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相关内部控制一般应当实现以下目标:  相似文献   

2.
内部控制是被查账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查账  相似文献   

3.
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为内部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相似文献   

4.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相似文献   

5.
王晓溪 《活力》2005,(6):81-81
何为内部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第九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认为: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相似文献   

6.
健全内控制度 强化会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 《山东审计》2002,(2):30-30
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保护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其经营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要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防止舞弊,控制风险等目的,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从新《会计法》规定的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内容看,其本质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或者说是吸收和借鉴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内部控制是指一单位内部的管理控制系统,即为保证单位经济活动正常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建立…  相似文献   

7.
改善高校内部控制环境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王芳王殊宁现代审计是建立在对内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的。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  相似文献   

8.
季小娟 《铁道财会》2004,(Z1):91-92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目前,路内各单位先后都已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然而,从当前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单位在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作用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差距.有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舞弊行为时有发生。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常意义上,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及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如何实施内部控制测评,本文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原因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保证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相似文献   

11.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以及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企业管理、合理分权;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管理而普遍采用的一种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12.
所谓内部控制制度,是指本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从广义上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是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制约、考核和调节的工具,是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就其实质来讲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内部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评审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的审查。一方面,内部控制评审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审计内容;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作为一种审计方法应用于具体的审计之中。本文拟结合我校内审工作的实际,对内部控制评审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企业经济运行和财务状况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改善财务状况。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有利于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有利于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有利于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内部控制是指在一个单位内部,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较为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一、内部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1.内部控制的含义 所谓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  相似文献   

17.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管理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较好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经济和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单位的既定方针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8.
浅谈加强学校内部会计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内部控制具有防护、调节和反馈的功能,除了保全资产和检查财务资料的准确可靠性外,更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19.
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为了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预防、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与完整而建立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也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20.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一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和局限性做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一“被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和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2001年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一基本规范(试行)》认为,所谓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