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政府的角色和功能出发,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并探讨了政府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当今我国政府必须面对与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本文以发展经济学中人口流动模型为研究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政府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中扮演的角色,以及采取的解决措施提出一定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张静 《现代商业》2008,(5):24-2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剩余问题,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并为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劳动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当前,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这种转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很多问题。要真正实现有效转移,谘须加快我国社会改革,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挥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缓解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东兴 《现代商业》2007,(20):239-239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和缓解社会各阶层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梁海滨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0):103-104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林 《商业研究》2006,(24):130-132
传统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重视不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问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受教育程度较低,已严重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体制因素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各级政府要承担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优先保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提高,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来改善其转移现状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作者针对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总量大,整体素质低.农村自身吸纳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能力较差,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够完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因此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转移就成为解决广西"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通过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贯昌福  林艳 《商业研究》2006,(6):200-20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而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减少农民,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无序转移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无序转移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避免无序转移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从造成劳动力无序转移的原因入手,对其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目前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研究试图从制度上剖析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以求设计出较完备的制度,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3.
段文清  蒋海铭  郭杜刚 《商》2013,(1):150-151
本文从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入手,分析出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主要在于"就业能力、收入差距、维权能力、户籍制度等",基于这些因素的存在,本文认为,应从"加强教育培训、扩大就业渠道、加强组织协调、破除户籍鸿沟等"四个方面采取措施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培  申茜 《商业时代》2007,(23):7-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该如何转移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国外与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分析,简要论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文章结合思施州实际情况和数据资料,分析了恩施州人口与劳动力现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相似文献   

16.
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应在国家出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划和方案下,严格控制农村人口数量的基础上,深化以户籍和土地为主的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剩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加速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力开拓国际劳务市场,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喻占元 《商场现代化》2006,(19):297-298
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障碍,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转移。  相似文献   

18.
付红丹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58-159
从城市化发展规律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的时候,城市化进程速度将会加快。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世界银行对133个国家的统计资料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到1500美元时,城市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达到40%到60%。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农业人口占大多数,城市化水平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相似文献   

19.
郭荣朝 《商业研究》2006,(15):207-208
农村剩余劳动力既是消费者,又是潜在的资源,实现有序转移、变消费者为可利用的资源是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其资源价值的基本前提。由于存在经济推动力、政策牵引力、市场调节力、思想观念活力、文教科技拉力、创新持续力等动力机制各方面的力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以只有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克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