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攀升,替代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气作为一种可替代石油的环境友好型能源,更是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液化天然气(LNG)在中国是新兴产业.广东LNG项目作为中国第一个LNG试点项目,已于今年6月28日正式投产.但是,对于其他准备上马的LNG项目来说,市场环境已经发生变化.2005年以来,国际LNG已从几年前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价格不断上升.面对近期内紧张的LNG资源供应和难以承受的价格,中国LNG产业必须作出战略抉择.为此,本刊编辑部与ARA会议公司于2006年7月25-26日在北京举办了"2006中国液化天然气行业发展国际论坛".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世界及亚太地区LNG市场供需形势和中长期LNG价格变化趋势,分享周边国家发展LNG的经验,为中国LNG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2006年10月,中海油投资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第一船LNG靠港大鹏湾打响了中国LNG产业第一炮。国际LNG交易要求买卖双方签订长达25年的"照付不议"合同,天然气发电厂因用气量充足和稳定的特点成为LNG接收站最重要的配套客户。随着国内LNG接收站建设的增长,以LNG接收站为依托的天然气电厂孕育而生。目前,天然气发电厂的主设备燃气轮机全部进口招标采购,燃气轮机  相似文献   

3.
<正>为减轻我国能源紧张和结构失衡的压力,我国政府做出大规模引进液化天然气(LNG)的重大决策。2006年6月,我国第一个LNG进口试点项目——广东大鹏的第一期工程正式投产,拉开了我国规模化进口LNG时代的大幕,也推动了我国LNG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天然气资源贫乏,进口LNG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发展尤为引人瞩目,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能源,但从媒体报道和实际应用来看,LNG被误读了。目前,媒体广泛宣传LNG是一种新能源、清洁  相似文献   

4.
2006年6月28日上午,中国总理温家宝和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一行来到美丽的深圳大鹏湾,出席广东LNG(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投产仪式。两位总理共同按下了启动按钮,宣告总投资为295亿元的中国首个进口LNG试点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此前,在5月26日,首船LNG已自澳大利亚运抵大鹏湾接收站,随着项目的投产,澳大利亚西北大陆架气田生产的LNG将陆续运抵深圳秤头角接收站。投产后的项目一期工程,每年将向粤港地区稳定供应370万吨LNG,有效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紧张局面,并对该地区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广东LNG项目作为中国首个进口LNG试点项目,它的投产标志着中国能源工业孕育了一个新的产业,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将为中国能源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油气进口需求的逐年增加,保障油气运输安全已成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2月21~22日,本刊编辑部与上海安隽博(ARA)会议公司在北京共同举办了"中国石油与天然气运输行业发展2006"国际论坛.会议围绕中国远洋石油运输、油气管网建设、LNG运输和储运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从市场、政策、管理、技术等层面,听取了国内外业界权威人士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的天然气市场蓬勃发展,大型石油石化国有企业是中国天然气产业的主力军,作为天然气市场的补充,中国的小型LNG市场也在不断发展。2009年6月25-26日,广东油气商会和深圳梓元咨询有限公司在重庆主办了"2009年中国小型LNG市场开发研讨会",与会的约150名业内人士对我国小型LNG市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2006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约为3.09万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8.4%.全年天然气产量为585.5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17.2%;销售量为49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约21.8%,销售量增长最快的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燃气和化工(包括化肥)用气占天然气销售量3/4,发电用气的增幅接近1 00%.2006年是天然气管道建设的高峰期,全年管道建设的总长度为1600千米.2006年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工作主要围绕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线系统、冀宁联络线和引进LNG市场展开,天然气引进工作也在积极稳妥地开展.