”,探索出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要点,2006年,他利用8亩水面进行河蟹生态养殖,共投放幼蟹4000只,仔虾50kg,鳜鱼种160尾,全年累计投入资金1.12万元,共产成蟹480kg,青虾90kg,鳜鱼56kg,收入为  相似文献   

17.
江苏滨海县坎南特种水产养殖场邱海波,从事水产养殖15年,积累了丰富的河蟹养殖经验。在实践中他根据本地特点总结出提高河蟹回捕率五个高招,使河蟹回捕率达到40%以上。2003年投放2万只扣蟹,回捕了近8200只成蟹(约400千克),盈利11000元,是  相似文献   

18.
<正>青虾、河蟹向来是阜宁县当地养殖的主导水产品,近年来,由于河蟹养殖面积增大,销售价格波动走低,单一养殖风险也随之增大,为增强抵御风险,2014年阜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在阜宁县益林镇蟠龙村河蟹无公害养殖基地进行了河蟹青虾高效生态混养模式研究,通过研究探索该混养模式,充分利用蟹塘养殖空间,挖掘蟹塘养殖潜力,进一步提高了蟹塘养  相似文献   

19.
<正> 马军长本名马光胜,是安徽省宣州区狸桥镇有名的养殖能手。近年来,因他养殖的河蟹多是些个体大、规格齐、成色好的上等“尖蟹”,被当地的养殖户们尊称为“军长”。去年,他所经营的60亩水面起捕河蟹2500余公斤,只规格雌蟹均在125克以上,雄蟹均在150克以上,亩获纯利1000余元。用马军长的话说,这叫:生态养殖品质好,绿色健康效益高。取得这么好的养殖经济效益,是与坚持走生态养殖之路分不开的。经过细心交谈,我们发现马军长的养蟹经可以简要概括为“严把三关,紧抓两条”,具体来说就是:  相似文献   

20.
<正> 蟹池混养青虾是提高养蟹效益的一项措施。据试验,蟹池混养青虾后,一亩产成蟹45公斤左右的蟹池,可产青虾12—15公斤,增加效益400元以上。 蟹池混养青虾,需把好四个环节: 一是放养大规格的青虾苗。最好在上年秋繁未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苗,规格要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