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大国,区域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而税收竞争更容易在地理位置接近、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方政府之间发生。本文运用1978~2006年的经验数据,构建空间计量面板模型,分别估计东、中、西部区域内的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的反应函数,实证分析三个区域内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行为的事实特征和规律。实证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级政府间都存在着正向的税收竞争,但是竞争的激烈强度有差异。分税制改革前,税收竞争最激烈的地区都是西部,其次是中部,最后是东部;分税制改革以后,预算内平均宏观税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是西部,其次是中部,最后是东部;预算外平均宏观税负竞争和预算内外平均宏观税负竞争最激烈的地区都是中部,其次是西部,最后是东部。由此可见,在中国越是经济落后的地区,税收竞争越是激烈。  相似文献   

2.
西部大开发面临的税收阻力来自生产型增值税的约束,现行财政体制的不合理,转移支付制度的不规范,等等。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税收思路是坚持合理有度的税收政策,遵循“西部要加快,东部要求精”的发展模式,形成东西呼应,南北相济的经济与税收新格局,在税收上加大对部地区的倾斜,等等。  相似文献   

3.
税收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加以运用调节经济的工具,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具有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陆续出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西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优惠这一重要经济杠杆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税收政策是政府有意识加以运用调节经济的工具,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导向,具有引导经济发展的作用.为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陆续出台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西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税收优惠政策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使税收优惠这一重要经济杠杆更好地为西部大开发服务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发挥西部地区比较经济优势是关键。而比较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政府通过各种财税政策进行扶持。改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快增值税转型;赋予西部地区适度的税收立法权,这些政策对西部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瑞娟 《新智慧》2004,(7B):67-68
税收作为影响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宏观税负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于是,如何加强税收工作,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就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地区税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计算了我国1998~2003年间各地区宏观税负,并利用塞尔指标分析了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之间及其内部税负差异的具体表现。研究表明,东部地区税负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税负水平最低,且各经济区之间税负差异逐年递增;就各经济区内部税负差异而言,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最低,西部地区内部税负差异虽然逐年下降,但相比中部地区仍较大。本文将从地区经济经济发展状况、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三方面分析造成税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前后西部12省对中央财政依赖性的变动情况,把中央对西部12省的转移支付以及西部上缴中央的税收构建一个依赖指数,对依赖指数的组成部分的分析,可发现:西部地区从中央获得的转移支付逐渐减低而地区上缴中央的税收逐步增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西部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日渐改善。  相似文献   

9.
1994年税制改革形成的现行税制基本格局,存在税收与税源不一致的重大缺陷,造成西部地区和地方税收分配比例过低,而东部地区和中央税收分配比例过高。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深化税制改革,逐步贯彻税收与税源一致性原则,优化税收分配格局,大幅提高西部地区地方财力。此外,从税收体现的经济联系看,目前“西三角”作为经济实体还难以形成。  相似文献   

10.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 ,尤其是财政政策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财政政策过分向东部地区的倾斜是导致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 ,实施西部大开发 ,必须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 ,完善分税制体制 ,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实现转移支付制度的科学化、规范化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1.
源为税之本,税以源而存;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是税收与经济、税收与税源关系的基本判断.1994年税制改革将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从而确立了地方税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收入主渠道作用.因此,地方税源的培育、地方税收的增长也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中备受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培育地方税源的研究,促进地方税源监控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地方税收收入良性增长的增收机制,最终达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政治经济和财政税收变革的50年中,税收理论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952—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以“非税论”为主导、以简化税制为基础的税收理论“弱化”阶段。这一阶段,税收成了与公有制经济和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不相融的“异物”,税制简化、税收理论削弱。1978—1991年(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税收理论研究以强化税收的经济调控功能为重点、以“两步利改税”和全面重建工商税制为重心,处于“文革”后的起步、恢复阶段。1992—1999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税收理论研究以突出税收的公平和效率、全面完善税收的财政、经济和社会发展功能为目标。以1994年的税制改革为中心,进入一个新的更加繁荣的阶段。本文以这三个阶段的划分为主线,对我国税收理论发展50年的历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一个良好的税制结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税制结构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借鉴OECD国家税制.必须对我国现行税制进行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税制结构。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部地区是油气资源富集地区,但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资源诅咒”特征。作者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在分析西部地区资源状况、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基础上,以形成石油天然气产业集群为目标,设计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区域创新战略以及矿权、税费与用地制度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的重要任务。在回顾了近年来税收超增长、税负高水平与经济转型的现实矛盾以及结构性减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开征环保税、改革个人所得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建议,以进一步发挥税收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职能作用,最终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相似文献   

16.
优化税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是国家调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和谐社会的建设呼唤和谐的治税思想、和谐的税收制度。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税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更新观念、创新税制,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为了鼓励本国企业之间以及企业的跨国投资,世界各国都通过制定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对本国的投资活动进行鼓励、促进。其中,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是税收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在简要评介世界各国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的典型做法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所得税法中关于消除经济性重复征税的现行政策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94年我国的税制改革是一次重大的结构调整,在规范税制、公平税负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文章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税收现状,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采用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阐述了我国税制再改革的着力点是强化税收的组织收入、减轻税负和调控经济的功能。税制再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再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税制绿化成为目前各国税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现在应认识税制绿化的必要性,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税制绿化经验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的环境友好型税制,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