广东深圳项目投产、天然气供应平稳过冬、天然气价格上调以及天然气利用产业政策编制,成为2006年我国天然气市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2006年7月6-7日,"2006年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在风光秀丽的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会议由广东油气商会和深圳梓元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吸引了包括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韩国SK集团、碧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及中国城市燃气、管道运输、电厂等相关行业250多位资深人士参加.会上,燃气专家分析趋势,业内人士介绍经验,设备厂商争相展示和介绍先进技术及设备;会下,嘉宾与代表亲切交流、深入探讨,还对海南海燃天然气液化厂和海南清澜燃气电厂进行了实地考察.炎炎盛夏,烈日热不过代表们的热情.通过两天的交流与探讨,代表不仅收获了有关LNG(液化天然气)及卫星站建设运营的信息,更增添了对中国LNG卫星站未来发展的憧憬和信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对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发展日益重视,LNG接收站和天然气液化工厂项目迅速铺开。2013年进口LNG1802.8万吨,同比增长22.7%。截至2014年2月,中国沿海各地已投产LNG接收站项目共10个,在建和扩建项目10余个,预计2020年前我国LNG进口量将达到6000万吨/年。国内至今尚无采用自主技术的大型天然气液化工厂,但中小型天然气液化工厂数量快速增加,总液化产能大幅提高,技术发展迅速。未来,掌握更多国际资源是我国发展天然气能源战略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加快发展LNG自主技术、提高装备国产化率,提高LNG议价话语权以促进我国LNG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28~29日,广东油气商会选择在广东省的工业城市——东莞召开了“中国LNG卫星站专题研讨会”。虽然6月底的广东经过暴雨的洗礼更加显得闷热,但对于热切关注中国LNG产业发展的各界人士来说,天气热没有人们的心气热。LNG卫星站在整个LNG产业链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环节,却吸引了包括四大国家石油公司,许多民营企业以技国外石油公司在内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石油行业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和利税总额分别较上年增长26.3%、35.8%、27.8%、18.2%和22.2%.油气勘探成果显著,储产量稳中有升.全年共生产原油1.84亿吨,同比增长1.7%;生产天然气585.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2%.一大批炼油和石化项目投产或启动,炼油和乙烯产能快速增长.全年共生产成品油1.82亿吨,同比增长4.5%,生产乙烯941.2万吨,同比增长22.2%.国家石油公司海外油气业务不断扩大,其他企业在海外石油领域的开拓也取得了突破.2006年,中国原油、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建设继续顺利推进,油气骨干管网基本形成.第一个液化天然气(LNG)试点项目--广东LNG项目一期工程投产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福建和上海LNG项目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2006年国有石油公司进一步推进专业化重组整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可再生能源业务领域也加快了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12.
在卖方主导的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下,作为新兴的LNG消费国,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LNG资源价格上涨,可供选择的LNG资源有限,国内天然气市场尚待开发,价格承受力有限,天然气利用结构亟需调整,天然气管网系统和基础设施薄弱,LNG运输成本上升.根据对国际和国内LNG产业发展环境的分析预测,我国LNG产业的合理发展方向应是:项目合理规划、有序建设LNG接收站和储罐项目,继续实施LNG供应多元化;将沿海天然气大动脉、跨国天然气管道与全国主干管网连接,实现安全稳定供气;随着LNG市场的逐渐成熟,逐步优化消费结构;以LNG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合理的天然气市场定价体系,以实现天然气产业市场化的长远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天然气发电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和电力建设环保标准的提高,我国利用天然气发电开始进入起步期。在"西气东输"和广东 LNG 试点工程项目的推动下,一批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建设已经启动。但由于我国尚缺乏鼓励天然气发电项目的配套政策和发展机制,天然气发电项目面临市场竞争力弱和燃气供应难以落实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从天然气价格、发电成本、环保价值、电价机制、财税政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鼓励天然气发电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26-28日,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的“2008第四届中国LNG国际会议”在福建厦门举行。