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的一年,在民企国民待遇即将写入宪法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融资的环境是否会有所改善?民企融资还存在哪些误区?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银行的青睐?  相似文献   

2.
朱卫江 《浙商》2006,(9):20-20
在对职工的福利关心上,民企也越来越“国企化”:温州一家由国企改制而来的企业实行老员工“内退”制度等等。从造集体宿舍、办子弟学校、给保底工资、发过节费、授予终身员工到准予员工内退……人们似乎从一些浙江民企的身上又看到了过去国有企业的影子。于是,种种疑问纷至沓来:民营企业不要竞争力了?“企业办社会”、“铁饭碗”回潮了?“民营企业国企化”了?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信贷软约束的视角,将高管银行关联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研究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文中对民企中高管银行关联是否有利于企业减少融资约束进行研究;并着重对民企中有银行关联的企业中债务融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以2009~2012年深沪上市民营企业作为样本,实证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中债务融资对企业业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是高管具有银行关联的民企中,这种负相关性有了显著的削弱。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浙商》2011,(21):36-36
浙江省代省长夏宝龙在座谈会上问:对民营企业在浙江发展的地位认识够不够?对民笃企业在浙江发展的轨迹研究够不够?对民企的扶持力度够不够?给予民企发展的温暖够不够?  相似文献   

5.
尹一妍 《浙商》2006,(9):28-30
被称为“草根经济”的浙江民企,现今实力如何?由浙江省工商局和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联合发布的“2005年度浙江百强民营企业排序”榜单,不久前揭晓了答案。浙江已有14家民企2005年度销售额超过100亿元,比2004、2003年度分别增加3家和8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安徽民营企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浙江民营企业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文章从皖浙民营企业基本现状八手,运用实证与比较分析工具,从政府政策、融资理念、地方性金融机构、民问资本等方面比较分析皖浙民营企业的融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安徽民企融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民营企业正从“家族制”中走出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成长壮大。伴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伴随着民营企业逐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过渡,作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企业文化摆上了民企老板的议事日程:什么是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的定位何在?如何整体构架企业文化?…… 尽管还有少数人以讥讽的口吻说民营企业谈不上文化,尽管也有些民企老板更关心的是企业能不能赚到钱、赚更多的钱。但是,面临着无言的市场竞争,面对着人世后的市场格局,民企老板深知:要实现二次、三次创业,提高自身和整个企业的素质是关键。因…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民营企业迅猛的发展,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上市成为了国民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目的但是由于受时间限制和发展规模的限制,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初步阶段,企业上市融资模式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资金难以满足民营企业上市的需求,制约了民企的发展。该文通过对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进行研究,针对我国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融资模式的完善,实现多元化的上市融资策略,这对推动我国民企企业上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丁璐燕 《浙商》2012,(17):72-73
“自救者得救,救企业就是救我们自己。”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时任招商银行行长的马蔚华曾如是说。4年后的今天,面对当下浙江省出现的互保危机、资金链断裂等问题,这一观点是否依然适用?银行、企业对此有何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学企互动     
《中国工商》2002,(5):172-173
张维迎:未来是民营银行的天下,项怀诚:积极财政政策将淡出,金人庆:外资企业税收优惠将继续,张军扩:民企融资需要多层次,吴敬琏:解决下岗在于发展民营经济,茅于轼:民营企业面临不公平竞争,汤敏:中国房地产业并无泡沫成分,石小敏:中国改革已经逾越临界点,谢平:四大银行竞争是为讨好“老子”,樊纲:国有资产也要“有进有退”。  相似文献   

11.
王雷 《中国工商》2002,(5):24-24
重庆协力达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杨学忠认为,在融资体制方面,我国民企融资难的问题一直还没有很好地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民企的发展。比如他搞复合氨基酸生产线,银行认为这个项目很好,给你支持,上了这个项目。后来搞创新开发比如需要三千万的资金,但这时银行只给你贷一千万,剩下的二千万怎么办?我只有去喊天了。  相似文献   

