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觉得用这个案例来剖析创业,很有敏锐性.现在我们国家正在提倡要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而创新的主体正是大学刚毕业的这些年青人.这些大学生刚从学校出来,初生牛犊不畏虎,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敢干,很想创业,去成就一番新天地;但是,他们需要人指导和帮助,否则就容易误入歧途.就社会而言,应该为他们营造一个规范而有序的创业环境,否则类似本案例中博士生制假售假的现象就会层出不穷,屡屡发生.……  相似文献   

2.
把创业演绎成一场劫难,实在是羞辱而且伤感。把企业演绎成一场劫难,实在是羞辱而且伤感。我们本就稀缺的创业元素,弥足珍贵。我们必须把来之不易的创业元素,创业者、创业行为、创业精神国宝般珍惜、呵护、宽容、厚爱。《利令智昏明目张胆:专业人才制假被擒》只是本专题的一个引子,就事论事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科技,需要研发,需要创新,需要创业,需要不惜一切地冒风险追求成功,但此文中的主人公却让我们蒙羞。我们不能简单说他与我们没有关系。这样的人、事发生着、继续着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还很多。我们有必要在反思这个事件时,想更多,…  相似文献   

3.
何金明 《全国商情》2012,(17):34-35
做企业就像我们生孩子一样,要不你别生他,你生了他就得对他承担责任,生了他就得培养他成人,这个责任是跑不掉的。关于企业家的责任与使命,我想先给出一个概念——"企业是我的"。因为我们所有企业家的目标、目的都是从这里出发的,是最原始的动力。也是基于这样一种动力,我们才有了创业和发展。在开始创业的阶段,我的指导思想非常朴素,就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在创业之前,我在国企做一把手,一直都想着把企业做好,但做好之后就没有我的事了。而自己穷得叮当响,孩子出国都没钱,在这种情况下,我萌发了创业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大众商务》2009,(8):42-43
张风翔在重庆的一家媒体上班,很想创立自己的事业而不是给别人“打工”。别人都说他这个想法太浪漫了,但张凤翔就是痴心不改。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策划,他拿出了自己5万多元的积蓄,并找到一个好朋友一起开始创业。2002年初,他的清洗公司开业了。之所以选择清洗行业,是因为他觉得这个行业容易操作。而且市场看好。  相似文献   

5.
张小平刚从一家软件公司技术总监的位子上辞职,辞职的原因很简单:他自己做出了一个软件,据说绝对不错。于是他先注册了一家公司,然后拿这个软件的商业计划书四处找钱。他相信,自己这样的背景和项目找不到钱才怪。事实是,他洽谈了几十位风投人士,仍是两手空空。张小平对记者说,别说创业,我连吃饭都成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乔启华是个下岗职工,一直想自主创业.他原来是一家国营企业的食堂厨师,根据惯例,干自己熟悉的事情容易成功.于是,他选定做饮食行业.正好此时在市中心,有家早点铺要转让,他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并改名为"启华粥楼".  相似文献   

7.
大商得道     
李嘉诚、戴尔,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成功?我想,肯定与钱没有关系.因为他们在创业的时候,比他们有钱的人很多.一定是钱以外的某种能力决定的,否则不能解释.   你说机遇?同龄人的历史机遇差不多.除非天上掉馅饼,绝大多数都靠自己低头挖坑,勤劳苦做.李嘉诚肯定不是钱最多的人,显然钱不是决定他成功的原因.大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样,唯一的差别就是每个人对这个时代的感觉不一样,像大家都在同一时空,对世界的感觉不一样,这个感觉不一样就相当于看法不一样,眼光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由于“风险投资”范式长期被理解为一种“主要通过主动承担风险而获得高收益的风险行为”,所以,不仅在一般人的眼中创业投资家成了一帮投机家,而且连企业投资家自己也难免于将自己往这方面定位。然而,其实只有树立“立足创业,资本经营,敢于冒险,谨慎运作”这种创业与投资双赢的创业投资理念,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创业投资家。  相似文献   

9.
杂志每天都在和人聊创业,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方式,创业的深厚和深刻正点点被读者接受。创业不是一种生存需求,也不是一种投机行为,更不是一场赌博和冒险。创业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一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直至改变我们人类生存方式最具影响力的行为。还是为了尽可能深地挖掘创业的内涵和底蕴,记者找到了交通大学副校长许晓鸣,作为交大的领导也好,还是作为教授、博导、工学博士,许校长这个视角对创业的认识和见解,相信一定对我们创业者颇多益处。  相似文献   