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低迷、国际油价暴跌的大背景下,未来液化天然气(LNG)市场的发展趋势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价格不应成为中国液化天然气产业发展的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发展中国LNG产业可以降低由于过度依赖进口石油而带来的能源供应风险和经济风险,有助于实现能源"多元化"和"多源化",因此,价格不应该成为中国LNG产业发展的障碍.分析表明,国际LNG价格大幅上升,既是市场对原来LNG估价偏低的一种报复性修正,也是对目前全球LNG资源供应偏紧和上游开发成本陡增的反映.更需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LNG"储罐效应"已经并将长期影响全球LNG供需和价格;如果伊朗项目不能如期投产,加上印尼LNG的减产或新建LNG项目计划的延迟,2015年前全球LNG资源供应形势将不容乐观.中国发展LNG产业不能不顾经济利益去蛮干,也不能只顾眼前经济利益而裹足不前,关键是要在国家战略和企业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当前中国急需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由谁来负责发展LNG产业,二是怎样发展LNG产业.中国政府应当勇于承担起寻找这个平衡点的责任,成立专门指导机构,明确LNG在中国能源战略上的定位,制定产业发展目标和相关配套政策,统筹协调、整体推进LNG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中国天然气行业全方位快速发展。天然气储量、产量和销售量稳步上升。全年全国新增天然气可采储量约2575亿立方米,天然气工业产量约为516亿立方米,销售量约为244亿立方米。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东段管道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忠武输气管道工程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计委批复;沧淄输气管道建成投产;陕京二线输气管道和陕西一山东天然气管道前期工作加紧进行;引进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引进LNG项目进展顺利。围绕西气东输管线、忠武管线、陕京二线、沧淄线沿线的天然气市场开发取得丰硕成果。西气东输工程招商、广东LNG和福建LNG项目商务合同取得重要进展;东海西湖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和东海平湖油气田扩建工程正式启动;海外并购获得重大进展。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正继续加大天然气业务发展力度.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7.
大型LNG储罐能否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3个液化天然气(LNG)项目、8个储罐只能部分满足广东、福建和上海市的季节调峰需求;2015年随着沿海天然气大动脉基本建成和储罐数量不断增加,储罐调峰能力将达到市场需求的11.7%,可以满足沿海省市储气调峰的基本需要;2020年随着沿海天然气管网全面运营,储罐调峰能力可以达到16.2%,保障能力将不断增强。为加快LNG产业的发展,建议国家制定储气调峰总体规划和支持政策;对LNG项目和LNG储罐建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允许适当上调调峰气量和应急供气气量价格;政府和企业共建LNG战略储备罐等。企业在建设LNG项目时,要做到超前规划,留有储罐发展余地。适当增加LNG项目的储罐数量、汽化能力和管输能力,不仅能有效破解沿海省市储气调峰难题,同时这些大型LNG储罐还可以成为我国天然气储备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新建LNG项目数创新高,LNG船运能力不断提高,亚洲和拉美成为推动国际LNG需求的主力,俄美不断签订LNG出口大合同,资源不足、项目审批和建设缓慢是制约世界LNG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绿色低碳潮流导致天然气需求的上升,近年来全球液化天然气(LNG)项目发展加快,LNG市场贸易加快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新建LNG项目数创2005年后新高浮式LNG项目发展迅猛。马来  相似文献   

19.
澳大利亚天然气探明资源量约为392万亿立方英尺,居亚太地区首位,其中西澳大利亚占据澳洲近82%的天然气资源.目前西澳大利亚有3个LNG在产项目、3个在建项目,如果所有在建项目能够如期投产,2017年LNG总产能将达到5420万吨/年,届时澳大利亚将超过卡塔尔成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目前西澳LNG项目面临工期延迟,成本超预算,市场落实困难,FLNG技术还未得到实际检验,国内供气义务政策增加了项目成本等现实问题.未来西澳LNG项目可能采用FLNG开发技术,同时小型项目和滚动开发将成为市场主流.科学的项目治理和优秀的项目管理团队是LNG项目成功的关键,中国石油企业可通过少量参股LNG项目,熟悉大型LNG项目的流程,为将来成为大型LNG项目作业者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2008年1月15-17日,由广东油气商会主办,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和深圳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年第三届中国LNG国际会议”,在中国第一个LNG项目所在地——深圳市召开。本次会议吸引了300多位业内外人士参与。在他们当中,既有来自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的领导和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