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农民增收而言,制度是关键。制度约束是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目前,我国农民增收的制度约束主要有以下七大方面。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近年来,我们围绕农民增收,采取了不少的措施,但是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如何解决好农民增收缓慢问题,这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农民增收缓慢的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是今年中央l号文件的核心。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专门制定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农民增收困难,全国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已经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必将制约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茁这样的情况下,1号文件的出台.订如春风拂面、温暖人心在前不久闭幕的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情系“三农”,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成为全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打造农民增收的政治保障既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也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5.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有35%左右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事实证明农民的贫困导致了农村的落后和农业的脆弱。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键的问题是增加农  相似文献   

6.
浅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既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难点问题。在刚刚闭幕的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表们讨论最热烈的也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因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收入不仅低微而且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为制约国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  相似文献   

7.
各级党政部门一直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为农民增收、减负。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解决“三农”问题,其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作者以所在单位为例,对当地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条件下,就农业解决农业问题,就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农民解决农民问题是不行的,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下,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始终包含着重要的物价问题。农村物价稳.则农民的直接收入增:农村物价管理得好,则农民的许多不合理负担就能明显地减轻:农民负担轻了,则农民高兴;农民高兴,则农业稳;农业稳,则中国兴。本文就立足“三农”,切实做好农村物价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提出肤浅看法.以期有关决策部门对农村物价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促进“三农”问题切实解决.尽而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中央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思考,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作出了将农民增收问题作为重大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深刻论断,提出了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中心任务的要求。新疆农村人口占到56%,增加新疆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是新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乡和谐社会构建的“三农”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增收困难则是“三农”问题的主要体现。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制度性约柬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制度性约柬主要包括土地征用、农产品管理体制、户籍制度、教育、农村税费以及农村金融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这些制度因素,认为制度创新是解决目前“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困境.出路与对策,被称为“三农”问题。它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根本性的难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叹息与焦虑,引起了人们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如何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并使之走上法制化的治理轨道,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手段作为化解“三农”问题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党对农村工作的根本要求。农民增收,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是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已成为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笔者根据对随州市农民增收问题的调查情况作以分析。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农民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尤其是种植业收入的持续下降。农产品产量的增减是影响农民收入的直接因素,1990至1997年间,基本风调雨顺,农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同时国家又上调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农民收入逐年增长。1997年之…  相似文献   

15.
改革以来农民收入状况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2003年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78%,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计会发展面临的基本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客观描述1978~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变化状况,以期使人们更加理性地认识到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将“三农”问题摆在了中央和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首位。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把“三农”问题作为一号件即《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确保各项事业顺利进行,实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关键所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再次面临一个新关口,农民收入是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林生  陈迁 《现代商业》2007,(17):177-177
目前,“三农”问题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问题。顺利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也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三农”问题的现状,提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措施。主要通过保护农民的权利,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发展基础在于农村、服务项目是农业、服务对象是农民。“三农”是农村信用社的根.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信用社要发展.优势在于“三农”.服务“三农”是农村信用社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进一步改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服务海西新农村建设.实现自身与“三农”又好又快共同发展.福建长泰县农村信用社着重打造“三个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业普遍增产.农民普遍增收.“三农”问题日益引起各界重视,并且录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措施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又是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但多年来,云南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没有能够协调进行,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缺乏产业结构的内在支撑,进而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