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今年年初爱立信放弃手机生产这一事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爱立信退出的原因以及退出后手机市场格局的变化。有人认为,这是我国手机发展的一个绝好机会:因为爱立信走了,市场份额就空出来了。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2.
爱立信手机生产外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立信手机生产外包引发了手机市场的新一轮竞争。在分析爱立信手机生产外包的原因后,得出了该事件对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退为进爱立信并非走麦城 年初,世界著名电话通讯设备制造集团爱立信公司宣布,它将对其产品结构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今后将不再经营手机生产业务。爱立信的决定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爱立信作出重大调整呢?仅仅是因为市场激烈竞争的缘故吗? 业内人士分析,2000年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导致整个通信行业发展迟缓,再加上手机市场逐渐饱和,越来越多的后继竞争者的加入使爱立信的销售额大幅度下降,没有达到预期利润目标。爱立信虽然整体赢利,但移动电话部分却亏损大约17亿美元。因此,爱立信决定不再“生产…  相似文献   

4.
“外包”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勋敬 《新经济》2001,(3):94-95
最近,手机生产业主要竞争者之一的爱立信宣布:不再直接生产手机!但它仍然宣称将继续保持其手机市场.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爱立信通过委托把手机生产业务外包出去了.事实上,许多知名企业都在采用形式不同外包业务.例如,P&G、德尔福、亚洲百事、屈臣氏、美标、苏尔物德等公司均采用人才外包模式,随着网络的兴起,观念的改变,外包的可行性也越来越大,将成为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2,(25):8
近来在手机市场上风光无限的三星似乎要取代苹果成为专利公敌。日前,瑞典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提出申请,要求禁止韩国三星的产品在美销售。爱立信表示禁止三星的产品进口美国不是爱立信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要三星根据合理的条款签署一个专利授权协议。一直以来,全球专利大战就从没停止过。三星除了与苹果打得不可开交,前不久HTC与苹果的和解也被业界认为是集中精力对付三星。随着此次爱立信的加入,专利战场上的主角似乎开始转换。  相似文献   

6.
手机新三国     
杜惠清 《经济月刊》2008,(11):40-41
未来手机市场中老牌的手机厂商还会继续发挥作甩但更多的竞争好戏或将在上述新秀们之间上演,苹果、谷歌和黑莓在智能化手机方面将上演精彩的新三国游戏。而多年前老三国(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即索爱前身)中的后两个已经倒下了。  相似文献   

7.
扑克牌是一局一局来玩的,每局的胜负并不代表最终的输赢。爱立信的“外包手机生产”只是重新洗牌开局,而且改变了以往的玩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     
《商周刊》2012,(25):8-8
爱立信向美申请禁售三星产品 近来在手机市场上风光无限的三星似乎要取代苹果成为专利公敌。  相似文献   

9.
"你的手机是百万像素的吗?"在2005年初的街头巷尾,人们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广告词. 摩托罗拉A668、诺基亚7610、诺基亚6670、三星P738,从2004年底到2005年初,百万像素拍照手机不断出新.继索尼爱立信(以下简称索爱).在2004年初发布的国内首款百万像素拍照手机S700后,百万像素拍照手机如同火山爆发一样,迅速成为各大手机厂商竞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科技     
《商周刊》2012,(25)
爱立信向美申请禁售三星产品 近来在手机市场上风光无限的三星似乎要取代苹果成为专利公敌。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相信作为消费者和手机用户的听众、观众和读者,都会惊奇地发现在索尼爱立信最新的产品广告中,索尼爱立信的品牌标志被作为表达爱、喜欢.渴望和期待的一个载体.两边分别用第一人称的我和所渴望的事情或梦想.来诠释消费者对手机或者沟通的一种情感渴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张蓓 《经济前沿》2002,(8):46-48
在全球市场低迷的形势下,唯有中国新兴的手机市场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突破1.2亿大关,平均每月递增150万用户,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通讯市场。 然而,在我国高速增长的手机市场中,国外手机品牌始终是中国消费者的首选。在各地的手机专卖店中,洋品牌手机的人气最旺,诺基亚、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等品牌仍牢牢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近20家国产  相似文献   

