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政部新闻发言人阿·玛勒德巴耶夫宣布:目前已有70辆装满中国商品的汽车滞留在吐尔尕特口岸。但是目前这种形势并不意味着“Made in china”的人民生活必需品供不应求的形势,会威胁吉尔吉斯共和国,因为不管形势怎样,这批货最终会进入国内。自然,货物消毒现在要占据一定时间,没有预防措施是不可能通过国界的。  相似文献   

2.
杨广生 《新经济》2004,(10):2-2
如同我们为中国的地大物博而自豪了几十年一样,我们也为中国的产品“价廉物美”而沾沾自喜了多年。看着满世界的“Made in China”,我们曾经以为这将是我们在全球市场的通行证。  相似文献   

3.
余江 《新经济》2006,(10):38-39
“中国制造”最终是要面向世界,“中国制造”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Made in China充斥着世界各国街头的时候,中国的商品却并没有获得对方的尊敬,在西方企业强烈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冲击波的时候,“中国品牌”也没有获得与之匹配的竞争力。从“中国制造”的繁荣到“中国品牌”之富强,我们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4.
迫在眉睫的“日本制造”战略 如今,在日本市场已经很难找到有“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标志,而且销售额呈两位数增长的商品了。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外制造业已具有足够的实力来满足日本消费者的质量要求。 日本的制造业是不是充分发挥了所有潜力,在咬紧牙关较量之后才败给中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生产国,中国的本土服装行业面临巨大危机,惊现悬崖效应.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是世界著名的"制造工厂","Made in China"遍布世界各个领域.201 2年上半年,国内42家上市服装公司总库存达到438亿元,累积存货可卖3年.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巅峰时期后,如今中国服装产业风光不再.全球消费疲软,出口受阻;中国本土市场,年轻消费者成为主导力量,本土品牌吸引力持续降低.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过去的"十五"期间,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无论从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就业人数上,都处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在民间、学术界和地方层面提了10多年、并历经波折的"长三角一体化"正式上升到国家层面,用"国家保证"的形式进行了确定。这无论对长三角,还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来说,这都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凭借自己的低成本优势风靡全球,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中国制造"几何级速度的蔓延,"中国制造"面临着多重困境.中国企业要摆脱困局,在国际化道路上重新确立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必须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9.
"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中国的一条古训,几千年来代代相传. 无论商纣王、隋炀帝的骄奢败国,还是<红楼梦>里的家族沦亡,都成为警醒世人的反面教材;而勤俭节约则是世代提倡的传统美德,从<左传>中的"俭,德之共也"直到现今的"节约型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一种产业现象. 通过对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企业的全面盘点,以及对世界第一的中国制造产品的市场分析,探寻"中国制造"崛起的核心企业势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迈向世界制造强国的目标已经起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务必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改善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为此,本文结合"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中的相关内容,对中国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北京共识"是国际社会用以表述和概括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概念."华盛顿共识"的破产,彰显了"北京共识"的意义与价值,国际社会对"北京共识"认同并推崇,实际上是对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高度评价.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无论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还是对于现在是或者过去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与地区、西方发达国家都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我都算得上"与时俱进".电信、移动只要推出新业务,尝鲜者队伍中一般总会找到我的身影.去年元旦起,我所在的城市开始试播数字电视.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成绩不俗,"中国制造"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亮点,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中国制造"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做了较深入分析.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无论中国还是日本,"啃老"现象的出现以及这一族群的不断壮大,都已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中日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啃老"现象的形成,在背景、现状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但是在形成的要因、性别比例、婚姻意识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异.需特别指出的是,"啃老"现象还直接加剧了日本的"未婚化"与"少子化",相较中国"啃老族"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的沉重负担,其影响似乎更为深刻.虽然两国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解决这一问题,个人心理意识的转变以及政府的相应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姚国会 《新经济》2007,(11):60-61
观察印度经济,很多人乐见的是官方统计的接近两位数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却鲜有人担心其与GDP一同成长并且规模庞大的"黑色经济"。实际上,无论人们对它是褒还是贬,"黑色经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新的世界经济形势下中国企业应该如何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相似文献   

18.
标准经济处在产业链的高端,领先者赢得发言的机遇,制定者享受最大的利益.对于今天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一次提升"中国制造"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自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开设伊始,“数学化”便是其评奖的硬条件、显规则。而“数学化”的不足或缺陷,乃是中国经济学家的软肋。因此,推进经济学“数学化”的步伐,无论从经济学研究本身的科学性角度讲,还是从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角度看,乃是中国经济学家不可偏废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VC和PE向何处去?做投资,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大家都在挑战"二八定律",这个行业永远是20%的成功企业赚了80%的钱,基金业也是如此。赶上了三个好机会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在过去的10年内,美国的VC和PE是亏损的。而在中国只要有10年以上的投资经验,坚持做下来,无论做VC还是做PE,都会赚钱的,这能说明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