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需求,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动因。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也要受到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要素禀赋、产业基础与配套产业、市场机制和政府产业政策等要素的影响。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主要有三条路径:新兴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升级以及传统产业裂变衍生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首先请徐院士谈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 ●徐冠华:近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势头迅猛,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成绩喜人.但是也要对出现的问题和面对的挑战进行反思和总结,我仅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对策谈几点意见: 新兴产业意味着更高的附加值,但是我们一些新兴产业没有获得高利润反而进入了低附加值陷阱.  相似文献   

3.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促进经济转型和传统产业升级;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体系;推动"互联网+"工程,构筑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新优势;实施集群式发展战略,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和体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河南省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着总量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十二五时期,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国内外激烈竞争的格局,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从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发展实践等多方面来看,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略选择,应定位于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政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链式发展、发挥老工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等措施来实施这一策略。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高新区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也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柳州国家高新区是柳州乃至广西经济发展与创新的中坚力量,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柳州国家高新区在"十二五"期间面临科技金融体系不完善,制约其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柳州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科技金融投入与创新的情况,提出了加快和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的举措,推进柳州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刘洪昌 《企业经济》2015,(1):140-144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陷入了"高端产业、低端制造"的困境。虽然头顶高端产业的名头,但在全球产业链中却被低端锁定,因此选择合适的产业培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至关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存在着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及民间主导型三种基础模式,要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化发展进程,还可以采用产业技术路线图牵引的产业自主创新驱动模式、模块化创新驱动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培育模式、加速器培育模式等几种特殊培育模式,还可以通过加强产业管理体制改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等途径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这是包括生物产业在内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文件,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录     
<正>高新技术企业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要充分认识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握战略性新兴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通过不断延伸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产业总量进一步做大,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但也面临产业基础薄弱、产业配套协作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业链条短、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走出去步伐缓慢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核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从分析突出问题入手,提出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基本思路、战略任务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是在IAB产业和NEM产业精准施策,正瞄准世界高端要素,力争实现重大突破.苏州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关键工具及设备进口依赖度较大,元器件和原材料等关键零件国内替代品率低;产业政策扶持机制相互制约,企业、市场和"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不完善;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人才等...  相似文献   

11.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较大突破,具备了部分产业的资源和前端优势。由于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稳步发展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光伏产业为例,着重分析江西战略性企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江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大规模拓展的时机日渐成熟,在智能计算技术和信息采集的快速发展的当下,物联网已被我国政府列入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物联网将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而在我国,随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普遍应用,物联网产业也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3.
宋歌 《企业经济》2012,(12):99-103
近年来,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尤其是郑州、洛阳等地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激发培育出新兴产业,带动了地方工业结构的调整,给予了一些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验与启示。在实践过程中,基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必须找准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明确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围绕重点解决难点。同时,政府、企业应当从整体上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着力在产业延伸度、产业新型度、产业集中度及产业支持度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前提,用产业增长潜力、综合效益、产业带动性、技术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区域比较优势等评价指标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选择出适合地区发展的产业,加快区域经济转型,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5.
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各国都将经济增长的关注点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旨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经济制高点。我国也积极地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但融资难是制约其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殊融资需求和现行金融体系的缺陷,创新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模式,成立科技银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债券市场;开发保险新品种,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保险机制。  相似文献   

16.
因子分析法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孟康 《企业经济》2012,(9):106-109
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在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时会有所不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着重强调经济社会安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强调区域资源禀赋、技术经济特征和区域技术经济需求适应性,因此,要注重结合地区产业基础现状,考虑产业技术进步吸纳能力和社会效益,来选择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以上考量,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数学模型,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中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方向。  相似文献   

17.
何颖 《企业经济》2012,(12):120-123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着眼于未来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徐州市作为江苏省唯一的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培育壮大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立足当前、应对危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更是面向未来、着眼长远、支撑和引领徐州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对于加快徐州市产业转型,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侯军岐 《价值工程》2012,31(23):225-227
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否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关键在于是否拥有支撑其发展的专业人才与人才培养战略。本文主要归纳了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