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日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衡量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的常用公式是格鲁贝尔·劳埃德公式,但该公式在衡量双边产业内贸易上存在不足。而使用伯格斯特朗德公式,考察中日两国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原因和发展前景做出分析,从而得知:中日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程度稳中有升,反映了两国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特点。中国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改善外贸商品结构以适应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1979年新贸易理论诞生以来,国际贸易理论历经了新经济地理、贸易与新增长理论、内生贸易政策理论(也称为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新新贸易理论等数次理论创新过程,对经济全球化的性质和发展趋势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这些理论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也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在讨论了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历次创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之后,作者提出应该从多重角度辩证地理解这些理论创新。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开放经济政治分析范式把对个体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析奠定在经济学理论分析(特别是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并强调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多层次的互动研究,这有利于对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提供明确的演绎逻辑。与此同时,问题导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仍应保持其在方法论上的灵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1982—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服务贸易进出口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不对称:服务贸易进出口是我国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GDP增长只是服务贸易进口的Granger原因,世界GDP总量是服务贸易出口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更多得益于全球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5.
The Korean econom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emergence of China. It is now the largest market for Korean exports and a major supplier of its low‐cost imports but has at the same time become a serious challenger to Korea in the world markets for manufacturing export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changes in China's export structure and its effect on Korea, and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the two. It also examines the motives for Korean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bilateral trade and cross‐border production networks.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出口的外部环境日益严峻,以技术贸易壁垒为核心的现代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愈加严重。现代贸易壁垒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最大障碍。文章分析了现代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及背景,以及它所含的主要内容和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分析贸易模式结构的变化,即中国产业内贸易变化趋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通过分析产业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以及相关的数据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经贸关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经贸摩擦不断。究竟如何看待中美经贸摩擦无疑是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近些年的中美经贸摩擦主要是经济原因引起的,同时也有政治原因;中美经贸摩擦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 相似文献
9.
Nianbei Luo 《美中经济评论(英文版)》2005,4(7):58-63
One theory of strategic trade policies is about the profit shifts theory by "harming others to benefit oneself'. Thi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is that one country takes its losses to other countries as in "using neighbor's field as a drain". This kind of trade policy may suffer the resistance and vindictiveness of other countries. Under these terms of effective large-scale production, the unperfected market structure and the transition stages of its economic system, China can't adopt this strategic trade policy blindly. 相似文献
10.
以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为分水岭,起步晚、发展迅速的日本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昔日高度重视通过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确保日本经济稳定发展的资源供给、不断开拓的海外市场转向了依托参与、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为此,安倍政府实施了以TPP/CPTPP、RCEP、中日韩FTA等区域多边贸易协定为龙头,以日欧EPA、日美贸易协定、日美数字贸易协定、日英EPA等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日本"成为在区域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创造规则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12.
中印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及比较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强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国和印度两国的商品贸易结构进行比较。实证分析表明,中印之间存在着贸易互补性,但不同行业有很大差异;中印之间不存在非常显著的贸易联系,两国贸易存在较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比分析广东省对外依存度高的中山市和对外依存度低的韶关市的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的直接拉动作用,同时以中山市为例,从产业、技术、资金、就业、消费、国际化等多方面探究对外贸易对地区发展的关联贡献。在此基础上,研究进一步指出对外贸易对地区经济贡献的若干提升空间。在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应该重新认识外经贸在地区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竭力提高外经贸对地区的经济贡献。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范围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且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我国在这场新贸易保护主义中受害最深,其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我国出口市场萎缩和对外贸易摩擦频繁爆发、恶化我国的外贸环境、冲击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及阻碍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等方面。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监督职能、强化出口企业的市场主体功能以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比以往有了明显的增加,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无论何种摩擦形式,其基本的理论根源就在于国际贸易利益的存在及其各国对贸易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当一国为了追求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采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措施,或者一国采取的措施有悖于国际贸易的趋势框架时,国际贸易的摩擦则不可避免。各国应尽可能减少国际贸易摩擦的发生,合理规避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Lionel Fontagné Michael Freudenberg Guillaume Gaulier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06,142(3):459-475
We provide a systematic decomposition of world trade using harmonized bilateral flows at the most available detail (some 5,000
product categories), into three trade types: inter-industry, intra-industry in horizontally and in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The analysis is diachronic and considers country pairs such as France-Germany, United States-China, Malaysia-Singapore,
or India-Nigeria.
We show that the increase in IIT at the world level is due to two-way trade of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We find
France and Germany having the highest share of IIT in their bilateral trade among all country pairs in the world. In value
terms, the most important bilateral IIT i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Recently, speci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lassical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ter-industry trade), has recovered, due to the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of emerging
economies in world trade.
JEL no. F14, F15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而言,中国大陆和台湾服务贸易门类发展很不充分,高端服务业发展滞后,但台湾服务贸易竞争力强于大陆。分部门看,大陆在旅游和建筑行业竞争力较强,而台湾在运输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强。同时,两地出口相似性指数较低,说明两岸服务贸易互补性较强,有开展合作的广泛空间。为了促进两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需要重视经济发展在服务贸易竞争力中的基础性作用,有针对性的选择贸易政策,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加强经贸往来和加快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中澳农矿产品贸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中澳自由贸易区”谈判启动以来,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领域不断拓宽,经济互补性持续增强,彼此已成为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农产品和矿产品,并在两类产品上形成了对澳较高的进口依存度。但是,随着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两国农矿产品贸易逆差增大,中国对澳大利亚的贸易条件出现恶化趋向。本文从实证出发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并结合中澳自贸区谈判的进程提出多样化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印新双边经贸关系发展十分迅速。本文在概括印度与新加坡经贸关系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两国经贸关系得以紧密发展的动因,进而对两国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作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型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将对未来的贸易方式、贸易产品、贸易参与者、贸易规则产生深远影响,具有重要的经济学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微观市场主体、市场效率以及全球贸易发展新动力等角度来看,数字贸易都能衍生出积极的经济效应,有望进一步提高贸易参与者的福利。但也正因为其全新的生产和交换属性,数字贸易的发展面临诸多制约因素,特别是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体系还未有效构建,各国数字贸易监管规则和重点也不同。鉴于此,我国需要从国家层面提高数字贸易战略地位,探索形成数字贸易发展新理念,并着力推动在WTO框架下完善数字贸易规则体系,在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中加强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同时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数字贸易背景下新的产品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