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一 《中国质量》2007,(7):30-31
生活质量如今成了一个时尚话题。如果从另一角度理解,生活质量也可称作“人的幸福感或幸福指数”。有机构曾编制出“城市幸福指数”.给不同城市中人们生活的幸福程度号脉、打分;也有不同人群幸福度的比对。结论往往引发热议.如“农民比城里人幸福”之类。而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说社区是一个舞台,物业服务企业正是幸福之歌的编剧、导演和伴奏,烘托着业主们幸福的生活。近年来,社会上有一种特别的现象—那些最富有的地方不再能吸引人,反而是具有幸福感的城市让人们无限憧憬。"幸福指数"已成为诸多国家公民生活满意度的准则,随着"幸福"话题的热议,幸福业已成为社会的追求。对于物业管理行业,如果说社区是一个舞台,物业服务企业正是幸福之歌的编剧、导演和伴奏,烘托着业主们幸福的生活。企业幸福、业主幸福、自我幸福,正在成为现代物业服务企业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低碳生态城市:三维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低碳生态城市不仅以低碳发展为主要特征,更加注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基于这个思想,构造了自然生态、经济低碳、社会幸福三维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空间结构模型,并依此建立了包含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三维目标的多层指标体系.最后,借助空间向量思想提出了一种在度量生态指数、低碳指数、幸福指数和发展度、持续度...  相似文献   

4.
规划建设市民满意的幸福家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5月6日,国务院批复的西安市第四轮城市总体规划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重点突出了城乡发展一体化、城市特色塑造、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配套设施的安全高效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与提升五大特色.西安的城市发展始终遵循两大基本原则,一是在延续人类历史文明的同时,使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二是以满足人的生产、生活需求,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宗旨,建设市民幸福满意城市.特剐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城市发展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在延续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是随着"国民幸福总值远远比国民生产总值重要得多"的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关于幸福的研究也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幸福学正在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大至国家,小到家庭,都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并试图找到提升自身成员幸福感的良方.本文拟立足幸福管理的基本理论,结合近年来中国移动福建公司福州分公司的相关做法,对于如何提升企业员工的幸福指数,提出一孔之见,以求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过程是不断提升城市质量的过程.考察城市质量有三个重要视角:考察底层居民享受现代生活程度,反映人与人的和谐度;考察天空的蓝度,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度;考察城乡一体化程度,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和谐度.提高城市质量是一个漫长的艰巨的过程.就我国具体情况来说,提高城市质量可以从户籍管理、规划建筑、服务保障、要素配置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自实行"十二五"规划以来,"幸福"成为各地的关键词。同时,"幸福指数"与"GDP指标",首次被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地"十二五"奋斗目标。这表明地方政府在转变发展方式、突出改善民生主题上,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事实上,"幸福"应该是与GDP成正比关系的,GDP增长了,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就提高了,生活质量提高了,也就标志着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了。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虽然GDP增长了,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是,资源被掠夺,环境恶化,百姓的幸福感自然就降低了。为了便于衡量人们的幸福,引进GDP含金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理解幸福     
每个人都向往着幸福的生活,大家都认为通过辛勤的劳动可以换来幸福.但是,在几十年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我们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使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有不少人仍然感觉不到幸福.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理解的幸福. 幸福不意味着完美.许多成功人士在回首往事时,常常充满愧窘、感慨万分,有的人感觉对不起父母、家庭,因为他们给亲人的时间太少;有的人觉得自己失去了许多应有的生活乐趣.其实,生活中的幸福有着不同的幸福细分指数.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史蒂文森认为,人们的生活至少可以分为7个方面:家庭生活、社交生活、精神生活、肉体生活、物质生活、业余生活和职业生活.他指出,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必须思考哪些生活具有更高的优先性.由此,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对不同生活方面的幸福必须有所取舍.人们不可能同时在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9.
廖元旭 《会计之友》2012,(25):91-93
随着我国"天人合一"城市理念的兴起,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绩效审计概念、审计内容进行探索,初步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审计的组织方法、技术方法,构建审计评价体系和审计评价指标,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0.
丛一 《中国质量》2012,(4):46-47
"幸福"一词,如今很时髦。"幸福城市"的排名热热闹闹,"幸福指数"的讨论煞有介事。一种飘浮在半空的感受,正被人用力拉到凡间、拉近眼前,画像的画像、定型的定型,比比划划、说三道四。借幸福作秀、借幸福攀比,种种倾向使"幸福"渐渐成为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6,(9):38-40
通过对宁波市务工人员的生活基本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城市务工人员生活幸福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在宁波市五个区进行随机分层抽样调查,深入了解宁波市务工人员的生活基本现状及其影响务工人员生活幸福度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现状进行解剖,从居住状况、工作及收入情况、社会保障情况、精神生活状况、自然环境、人际交往这六个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影响务工人员生活幸福度的原因。在现有立法的基础上,寻求提高务工人员生活幸福度的解决方法。完善务工人员公共服务与管理体系,推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辞海>中对于"幸福"的解释是: "使人心情舒畅的境遇和生活."也有人认为,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综合两种解释, "幸福"的界定实际上存在两个关键点:感性层面达到心情舒畅,理性层面的需求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3.
王许松 《数据》2006,(8):13-14
今年4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美.他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讲到:"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4.
今年4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访美.他在美国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讲到:"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15.
张丽欣 《活力》2013,(24):8-8,20
人民群众是城市的主人,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美观整洁,更应是一个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既是一座城市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确立的一个奋斗目标,也是党委政府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提升幸福指数的价值追求。只有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才能有根有魂;只有让创建成果普惠人民群众,文明城市建设才能长期推进。哈尔滨市始终坚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到创城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坚持创建惠民、创建利民、创建化民、创建为民,从为群众办实事抓起,从群众日常行为养成做起,不断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努力把创城做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促进市民及城市的整体提升、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楼市》2012,(24):3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有快速路与城市连接,很快就可以到达市中心,风景优美,空气又好,建造一个配套齐全、自成体系的大社区,房价远低于市中心,让每个人都能在这里享受幸福生活。"——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是杨国强主席的梦想,也是碧桂园集团的使命。2012,杭州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住房痛苦指数"? 它的计算公式为: 住房痛苦指数(房地产泡沫指数)=商品房每平方米平均售价÷人均月收入 合理的"住房痛苦指数"为:1. "住房痛苦指数"是一种带有民生色彩的人文指数.它也可以改称"住房幸福指数".其改变的临界点是1.当"住房痛苦指数"大于1时,该指数为"住房痛苦指数",当"住房痛苦指数"小于1时,"住房痛苦指数"便自动演变为"住房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8.
两千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邦,为了更好的生活留在城邦".无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与我们今天的城市有多么不同,也不论今天的纽约与贵阳在城市形态和风格上有多大的差异,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或正在告别农村,走向城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持续提升,国民要求生活的舒适度不断提高,人们亦越来越关注密切关联生活幸福指数的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过程,期望依托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来优化生活质量。文章针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工作中存在的较多缺陷,从缺陷的补救措施、生态工程布局、保护生态理念、强化养护管理等要素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20.
安然 《中国新时代》2007,(11):78-79
通俗的说,企业的员工满意度如同一个人的生活幸福指数,"基业常青"的公司明白,只有满意的员工,才会有满意的客户,才会有公司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