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前不久,某地政府机关在政府大院的后墙上“静悄悄”地开了扇门。这扇后门与前门不同.很隐蔽,很窄,而且装上了防盗门,平时常常锁着。不久后的一天,来了一批上访群众,堵住了政府的大门,不让人员和车辆进出。他们以为领导“插翅难飞”,会主动来找他们解决问题,便稳坐“钓鱼台”。可等了大半天,还是不见要找的领导,找人到办公室一看,领导早已不见踪影。原来,这扇并不起眼的后门就是为了防备上访群众堵门而开辟的“秘密通道”。  相似文献   

2.
2002年第6期内参清样,刊发了本刊记者赵岩调查采写的河北省迁安市彭店子乡将铁矿企业贱卖的事情。该乡党委副书记李荣义因对上访群众郝树清采取不负责的态度,为上访人书写请中央某领导“接待”的纸条,造成上访人持此条越级进京上访,因而被唐山市和迁安市纪检委查办“栽倒了”。因此,郝树清在某些官员的眼里成了十里八乡有名的上访“刁民”。 前不久,郝树清来到本刊编辑部,他说:“2003年,换届选举市人大代表时,乡里剥夺了他的选举民主权利,就此事,他已将乡里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3.
当前,不少领导干部转变作风,变坐等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见,满腔热忱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群众十分欢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下访”却变了味。  相似文献   

4.
土地信访是“晴雨表”,直接反映一个地区的土地管理水平。南通市国土规划局各级土地信访部门能依法公正办事,获得了群众赞扬。他们的主要经验是建立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群众持卡逐级上访制。上访卡,回访卡,督办卡,三卡并用,对规范土地信访秩序、促进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5.
特殊使命     
许淦 《致富之友》2004,(1):43-43
一大早,乡党委刘书记就派助理张越到前进村村民李桂花家去一趟,李桂花这一阵子天天来乡里上访,简直成上访专业户了,刘书记说:“我们不能坐等群众来上访,而是主动下访才是。”为了将李桂花的情况搞清楚,张越先找李桂花了解情况,又分别走访了好几位当事人,一直折腾到太阳落山才把事情搞清楚。离开前进村时,  相似文献   

6.
警惕农村财务中的“变通”现象不久前,某村群众到县农经部门上访,反映村干部某月某日用公款吃喝,某月某日用公款送礼,等等。为了弄清事实,领导速派人前去调查核实。几天后,查涨人员回来汇报说:“账上没有发现所反映的那些开支。”但时过不久,原上访群众又来询问调...  相似文献   

7.
乡镇干部处于基层第一线,随时有群众找你反映问题。如若推托,就会激起他们的不满,引起越级上访。那么,乡镇干部如何面对上访群众呢?认真听在乡镇政府工作,不论你职务高低,群众都认为你是吃公家饭的,你就代表政府,他们的事情你就得管。因此在明白群众的这种心理之后,你就应该认真听取他们反映的意见及问题。上访群众见你听得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村民参政、议政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村务公开、民主理财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些地方由于村财务管理混乱而引发村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的事件时有发生。福建省顺昌县大干镇富文村2001年4月份以前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该村村民到县、乡上访20次,市里上访7次,省里上访10次。针对这种“上访村”的现状,镇党委决定下派镇经管站站长余继俭进村任村支书。余站长上任后,从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财务问题入手,抓村财整顿、抓财务公开。首先,聘请三位懂财务有威望的业务骨干,组成审计小组,对全村1989年以来财务收支、债权债务、财产物资、承包合同等…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农村不够稳定,经济发展缓慢,有的群众这里告状,那里上访,原因虽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群众的情绪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理顺。因此,理顺群众的情绪十分重要。理顺群众情绪,重要的是要“身入”群众,弄清群众产生情绪的根  相似文献   

10.
化解群众关注的难点农村工作难点多,成了许多乡镇党委面临的问题。1999年1月,贵州省余庆县松烟镇新一届党委上任时,就遇到三个难题:一是农业税征收困难,有的村民拖欠一、两年甚至六七年以上,由此引发了较尖锐的干群矛盾;二是群众上访居高不下,党委上任的第二天,办公室就挤满了上访群众;三是财政增长、农民增收难。镇党委书记黄国友说:群众关注的难点无小事,我们不能推,不能拖,要用打“攻坚战”的方法一一化解。经过调查,他们发现镇里或镇直部门收取村民的集资款、各种押金等40多万元,逾期多年没还,村民对此怨气大。…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实行村务公开时,中卫县渡口村“群众做工,干部记工,一人算账,众人不清”的做法很让村民反感。实行村务公开后,村里的大小事都见“阳光”了,干部清白了,群众明白了,以前“决策干部定,执行靠生硬”,告状、上访的现象基本绝迹了。  相似文献   

