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继2009年5月10+3(东盟10国+中日韩3国)财长会议就清迈倡议多边化主要要素达成共识后,10+3财长和央行行长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日前宣布正式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将于2010年3月24日正式启动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危机基金。  相似文献   

2.
国际     
《中国传媒科技》2010,(2):13-13
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签约 2009年12月28日.中国财政部和央行联合对外宣布,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已宣布正式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清迈倡议多边化总规模为1200亿美元。从公布的份额看.中日各承担32%.均为3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家》2010,(4):12-12
2010年3月2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清迈倡议多边化总规模1200亿美元,其核心目标是:解决区域内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对现有国际融资安排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4.
2010年3月2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由10+3”共同签署的“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亚洲首个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5.
要闻回顾     
3月24日东盟与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共同宣布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正式生效。3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与白俄罗斯国家银行行长普罗  相似文献   

6.
周士新 《金融与经济》2012,(5):59-62,72
20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清迈倡议,在此基础上,为预防危机重现和削弱危机产生的危害,清迈倡议多边化成为东亚各国的现实选择和展示各国合作意愿促进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渠道。目前,清迈倡议多边化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机制和规范建构,在推进经济评估和政策对话中,促进了央行行长会议与财长会议的整合、东盟+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的建立等。清迈倡议多边化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克服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才能真正发挥保障东亚金融秩序稳定,促进地区经济稳定发展和持续一体化,提升东亚在国际经济秩序中地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与中日韩(简称10+3)加快了在经济、贸易、金融领域里的合作。尤其在金融领域,建立了财长会议机制,每年举行会议;副财长每年举行两次会议,就区域经济形势、金融重大问题交换意见。鉴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2000年5月6日,10+3财长在泰国清迈举行会议,并通过清迈倡议,其旨在推动各国央行相互签订货币互换协议。至2006年,中日韩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多个双边协议,金额约800亿美元,为维护10+3地区的金融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理财》2010,(2)
随着东盟与中日韩三国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正式签署清迈倡议多边化协议,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正式成立并运作。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后,人民币迈向国际化会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3日,东盟十国加中日韩(10+3)财长在印尼巴厘岛宣布,规模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根据达成的协议,中国、日本各出资384亿美元、韩国出资192亿美元,三国出资总额960亿美元,占总额的80%。  相似文献   

10.
RCEP包含的投融资便利化、金融服务开放等条款顺应了地区经济整合的发展趋势,也为深化后疫情时代的亚洲金融合作提供了动力亚洲区域合作长期坚持以东盟为中心的合作架构,金融领域亦是如此。《清迈倡议》及其多边化是亚洲金融合作的重要标志,但与当前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相比明显滞后。2020年11月15日,亚洲国家在5个“东盟+1”自贸协定基础上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相似文献   

11.
2007年5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原则上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任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不希望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日中两国将在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上承担更加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亚太新动力     
《中国传媒科技》2014,(21):36-44
2014年APEC领导人峰会于11月10~1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1年上海举办之后,APEC会议再度回到中国。 峰会前夕,包括中国、印度和新加坡等在内的21个国家财长和授权代表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筹建亚投行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3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先后提出的倡议,旨在以此满足亚洲地区基础设施融资的巨大需求,这一成果标志着这一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区域新多边开发机构的筹建工作将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王月金 《金融博览》2009,(11):34-35
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三国财长5月3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2009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中日韩三个亚洲主要国家的出资份额分别为32%、32%和16%。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成立不仅有利于维持亚洲金融稳定.而且对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金融机构中话语权和投票权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7年5月5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十届东盟和中日韩(简称“10+3”)财长会议发表的联合声明称,原则上同意建立一个共同的外汇储备库,任一国家在面临货币危机时都可动用。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不希望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的日中两国将在稳定东亚金融秩序上承担更加大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5月4日,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一个消息: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三国财长5月3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中日韩三个亚洲主要国家的出资份额分别为32%、32%、  相似文献   

16.
国际     
《财会学习》2009,(8):7-7
会计 法德两国财长 必须改进资产减值准则 日前法德财长称,两国正在继续施压调整公司资产减值相关会计准则。法国财长拉加德与德国财长史坦布律克在写给欧盟内部市场专员麦克理维的信中称,目前最基本的是要采用改进后的减值会计规则。两国希望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尽快修订会计准则以便将其纳入公司2009年会计计算中,  相似文献   

17.
5月4日,许多媒体争相报道了一个消息:东盟10国与中日韩(10+3)三国财长5月3日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作。中日韩三个亚洲主要国家的出资份额分别为32%、32%、16%。观察家认为,建立亚洲外汇储备库有三大好处:可以增强亚洲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可以保证各国外汇储备的安全;可以增加对亚洲以外国家的吸引力,为超主权货币创造先行先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应急储备安排(CRA)的设立是金砖国家推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构建外部金融安全网的重要实践。本文在运用保险指数测度金砖国家参与CRA动力的基础上,分析了CRA为参与各方带来的成本和收益问题。研究发现:金砖国家在CRA建设过程中呈现阶段性、危机驱动型特征;各国从CRA中受益差异明显;为避免类似清迈协议及其多边化的缺陷,未来CRA的完善应从扩大储备规模、完善内部治理、强化外部监管、提升低收益国的参与动力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德班首脑峰会上五国领导人做出的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决定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接下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金砖国家的财长与央行行长马不停蹄地举行了七轮谈判,最终促成了金砖开发银行在今年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上的正式破壳诞生。  相似文献   

20.
德班首脑峰会上五国领导人做出的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决定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果。接下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金砖国家的财长与央行行长马不停蹄地举行了七轮谈判,最终促成了金砖开发银行在今年巴西福塔莱萨峰会上的正式破壳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