13.
《信息经济与技术》2004,18(11):12-12
索尼爱立信正式发布了其3G手机,线条明快、造型优美的V800,这是全球首款真正的集成化手机。V800采用双屏折叠结构,相比起以往的索爱折叠产品,V800的设计风格更加靠近欧美产品的特色。V800在其转轴中央内置了一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条消息令国际经济界瞪大了眼睛,对国人来说,也是喜忧参半,这条消息便是“中国造”横扫全球。2001年6月,爱立信宣称要在两年内将大量手机  相似文献   

15.
移动通信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成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自1987年,我国第一部手机开通,拉开移动通信业蓬勃发展的帷幕,移动通信行业一直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突破1亿大关,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手机市场,并且仍然显示出惊人的发展潜力。洋品牌占主导 目前中国手机市场仍是日本、韩国、美国的进口品牌占主导地位,近300亿元的市场价值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西门子、飞利浦、三星、阿尔卡特等清一色洋子机瓜分了90%强,其中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三大品牌“瓜分”了80%的市…  相似文献   

16.
外包战略: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新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外包是指由内部生产的投入品(有形商品、知识产权、服务等)转变为从外部供应商处购买。外包战略的实质是企业重新确定企业的定位,截取企业价值链中比较窄的部分,缩小经营范围,重新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于最能反映企业相对优势的领域,构筑自己的竞争优势,获得使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2001年爱立信的外包战略就是将手机价值链的7个部分的生产和供应的两个环节交由Flextronics公司负责,而价值链的其他重要部分(研发、设计、营销、销售和售后服务)仍由爱立信亲为。外包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全球手机销售额47.79亿元人民币,2001年预计达到57.94亿人民币。纵观2001年的天下大势,所谓“三国演义”式的纷争早已烟消云散,芬兰诺基亚是一骑绝尘,无人匹敌;摩托罗拉则不但夺冠乏力,连老二的位子都不甚稳固;新贵西门子、三星今年强劲发力,已和爱立信在第三的各号上战成一团;其他诸雄如飞利  相似文献   

18.
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 ,手机———这种曾被视为拥有者身份和社会地位象征的现代通讯工具正日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然而 ,在享受着手机带来的方便的同时 ,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尴尬的现实 :目前中国的手机市场仍是“洋”品牌一统天下 :从“飞越无限”的摩托罗拉、“科技以人为本”的诺基亚、“一切尽在掌握”的爱立信到西门子、飞利浦、松下、阿尔卡特 ,这些跻身于全球企业500强的跨国大公司 ,抓住中国电信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 ,捷足先登 ,在推动中国通信产业革命的同时 ,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令自尊自强的中国人汗颜。因此 ,有识…  相似文献   

19.
在此前中国移动的4G试点项目中,爱立信的占有率并不高,不过,其依旧在觊觎潜力巨大的中国4G市场。在4G时代即将到来之际,爱立信将视线投向了中国。5月3日,全球电信设备制造商爱立信4G移动宽带全球路演中国区首站在北京举行。据了解,爱立信此次路演巡展于4月正式启动,按照计划,在今年4月至7月期间,由爱立信制造的最新4G通信设备的路演将在15个城市巡回举行。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表示,巡展将演示爱立信对于LTE技术的部署方案,同时,网络的覆盖将更多地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爱立信所指的技术是网络侧功能,其对终端和协议没有要求,任何版本的LTE终端都可以使用这一功能,因而受到各大运营商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周丽娜  鲁夏 《经济论坛》1999,(17):26-26
自1987年中国第一部手机亮相以来,手机在中国已走过了12个年,中国的手机用户在1998年也增长到2300万以上,位居世界第三,预计今年底手机用户将达到3970万户,2000年将达到5000万户。面对如此火爆的中国手机市场,摩托罗拉(MOTOROLA)、爱立信(ERICSSON)、诺基亚(NOKIA)等世界主要手机生产厂家在世纪之交展开了手机市场争夺战,他们不断推出的新产品争奇斗研、各显其能,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音质更清晰如摩托罗拉掌中宝338C型手机体积只有84立方厘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