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数字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人均GDP达到38420元,扣除价格因素,较1978年增长16.2倍,年均增长8.7%。  相似文献   

2.
我国能源消费七成靠煤炭:煤炭该“退居二线”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已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从1978年的1483百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6896百万吨,年均增长5.2%。按汇率法和不变价美元计算.2008年我国每亿美元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6.5万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日本的9.9倍,美国的4.8倍。  相似文献   

3.
邱少煌 《开放潮》2004,(3):39-40
改革开放25年来,泉州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迅猛发展,在全市经济发展中,从“一枝花”、“半壁江山”、“四分天下有其三”到目前”五分天下有其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3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87.6亿元,年均递增32.8%(1978~2003年,下同):工业总产值2058.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3.2%,年均递增33.1%:出口交货  相似文献   

4.
罗琼 《浙江经济》2003,(21):43-44
浙江制造业发展的窘境。浙江是我国近代制造业最早萌芽的省份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增长速度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1978—2002年.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17.3%.比全国高出近6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38%提高到2002年的43.8%.成为中国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大省、但是浙江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产业进步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平解放初期,全疆仅有工业企业363家,几乎全是清一色的私营小作坊,年产值不足亿元,员工总数不足千人,发电装机总量不足1000千瓦,经过五十一年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疆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到2000年末,全疆工业和生产单位达70023个,比1949年增长192倍,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增长18倍;全疆工业增加值达4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0.9%,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全疆工业总产值达1061.2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61.78%提高到68.54%,按可比口径计算,比1949年增长384倍,年均增长12.4%,比1978年增长9倍,年均增长11.1%;全疆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收入821.276亿元,比1978年增长28倍。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6,(9):26-28
“十五”时期,我旗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服务“三农”、振兴“三业”、推进“三化”的工作思路,突出发展畜牧业,拉动提升第一产业;突出发展工业,拉动第二产业;突出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业,拉动第三产业;全力推进全旗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2.3%,财政收入年均递增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4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6.6%,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4.2%,牲畜存栏数量年均递增58%,工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3.2%。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60:17:23调整为2005年54:29:17,经济结构逐渐优化。2002年和2003年我旗连续两年被中国县域经济评价中心评为西部进步最快、最具竞争力的县市之一。  相似文献   

7.
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逐年提高,占全市GNP比重基本维持在50%以上,1991年至1994年,四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7%,比同期GNP年均增长10.8%高1.9个百分点,逐年情况祥见下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建瓯工业生产和效益增长速率等几个方面创下了南平地区好几个“第一”。1990年,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亿元(80年不变价,下同)居全区第四位,工业增长速度为10.9%,高出全区平均增幅近三个百分点,其中,全民工业增长11.8%,均为全区第一,预算内国营工业收入增长18.5%,实现利税增长12.1%,全区第一。财政收入5487万元,比上年增长7.3%,高出全区平均水平两个百分点,为全区前列。工业品出口交货值达3858万元,比89年增长28%,绝对值居全区前茅。今年一季度,工业继续稳步增长。三月未累计,全县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380万元(90年不变价),比去年同期增长38.6%,超过全区平均水平二十七个百分点,实现利税982万元,增长31.7%,两项增幅均为全区第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5,(1):A002-A002
2004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涨幅比上年分别增加3.8和6.6个百分点,是1996年以来上涨幅度最高的一年。在工业品中,上涨的主要是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7.8%,而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仅上涨1.2%。  相似文献   

10.
赵洪 《亚太经济》1999,(4):27-29
马来西亚电子工业起步于7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扶持,目前电子工业已经成为马最重要的产业部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马来西亚电子工业在其发展进程中有自身的特点,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就这些方面做一简要分析。一、马来西亚电子工业发展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对年代初,马来西亚开始工业化进程,制造业部门得到迅速发展,作为制造业核心部门的电子工业更是以高增长速度带动其他部门增长。1978-1990年马电子工业的年增长率高达23.2%,约是同期GDP年均增长率的3倍。1991-1996年年均增长率为24.9%。1978-…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市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煤炭,电力,纺织,冶金行业为主导,机械,建材,食品行业为支柱,三次产业相对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1992-1996年五年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2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84元,年均增长11%,实现工业总产值236.3亿元,年均增长17.8%,实现财政收入8.53亿元,年均增长18.7%。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2.
数字30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  相似文献   

13.
数字30年     
《中国经济快讯》2008,(49):72-7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5亿元,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位居第10位。人均国民总收入仅190美元,位居全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实现世界少有的年均9.8%的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07年的24953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近期撰文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左右的高速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史上不多见。但这种增长主要是依靠大投入带来的,或者说主要表现为粗放增长,经济运行的效率并不高。正因为如此.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强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新一届中央领导更是反复强调要追求有效率、有效益、没有水分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8.1%,刷新了三年多来的新高,此前的最大增幅为04年10月创下的8.4%。PPI已经连续第九个月扩大增幅,此前数据显示,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3月涨8.0%。1至4月份累计,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2%,  相似文献   

16.
李士坤 《乡镇经济》2002,(8):22-23,42
2002年3月至6月本人在苏州市平江区挂职学习。在这次挂职学习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一是苏州经济发展迅猛。1979年至2001年,苏州市GDP年均增长14.0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1%。其中,2001年实现GDP1760亿元,占江苏省全省的18.5%;财政收入209亿元,占全省的19.6%,居江苏省第一位。二是苏州的经济外向度高。全市50%的固定资产投资来自外资,30%的财政收入从外资企业获得,40%的工业品出口来自外资企业,50万人在7000多家外资企业找到了岗位。2001年全市新签订协…  相似文献   

17.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现状(一)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内蒙古自治区经6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及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速明显加快。2000—2009年,连续8年经济增速全国第一,其中“十一五”年均增速17.6%,超过规划目标4.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1978-200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3%,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9%,劳动力总量扩张的贡献率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扩张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推动经济增长5.5、0.8和3个百分点,资本的快速积累对经济的高速增长起了主导作用。从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看,1995-2004年GDP年均名义增长10.2%,最终消费年均增长9.3%,投资增长年均11.2%,高于消费增长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据统计,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3161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43439亿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3.5%,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高3.2%。2002年,中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12422元,到2006年达到2100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年均递增12%,比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9.2%高2.8%。据悉,2007年中国工资增幅可能位列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深圳经济特区经验的精髓,是深圳经济特区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带来了深圳特区高速发展,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速增 31. 2%,工业增加值年均速增 45. 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年均速增 41. 8%,一九九九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819. 8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 45%,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第一推动力。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时代就要到来,在新的历史阶段,深圳特区的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创新仍然是经济特区发展的根本使命。深圳到 2005年左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010年达到中等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