10.
创业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行为,作为培养创业行为的创业教育不是单纯依托高等学校的课程安排就能够很好地实施,国家机关和各类组织需要为之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包括:法律与政策保障、组织引导与激励、科研和智力支持、创业文化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观察发现,人们的创业活动大致分为两类:机会拉动型和生存拉动型。一般来说.机会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职业生涯中的一种选择,而生存型创业者把创业作为其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因为所有的其他选择不是没有就是不满意,创业者必须依靠创业为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谋求出路。追根  相似文献   

12.
一位想在企业界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命运却一次又一次地把他安排在一个不利于他干事业的环境里,他一次又一次辞掉自己的岗位,去寻找自己的一片蓝天。某日,他突然发现经济学家的智慧,也是一种产品,自己为何不帮经济学家推销智慧呢?于是,经营界又出现了一个新故事——  相似文献   

13.
创业就是以你的想法建立一种规则,并且以一种方式去实现它。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的想法是独一无二的,不要以为只要有钱就一定能成,就想着找到投资人给自己一笔钱来完成自己创业梦。事实上,想法和钱是最不缺少的资源,最缺的是人的定力,也就是说,你要愿意为这个想法付出百分百的努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这个造假的博士生有如此高的学历,又获得过国家科技成果奖,却走上了造假的道路.事实上他只是通过制售假墨粉为自己牟利,他只不过钻了市场经济的空子,来为自己获取非法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很早就听说仅23岁的徐军在读大学时就注册了一家IT公司,坐上总经理的位子,开始了自己的独立创业之路。出于对这位“学生”经理经历的好奇,记者特意去宁波市科技园区创业中心采访了他。 站在面前的徐军还只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伙子,但称其“徐总”时,他答应得却是十分的坚定和自然,透露出来一种身为公司当家人的稳重与老练。一番创业经历、创业企业与创业理想的交淡下来,一个词猛地蹿出我的大脑——“小鬼当家”。他可不是个一般的“小鬼”,而是一个敢想敢做的创业者;当的也不是一般的“家”,而是一个刚刚起步并且在不断成长的企业的家。  相似文献   

16.
正创业社群正在世界各地的城市涌现。。对创业的狂热已经是一个全球现象。每个城市看来都有一个正在成长中的年轻的软件公司社群。如果还没有的话,它们也想要一个。这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运动,而每个运动都需要一位理论家。他就是布拉德·费尔德(Brad Feld)。费尔德是为创业公司提供风投资金的Foundry Group的一名合伙人,他的博客粉丝众多。他相信自己知道在任何地方创造一个有活力的创业社区需要些什么。他把  相似文献   

17.
他说创业之痛,却痛得快乐,听他讲创业故事能被他爽朗笑声中的快乐感染.   他说曾经看过一部电影,电影里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知道你的未来是什么,那么人生也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他不断用创新来营造一个梦想.   他说他很喜欢现在从事的行业,他说他从没有后悔过.创业多么艰难、路程如何漫漫,因着未知的意义,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相似文献   

18.
把山东神思10年创业的历程梳理清楚,你会惊奇地发现:起于一个如此小小的公司,是多么顽强地专注于创新.在一项又一项技术创新中,他们不但获得了精神上的极大满足,而且在创新中,在创新失败中吸取教训在创新、失败、再创新中成就自己的创业故事.这是一个起于创新且终于创新的创业故事.……  相似文献   

19.
张朝阳代表着一种许多人孜孜以求的成功范式:出国留学——学成归来——创业成功。 生日那天回国 在很多场合,张朝阳都讲自己创业的故事,同他本人成为中国INTERNET上第一个偶像明星,还不完全是因为那个故事的传奇性。从某种意义上,他代表了一个普通的(也许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的个人奋斗梦想。 1993年,张朝阳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就  相似文献   

20.
"说实话,我们即使能成为亿万富翁,我们的钱也是从两万、三万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绝对不是爆发性的.应该说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对这片土地也充满了热爱,心中总有个情结,想为国家做些什么,这个情结在心里成为一个烙印,促使我们努力,但这些对我们这代人来讲有时却会成为一种负担.在这个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在努力让自己一点一点的去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