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财政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预算外资金”的概念和管理方式已亟待尽快改变。如何统筹安排好预算内外资金,以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成为当前基层财政管理改革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预算外资金规模逐年扩大,在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只重视调动部门、单位收费的积极性,而忽视了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预算外资金管理粗放,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等情况日渐暴露,预算外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混乱状况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行为是十分必要的,它是财税改革和规范财经秩序的客观要求,是新世纪对预算外资金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根据近几年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实际,笔认为,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预算外资金管理问题,其理论和实践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预算外资金在迅猛增长,为加强财源建设,搞好宏观调控,强化财政管理,海伦市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对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该市的做法可归纳为六句话,即“提高认识,完善体制,规范机制,建立体系,加大力度,强化职能”。一、转变思想观念,上下形成共识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体制,加大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势必触及部门利益,对此,该市启发引导各部门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开阔视野,使全市上下在拓宽收入渠道,将预算外资金模拟税收征管方式实行预算管理;增强宏观调控,集中资金,统一管理;健…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通知》及《黑龙江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精神,切实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笔者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认为当前必须从三个方面认真抓好。一、转变观念,统一认识,增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的紧迫革和*任柬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和政治工作,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又是触及各方面利益的改革难点,因此,必须树立三个观念、统一三个认识、增强三个责任,才能管好、用好预算外资金,发挥好预算外资金的应有作用。——树立三个观念。首先…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增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规范预算外资金管理,充分发挥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和事业的健康发展,针对现阶段我省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江、浙两省财政部门机构改革后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和运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从考察情况看,这两省机构改革后,财政部门仍然沿用机构改革以前的管理方式,而且进一步加强了预算外资金集中统一监管的工作力度,成效显著。一、江、浙两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和运行情况机构改革后,江、浙两省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上普遍实行了政策制定、收入管理、票据管理…  相似文献   

6.
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财政部积极推进财政预算与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以来,自治区财政厅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遵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全 《现代审计》2000,(4):47-47
乡镇统筹费,作为农民负担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农民本身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已呈逐年增长趋势,该项资金已逐步成为乡镇财政预算外资金的一项重要来源。最近,在对乡镇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时发现,目前乡镇统筹费管理尚存在许多不完善,尚待进一步规范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一是资金管理渠道不顺。大部分区乡由乡镇农经站管理和核算,  相似文献   

8.
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预算外资金进行审计监督是《审计法》赋予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上半年,根据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意见,我厅组织力量对省直23个厅局1995年预算外资金的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表明,预算外资金对保障机关正常运转,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在筹集、使用、管理和监督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现结合这次审计情况,就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与监督的问题,谈点初步看法: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正确引导,实现  相似文献   

9.
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抵顶经费的管理王永生,徐万斌,龚洪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收入从小到大,不断扩充发展,已经成为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财力。加强对这一财力的管理,显得越来越迫切。目前,对于日益增长的预算外资金,许多地方采取了抵拨预算经费的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预算外资金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二是行政事业单位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三是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随着整个经济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管理体制今后改革的总趋向将是: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改进和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是涉及社会财务分配和再分配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顺应财税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正确认识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加强其管理的重要性,实现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有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以达到理顺分配关系,缓解财政困难,提高财力的聚合效应,增强财政宏观调控的目的,是各级财政部门必须解决的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预算外资金管理一直是社会上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财政经济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之一,已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管理年限短,资金分散,情况复杂等原因,国家至今仍末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由于管理办法老化,监督手段弱化,形成了预算外单位各自为政,各行其事,自我支配的格局,导致了社会财力的分配不公,基本建设计划失控,出现了通货膨胀.那么如何改革滞后的管理体制,切实发挥预算外资金的使用效益,笔者就此谈一下粗浅认识.一、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  相似文献   

13.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保证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管理,强化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的调整力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反腐败,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大工作力度,巩固取得的成果,从根本上解决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收支两条线”的改革提一点粗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富锦市财政局为了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加大全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力度,规范预算外资金运行机制,切实管好管住预算外资金,实施了两项举借,成效显著.一、完善机构,健全职能.今年七月份经市编委批准成立了预算外资金管理局,由原收费集资管理用查局和财政局综合计划科合并组成,隶日财政局,为副局级单位,内设综合计划科、收费管理科、稽查科和票据管理科,与财政局各科室级别相同,其人事教育直接归财政局领导.预算外资金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贯彻执行国家、省、…  相似文献   

1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其实质就是将政府所有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的帐户,同时所有财政支出(包括预算内和预算外支出)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以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支出的透明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6.
浅谈财政预算外资金审计的内容和重点黄连孝实施对财政预算外资金的审计监督,是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由于其收支渠道多。范围广、数额大,因而审计工作面广量大,审计内容繁杂,如何加强财政预算外资金的审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较多,笔者仅就审计的内容和重...  相似文献   

17.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一直是财政工作的难点,如果管理不力必然会导致资金计划失控,消费基金大增,社会财力分配不公,损失浪费严重,腐败现象滋长等违纪问题的发生.因此改革其管理办法和管理体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科学地界定了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全面系统地对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作了规定,而且对规范政府分配行为,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如何落实改革措施,管好预算外资金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一、并定预算外资全的性质和范围…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监督一直是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对预算外资金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序上规范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膨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预算外资金的法制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预算外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就其原因看,要主表现在一是人们对预算资金的认识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自治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区社会财力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预算外资金已成为我区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管好这部分资金巳成为财政综合计划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十多年来,在预算外资金管理上我们主要做了下述工作。  相似文献   

20.
唐莉 《广东审计》2002,(8):16-18
建立综合财政预算管理是当前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综合预算管理就是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编制部门预算,细化预算项目,加强预算外资金的计划管理,实现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统筹安排,使财政性资金的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