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11,(6):79-79
6月18日日本强震百日祭 6月18日是日本"3.11"大地震百日祭。3个多月前,日本观测史上最强的9.0级强震突袭日本东北部地区,史无前例的大海啸紧随其后,夺去了1.54万人的性命,8千多人失踪。3个多月后,在宫城、岩手、福岛三大重灾区,仍有近9万人无家可归,失业率也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2.
大约70%的日本人认为血型和性格有关系,日本人迷信血型与日本人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和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天皇制和天皇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是一个很微妙很敏感的话题。本文旨在通过介绍日本的天皇制度,促进我们对日本独特政治体制的理解,以为我们了解这个东方近邻提供更多信息。战后天皇发表了"人间宣言"从日本宪法来看,作为象征性国家元首的天皇是日本的象征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4.
肖映波 《广东财政》2001,(10):52-53
日本的公务员明确区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国家公务员是指在中央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包括特别职和一般职两种。特别职是指日本的自卫队长官、国会计员和法院职员等,共约31万人;一般职有82万人,界别检察官、邮政、林业、印刷、造币、外交官、大学教师、医护人员、税务人员、研究人员、生活指导员等各个方面。地方公务员是指 在各地方(称为“自治体”,包括都、道、府、县47个,市656个,町、村2586个)政府机关任职的公务员。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之间界限明确,很少交叉和交流。日本全国公务员人数约435万人,占日本总人口的3.4%,但其中位居要职的约有4000余名,是日本公务员队伍中的精英,他们在日本的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被称为官僚,官僚是日本公务员向往的位置和奋斗的目标。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多数日本企业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因此,近年来名牌大学 的毕业生在择业时,很多都会放弃从前倍受青睐的名公司、商社,选择进入公务员队伍行列。  相似文献   

5.
朱红良 《金卡工程》2008,12(10):119-119
对于中国人来说,日本似乎永远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近邻.在<马关条约>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一步都留下了日本的巨大印记.为了更好的理解日本,本文选择日本人自杀现象作为研究对象.本文从论述日本人自杀的特征入手,得出其崇尚自杀、为信仰而自杀、集体自杀的特征.进而分析其自杀的文化和观念背景即自杀背后的生死观和审美模式、耻感文化及集体意识.最后指出研究日本人自杀现象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成田国际机场是日本第二大空港,成田市不仅是日本的交通枢纽,还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禅音袅袅的古城。不久前利用在日本转机的机会,笔者走进了这座仅10万人的美丽小城。  相似文献   

7.
目前,日本平均每2500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全日本1.2亿人共有5万家便利店,便利店已经饱和。而中国有13亿人,以6000人需要一家便利店计,全中国需要开20万家便利店,理论上缺口巨大。  相似文献   

8.
日本企业提升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桐 《中国外资》2004,(6):34-35
<正> 2003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一行3人赴日本进行了为期14天的企业考察。此次考察的内容之一是日本企业在21世纪的海外投资战略。我们走访了东京证券交易所、索尼公司、松下电器公司、NEC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欧母龙公司、宝酒造株式会社、朝日生命保险公司、朝日不动产管理株式会社、住友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福田康夫和民主党党首菅直人因未交养老金丑闻相继辞职,近日又有多名政界要员卷入养老金丑闻。这实在是因为现在正值日本社会对养老保险金制度进行改革的非常时期。此事在日本社会引起强烈震动,政府准备采取非常措施强迫国民交纳养老保险金。  相似文献   

10.
从1977年我当海员首航日本起.至今也记不清去过多少次日本,到过多少个日本的港口了。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是中日“同宗同文”说法,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日文虽说是以中文为基础,但发音和意义却不近相同,中日文化实际上的差异也很大,中国人和日本人在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上相差甚远。  相似文献   

11.
没有到过日本东京的中国人,有两个地方他们听说得最多,一个是"银座",它是日本现代商业繁荣的象征,另一个就是"靖国神社",在中国人眼里,那是日本军国主义精神的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2.
天崖 《理财》2013,(1):90-90
日本发动侵华的目的是企图利用中国的资源转嫁日本国内经济危机,以中国作为跳板,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国白花花的银子就这样大量地流进日本人的腰包。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循环型经济社会是基于旨在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循环型经济之路。日本在经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高速发展后,各种资源的枯竭以及废弃物的不当处理给环境造成的破坏,给人民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对于资源相当匮乏的岛国来说,是必须面对的相当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成为日本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最大限制因素。本论文以日本环境法制定以及实施状况为例,阐明日本环境法的制定及实施,在循环型经济社会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以及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日本经济震后重建的主要挑战包括:一是如何确保灾后重建能获得必需的资金支持;二是如何提升日本的潜在经济增长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引发海啸和核电站泄漏等一系列灾难性事件,造成大约1.3万人遇难、1.5万人失踪,福岛县核电站附近居民被迫疏散。尽管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但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5.
最近有家权威网站做了一个专项调查,其设问是"你认为日本人对世界贡献最大的是什么?"结果,获得榜首答案的是"日本料理"。接下来细看,选择这个答案的理由是"日式服务"。所谓"服务",无非是指"待人接物",但是日本人的"服务"却显得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6.
日本经济深陷低谷逾十年后,近来渐露曙光。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近的报告中称,企业转型和出口急升.能令日本经济恢复持续下去。然而,日本国内仍有一部分人对日本经济复苏的态势表现出谨慎的乐观。日本富士通综台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柯隆.日前任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日本经济的运行态势做了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险研究》2004,(9):54-54
日本人不信任退休金,对晚年生活感到十分不安,准备也不充分。这是美国信安金融公司对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实行退休金意见调查后得出的结论。这项调查勾勒出一幅日本老人晚年的凄凉画面。  相似文献   

18.
日本信用补充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野 《上海金融》2001,(10):36-37
中小企业在日本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999年,日本的中小企业数占总数的99.3%,从业者占80.6%,批发业销售额占62.3%,零售业销售额占73.3%。而日本中小企业对贷款的依存度高,1999年中小企业对贷款占企业总资产的44%。为此日本政府设立了信用补充制度,在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时对其贷款企业偿还贷款。该信用补充制度迄今为止已经运行了60余年,回顾其发展历史,对于我国逐步完善信用补充制度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陈丹 《福建金融》2000,(1):43-44
1999年5月笔者作为中日简易保险事业合作者会议代表,参加了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日期间主要就日本邮政简易保险业务及其管理进行了学习与交流,实地考察了横滨中央邮局简易保险和东京保险事务中心,在此结合日本邮政简易保险业务发展现状谈几点个人认...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经济将缓慢回升1995年的日本经济是自1992年以来增长率水平最高的一年,全年预计增长率将在0.6%以上。回顾1995年的日本经济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1995年的日本是'多灾多难'的一年1995年的日本经济可以用'多灾多难'来形容。如年初发生的震惊世界的'阪神大地震'给日本经济以很大打击。之后又发生了'奥姆真理教'及东京地铁的沙林事件,一时闹得日本人心慌慌。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