12.
郭凡生 《商界名家》2007,(1):104-105
谈到企业管理,很多人特别是海归和海外学者都会大谈特谈欧美企业管理如何如何先进,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管理如何如何落后。中国民企管理真的不如欧美吗。如果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企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又该如何解释?如果不是.中国民企为什么总是在海归和海外学者面前不值得一提呢?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民营企业和他们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来,不少民营企业为了顺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纷纷利用资本经营之利器,采用融资等方式进入它们传统行业以外的领域,以避免本行业销售和利润的不稳定性。表面上看、融资使企业“把别人的鸡蛋放在自己篮子里”,似乎可以下更多的“蛋”。但实际上,如果企业实行不警觉的融资战略,冒然引进资金,只能获得今天瞬间的“快感”,而让明天承受长时问的“悲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客观地来说,一味地将民企融资难归咎于金融机构的“成分歧视”,是不太公平的;但是,指责民营企业的信用普遍存在问题,也是一种极端和不理智的态度。争论一直没有停止,但“民企融资难”却一直是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作为一家以民营企业和各级商会为主要读者的新闻媒体,本刊曾连续5期发表了有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文章。鉴于这一问题的普遍性及重要性,本期我们专题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最近20年的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但从民营企业诞生至今,一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该文通过对民营企业融资现状的探究,从企业内部障碍因素、外部金融环境和国家控制政策等方面分析整理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担保、小额贷款等短期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实现方式;最后针对问题从国家政策、银行等金融机构和企业自身等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5.
金少策  王文正 《浙商》2007,(18):49-52
在丹桂飘香的季节里,《浙商》杂志、浙商理事会举办了主题为“金融创新与浙商机会”的月度活动。企业资金链风险,成了百余名浙商理事会成员与特邀嘉宾普遍关注的敏感话题。作为民企强省,浙江民企因资金链断裂问题突然衰落的案例时有听闻。而在宏观调控持续几年后,有迹象表明企业现金流吃紧有越演越烈之势。本期”特别策划”推出了5个最新的失败案例——祥和实业、浙东南A企业、燕牌乳业、海盐服装企业和江苏申达集团,会让其他浙商有新的启示。下一步宏观调控有什么变化?银行对企业有什么忠告?业自身如何防范资金链断裂?银行与企业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合作共赢关系?系列现实问题成为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民营企业要成为竞争中的赢家,就必须信息灵、决策快。商会要成为民企的好“娘家”,服务一定要落实。 对21世纪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各种各样的预测成为新世纪初人们最关注的话题。 抓住扑面而来的机遇,迎接接踵而至的挑战,把企业做大是民企老板们所关注的;而做为民间商会,工商联关注的则是如何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在他的办公室就这些问题愉快地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民企面临五大机遇 一头银发的经老依然是那样的矍铄,那样健谈。在他的带动下,采访一直在一种十分轻松的气氛中…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法治     
《浙商》2013,(9):18-18
这是一个有趣的巧合。 4月中旬的一个晚上,一个小型聚会上,包括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内的几十位民营企业老总议论国企与民企的不平等待遇时.某国有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当着大家的面说,今后你们不要强调自己是民营企业,我觉得我们银行不应该以企业性质,而应该以规模大小、资产质量来决定是否贷款。  相似文献   

18.
我们不想刻意去“炒作”某个富豪的问题,但“问题富豪”现象值得全社会来关注、来思考—— “富豪们”或多或少地出现问题,是否有其共性?或者说,他们出现问题是偶然还是必然? “问题富豪”多为民营企业家,这对当下的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否形成冲击?我国的民营企业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健康发展? 毋庸讳言,正是因为“问题富豪”的相继出现,我们对财富有了相当沉重的解读。我们不必“仇富”,但对“富豪”的问题我们必须警醒——要让财富在阳光下攀升,让民企成为催生真正企业家的摇篮,需要我们共同来努力!  相似文献   

19.
倪轶容 《浙商》2011,(14):54-55
面对商业地产开发热潮,究竟应该何去何从?什么样的商业地产项目蕴藏着真正的财富?挥师商业地产开发,你真的准备好了吗?为了更好地破解商业地产谜团,指引民营企业在地产热中看清形势,找准企业的发展方向,6月18日下午,“2011(第二届)中国民企投融资大会”之“2011商业地产高峰论坛”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0.
《浙商》2009,(3):12-12
2008年底温家宝总理视察浙江时盛赞浙江民营企业,称浙江民营企业的特点可以用10个字概括: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并认为这是浙江民企克服当前困难的“最大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