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博 《中国高新区》2008,(5):114-114
“现在这个比以前的看起来要好多了。”李书记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开,他又把稿子细细地梳理了一遍,两眼凝视着标题,沉思了片刻说:“管个标题还需要再斟酌,要把绵阳高新区这些年的军转民成果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位长期担任高新区管委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老知识分子,此时更象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现代乡镇》2012,(11):11-11
这期,本刊为民营企业的主力军——中小微制造业推出了一个专题:《“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小微企业的光荣与梦想》,制作这个专题的要义就是本文标题的那两行字。  相似文献   

3.
论住宅问题     
论住宅问题严涵恩格斯曾以“论住宅问题”为标题论述了他对德国住宅问题的看法。今天我们也以这个标题来论述我国目前面临的住宅问题。当然,我们今天的住宅问题与当时德国的住宅问题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问题,可是住宅问题,对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政府来说,都是应当...  相似文献   

4.
金歌 《理论观察》2008,(5):169-170
标题被誉为一则新闻的“眼睛”。我们不少人在撰写新闻稿时,竟然不会拟题,这真是令人大跌眼镜。标题制作要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巧用修辞手法,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要达到炉火纯青,则更须要终身求索。修辞并非卖弄技巧,高深莫测。标题讲究修辞,是为了把词句修饰得更加生动、感人、优美,这就像女士美容,要给眼睛涂眼影,描眼眉,做睫毛等等。  相似文献   

5.
秦立红 《魅力中国》2013,(11):331-331
随着“读题时代”的到来,新闻标题的作用日益凸显,“新闻的窗户”、“新闻的广告牌”等诸多说法,表明了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作用。绝大多数新闻从业者认识到了标题的重要性,受到传媒竞争压力等原因的影响,使标题失实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出现了“标题党”这样的专用名词。本文介绍了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了造成新闻标题失实的原因后,提出了防范标题失实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张宁 《中国经贸》2010,(17):44-47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局联合承办的“后危机时代中美经贸关系评价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美国驻华大使馆等单位的中外专家学者与政府官员6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围绕“中美经贸关系回顾、评价与展望”以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两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对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在未来的健康发展以及积极稳健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维护我国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发挥积极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这个承载中国人希望与梦想的词语很快成为国人讨论的热点,同时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和热议。“中国人终于有梦想了”,类似这样的标题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比比皆是。国际舆论关注“中国梦”,将它与中国的国家形象联系起来,其评论难免会牵涉到类似“中国威胁论”的话题。其实,想实现“中国梦”,恰恰应该从塑造美丽中国国家形象开始。  相似文献   

8.
郝强 《黑河学刊》2002,(2):61-61
电视新闻节目,一般先要播发“内容提要”。一条新闻能不能吸引观众,这个提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编写好电视新闻的“提要”,是电视编辑的一项基本功。电视新闻提要不同于报纸新闻的标题。电视新闻提要常常是根据人们谈话的规律和习惯,用简短的语句,适当的停顿、间隔,以及不同的语调来表达内容。而报纸新闻标题则是依靠字体大小的区别、不同的位置安排,来使读者分主要,明要义。一般来说,报纸标题通常要比电视提要精炼,耐人寻味一些。电视新闻提要不同于新闻导语。当然,在要求“反映全文最新鲜、最重要、最精彩部分”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信息》2009,(8):10-10
近日,桔子酒店管理(中国)有限责任公司发现,在雅虎网上搜索“桔子酒店”,出来的搜索页顶端标题却是子虚乌有的“桔子酒店99.8元商务房”。在其下面还附注了“定桔子酒店不如来格林豪泰酒店”等字样。点击该标题进入的则是格林豪泰酒店(中国)有限公司的网站。  相似文献   

10.
杨威 《理论观察》2009,(4):157-158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也往往更加注重迅捷,于是有人提出新闻媒介传播正在进入“读题时代”——拿过报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标题,如果标题引人人胜,则会吸引受众进一步去阅读新闻内容。新闻标题的“首因效应”在这里就显得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济快讯》2010,(17):19-19
直到1904年,中国政府才第一次以官方身份在世博会上亮相。当时的大清国接受了圣路易斯世博会的邀请,派出以溥伦贝子为监督的首个中国参加世博会的代表团赴美参会。华商所带的展品在美获得了较高评价,像茶叶、瓷器等都被抢购一空。当时的。中国馆”还被当地的西方媒体称为“本届博览会上最漂亮的东方建筑典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周刊》2010,(31):40-40
编辑同志: 你好,我是《中国经济周刊》的老读者。你们第28期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故宫的“肥胖烦恼”》。我是北京人,看到这个标题,觉得跟北京的发展很有关系.仔细读完.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想跟你们说几句。  相似文献   

13.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南京大学“985工程”二期“转型经济与发展”创新基地资助的第五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于2005年5月27日至5月3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届研讨会由南京大学商学院主办,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国际研究中心与工  相似文献   

14.
胡光 《理论观察》2010,(1):161-162
一、标题党是传媒新闻滋生的毒瘤 “标题党”是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而滋生出来的一种怪相,一个畸胎。最初表现在网络上,由网民们白发性“结党”,以各种修辞手段制成颇具轰动意味的标题以吸引眼球,从而达到各种目的。换苦之,标题严重夸张,且与所写内容完全无关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5.
张嘉树 《东北之窗》2011,(15):54-55
在我看来,迟尚斌任主教练期间,能够创造55场不败的纪录,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他本人后来在很多场合里谈到这个话题,都说是“人民托起的冠军”。这句话最早好像是那一年《大连日报》记者孙国桐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那一年的辉煌的确是大连整个城市所创造的,领导重视。老板投入,球迷倾心。  相似文献   

16.
一条新闻能不能打动读者,吸引读者去看,标题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个好标题,常常会使一篇新闻或文章添辉增色。制作出好.标题,应是记者编辑追求的目标。怎样才能制作出好的标题,我们把它归纳为这样12个字:重采访,尊原则,讲修辞,勤思索。重采访标题,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文章,是在采访的基础上写成的。所以,采访也是标题制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想制作出好标题,必须认真做好采访,许多新闻工作者的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在今年举行的第十九届黑龙江报纸奖评选中,《齐齐哈尔日报》有一则标题获一等奖。这则标…  相似文献   

17.
“中国能否拯救世界?”这曾是去年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一期封面的醒目标题,标题之下还配着一幅生动的漫画——一只熊猫正在给瘪了气的地球打气。  相似文献   

18.
写下这个文章标题,还真怕读者说我是“标题党”。卖西瓜怎么能和卖沃尔沃扯在一起呢?可这事,还就是扯在一起了。有报道称,欧盟市场监管机构已经批准吉利集团收购瑞典沃尔沃。这桩炒作了近两年的跨国汽车公司收购案,终于完美落地,中国汽车企业,更准确地说是中国民营汽车企业,最终拥有了一个享誉世界的汽车品牌。  相似文献   

19.
标题简洁、准确、抢眼,堪称新闻的“眼睛”。本文从新闻英语标题的选词、修辞手法的采纳两方面来探究语言的独特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7月1日晚间针对近期股市焦点问题发表了《关于中国股市的通信》(以下简称“《通信》”)一文。文章强调,在经济基本面总体看好的情况下,股市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7月1日的《通信》与1992年9月27日新华社发表的《关于股市的通信》几乎是同一个标题,两篇文章的发表都在股市暴跌之后。如此的“巧合”引来诸多猜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