12.
观象台     
中南海“基层座谈”有深意据人民网报道,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12位基层代表走进中南海,出席《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座谈会。国务院为基层群众代表单独召开一次座谈会、直接听取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这还是第一次。温总理表示,中南海的大门永远是面向群众的。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群众,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相似文献   

14.
傅颖红 《中国改革》2004,(11):20-20
早就听说在北京南站附近有一个“上访村”,上访村和上访者的存在折射着现代社会的许多问题。作为当今的大学生,尤其是法学系的大学生,应该关心社会、关心这一特殊的群体。今年暑假前,经过一番准备,我们北京交通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几个老师和同学走进了“上访村”,走近了这一群因为各种原因而游离于正常生活之外的“上访者”。“上访村”“上访村”“上访者”。在“上访村”,我们和这些进京上访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从所掌握的材料来看,这部分来京上访人的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的调查统计中:上访者的基本情况性别及年龄情况:上访者以中年男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完善,大多数农村的选举制度都做到了公开、公正、透明,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但也有少数农村存在“拉选票”、“贿选”问题,导致一些群众不断上访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顽疾”。 一是几元钱就“卖掉”民主权利的现象不容忽视。有些  相似文献   

16.
吕村镇位于河南省安阳县的东部,辖40个行政村,6.8万余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过去这里经济发展滞后,治安混乱,上访群众多,各项工作落在后边。如今,吕村镇民心安定,村镇面貌焕然一新。2005年全镇综合实力排位跃居全县第5名,并荣获21项单项奖,开创了东部乡镇创优的先河。问道是什么原因让吕村镇由后进变先进?人们交口称赞“安阳县先进党务工作者”、吕村镇党委书记梁少军。“自行车理论”聚民心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新世纪的第二个春天,县委、县政府对吕村镇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任命梁少军为吕村镇党委书记。梁少军刚刚…  相似文献   

17.
理好财,管好账,当群众的“好管家”,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村会计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不少村会计也正是以此为准则而努力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和好评。但是,笔者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在新形势下,村会计还有一条重要职责,那就是要多向村民传授会计知识。一次,我乡某村的几十名群众,因为对该村的农电整改有意见,准备集体越级到省里去上访。为了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乡里抽出专门人员,对该村财务实行“回头看”,再清理。但当我们召集一些村民代表来乡审核该村财务时,面对一本本整齐规范的账据,有的村民代表说:“既然账已做好…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许多地方老百姓上访告状、聚众闹事、抗粮、抗税、抗提留、破坏公共财物的反常现象时有发生,干群关系非常紧张。面对这种情况,农村在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的过程中,普遍实行“三公开”制度,即“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不仅解决了群众上访问题,稳定了农村大局,促进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黑龙江省富裕县,为了彻底查清多年上访户佟凤奎反映的问题,该县县委、县政府会同相关部门,打破常规的办案方法,采取“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让上访者本人作为调查组成员,并由他自选两名信得过的、懂财务的人监督查账。在整个凋查过程中,调查组与上访人不断互动交流,搜集到了必要的有力证据。最后,上访人反映的35个问题得到调查核实,结束了长达十年的上访,三位村干部的违法行为也大白于天下。(据《人民日报》)长期以来,群众上访一直是各级政府最头疼的问题,但更感头疼的是那些上访群众。佟凤奎反映的问题并不复杂,但先后去过五六个调查  相似文献   

20.
村务公开好     
近几年农民上访案件逐年增多,仅1996年我县就出现农民上访案件40多起,1997年截止四月未已达到了30多起,这些上访案件绝大多数都涉及村财务管理混乱和村干部办事不公等问题。但经我们调查核实,农民上访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数都是不准确、不真实的,很多都仅仅是怀疑,或者是所谓的“我们认为”,今年年初我县有一个村农民聚众上访,封了村办公室,驱逐乡干部,提出了93条意见,但经过我们核实只有6条能构成的问题,其余都是怀疑,这一怀疑不仅造成了不良的政治影响,也造成了多方面感情和经济上所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村务不公开所致。近几年,农民的参政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不仅要知道自己的往来帐目,还要知道村里的一些事情、如果长期不公开村务,难免使其产生怀疑,造成不同程度的猜测、直至上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