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绿色信贷发展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信贷是科学发展观下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已经起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局部利益之间的矛盾、对金融机构效益的影响、评估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困难、风险评估标准和程序的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通过建立绿色信贷环境数据信息库、完善绿色信贷授信程序、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强化绿色信贷主体的社会责任、建立环境评估智力支撑平台和绿色信贷利益协调机制等方面的措施来推动我国绿色信贷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银行与企业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从两方面总结绿色信贷发展缓慢的原因。一是对污染企业惩罚较轻,导致企业宁愿被监管部门查处,也不愿主动减轻污染,使得本能获取绿色信贷的企业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二是银行没有建立完整的绿色信贷评估与监督体系,使得绿色信贷的贷款质量得不到保证,利润空间较小,从而导致银行面临较高政策风险、环境风险与声誉风险,因此绿色信贷的规模发展并不迅速。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课题通过剖析赤峰市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找到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建议:一是发挥利率自律机制作用,促进新能源信贷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二是推广产业链融资模式,依托核心企业破解其上下游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产品创新力度,满足不同绿色产业发展需求;四是尽快出台与绿色项目名录对应的银行绿色信贷审核标准。  相似文献   

4.
绿色信贷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入促进环保的企业及机构,并从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及时抽离,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绿色信贷实质上是政府、银行、企业、非政府组织之间的一种博弈关系,要使绿色信贷真正做到循环经济的有力助手,必须要加快绿色信贷建设,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5.
慕逸仙  申元  王飞 《甘肃金融》2023,(3):61-66+71
文章立足于金融如何支持碳中和及碳达峰目标实现,结合绿色信贷的发展现状、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支持措施,指出绿色信贷存在的问题有宏观政策体系不够完善、碳排放权市场相关机制还不够健全、绿色信贷基础较为滞后、绿色信贷创新能力弱、绿色信贷的外部性导致项目建设周期性较长等,构建基于定向修正的绿色信贷全流程体系模型对绿色信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准确评估,量化结果与实际相符,提出构建省市级平台专业绿色信贷评估公司、建立绿色信贷数据库、扩大绿色信贷范围、组织“智囊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论证等绿色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金融是以产生环境效益为导向的投融资活动,而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绿色信贷在绿色金融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认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尚存在法制基础薄弱、制度性安排缺失、绿色信贷体系不完善和存在国别风险等四大主要问题,建议从政府与商业银行两个维度着手推进商业银行绿色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绿色金融法律体系和银行环境绩效检测评估体系、健全绿色金融配套制度、完善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加大绿色信贷专员的培养力度、塑造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绿色信贷是银监会近年来积极倡导和推行的一项信贷政策.银监会颁布《绿色信贷指引》和《绿色信贷工作意见》后,对绿色信贷的实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路径,使绿色信贷逐渐清晰地进入银行业信贷业务领域.在此背景下,内蒙古银监局对全辖开展绿色信贷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旨在推进有效的绿色信贷机制,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以及机制和较为完善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以期实现银行、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绿色信贷是银行业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金融杠杆。本文通过分析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贷的必要性,以及在推行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有效开展绿色信贷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绿色信贷是应对环境风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金融杠杆,本文以社会责任为视角,对绿色信贷进行概述,并在法律层面对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做了进一步阐述,提出相关法律建议,以期对完善绿色信贷制度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胡蓉 《中国证券期货》2013,(3X):120-121
绿色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和环保工具,其核心是通过正确引导小额信贷领域的经济活动,以促使扶贫、环保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些年来,绿色小额信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并对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成效。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环境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通过分析国际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绿色小额信贷的发展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金萍 《现代金融》2008,(11):47-47
一是制定专门法规,确保银行的贷款行为有更明确的法律标准。在执行绿色信贷时也能有章可循。二是结合实际,制定商业银行环境政策。编制环境风险管理手册,把环境和社会责任标准融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三是银监部门建立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不仅对违法贷款行为实施追究和处罚措施,还要对切实执行绿色信贷的机构实行奖励政策,鼓励绿色信贷。  相似文献   

12.
目前,绿色信贷支撑的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选择.通过对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以及陕西省内各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做法和成效进行梳理,并对信贷支持的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总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将绿色信贷提升至战略高度;制定出绿色信贷评估标准;完善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不断强化绿色信贷产品创新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绿色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环保意识的加强,"环境风险"逐渐进入商业银行的视野,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绿色信贷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理念,是伴随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浪潮顺势而生,也是银行应对环境风险、提升国际竞争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排除绿色信贷推行过程中的障碍和构建商业绿色信贷机制等问题对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的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雅格 《时代金融》2013,(21):224-225
"绿色信贷"(green-credit policy)源于国际上公认的赤道原则,是指将信贷申请者对于环境的影响作为决策依据的信贷经营制度。本文阐述了绿色信贷的含义,对国内外绿色信贷的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梳理,最后做出了绿色信贷在中国发展的简短总结,为更深入的研究相关问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绿色信贷是我国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的实施现状、绿色信贷业务入手,研究和分析国内绿色信贷目前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追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建设中的普遍共识,而绿色信贷作为推动绿色经济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关注。我国先后出台《绿色信贷指引》《能效信贷指引》等政策,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绿色信贷发展的理念,推进绿色信贷发展已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历程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绿色信贷支持的绿色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跨越式发展和转型升级重要的路径选择.本文对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以及陕西省内各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发展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梳理,并对信贷支持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将发展绿色信贷提升到战略高度,全面制定绿色信贷评估标准,强化绿色信贷的产品服务创新,建立健全财政金融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发展绿色信贷,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支持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的客观要求,也是加快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绿色信贷的政策演进进行了研究梳理,总结了上海辖内银行业在绿色信贷领域取得的成效,分析了目前影响和制约绿色信贷发展的内外部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监管角度提出了建立银行业绿色信贷行业标准、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激励以及提高环境风险专业化管理能力等政策建议,以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业转变观念,使绿色信贷在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同时,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金融创新的助推器,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存在的问题(一)绿色信贷还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标准。《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对绿色信贷提出的标准多为综合性的、原则性的,缺少具体的绿色信贷操作标准和环境风险评估标准,贷前审查难  相似文献   

20.
王涵超 《财会学习》2016,(23):135-136
绿色信贷已成为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中流砥柱.金融机构作为信贷主体,如何防范绿色信贷的环境风险,对进一步扩大绿色信贷规模至关重要.在银监会制定的《绿色信贷指引》中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定期组织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本文将就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的定义范围、主要内容、主要审计风险等做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