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财会月刊》2013,(11):I0015-I0015
薇薇是地道的北京姑娘,从小就喜欢跟着妈妈一起逛街。由于父亲在她很小时就去世了。家中经济状况不怎么好,她平时很注意节省,每花一分钱都会认真比较,希望能打扮得好看又能省钱。  相似文献   

2.
她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励志的女性故事版本,但她否认这是按部就班地实现自己职业规划的结果蒋岚跟传统意义上的职场成功女性很不一样,就连她也会调侃自己很"另类"。在三亚,上午她可能还穿着帆布鞋或者人字拖,一身休闲打扮。下午就"穿得像个熊"(她自己还拍了照片,发在微博上),出现在"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的"三亚号"上,体验一把当水手的滋味。等到晚上,她又踩  相似文献   

3.
NO.10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最终得分:3.47乔健似乎永远都是笑眯眯的。她爱打扮,采访结束时她带着精致的妆容乐滋滋地走了,要去给同事"秀一秀"。从她离开的背影,都可以感受到她希望永远保持活力,甚至还带有小女孩一样的天真,当然所谓天真只是见面后太快建立亲近感所形成的错觉。乔健1990年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联想。这个爽朗的大连女孩当时的生活信条是"长一双老鹰的翅膀,有一颗小鸡的心"。当时她的工作状态是,用5天时间完成一个月的工作量,剩下的时间去学唱歌、跳舞,结果没多久,联想上上下  相似文献   

4.
昨天,古装打扮的“花木兰”出现在郑州市一家招聘市场,她举的牌子上写着“木兰穿越现代,本欲卸甲归田,无奈工作难寻”。英姿飒爽的“花木兰”在招聘会现场遭到数家用工单位的拒绝,愤怒之下,她以笔代刀将一家公司的招聘要求改成了“男女不限”。(5月14日《郑州晚报》)  相似文献   

5.
湖南白沙集团长沙卷烟厂是一家引人注目的企业。三年前卢平接任集团领导时,对待媒体始终非常"低调",很少有关于她的报道。但她却接受了一家很权威的管理杂志对她的个性化描述:细腻一不小心就会滑向琐碎,浪漫过了头则会变成虚无,而卢平则恰恰是一位在细腻中追求"简单",在浪漫中讲求"实效"的女性,并在企业管理上充分展现她干练务实的风格。简单,似乎是这位女性企业家从来不否认的管理境界。事实上,走进保持了20年高速成长的长沙卷烟厂就会发现,"简单管理"这四个字现在很流行。  相似文献   

6.
张秀碧本科毕业后到一家商贸公司工作,半年时间她做过会计,做过业务主管,最后当上了部门经理。可是好景不长,仅一年多,这家步履蹒跚的企业就在连年亏损的情况下,被一家私营企业兼并,她在兼并前也被分流成了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7.
《厂长经理之友》2011,(4):96-97
3月8日上午某药业公司董事长汪科元先生的太太吴彬娜女士在她经营的一家沉香工艺品店:广州君元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里接受了《南方企业家》杂志社记者的采访。等待半个小时后,时尚的吴女士一身名牌款款而来,手上挎着一个世界顶级的名牌包包走进沉香工艺品店,打扮“高贵”的她与沉香的高贵气质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8.
王倩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公司行政部做助理,刚开始,她兢兢业业,勤奋好学,总是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很快她就发现,自己虽然遵规守纪,却很"吃不开",同事们当面表扬她,转过身就骂她傻帽、爱表现,领导也捏住了她"听话"的弱点,老是给她额外派活儿不说,要求还特严格,一点不对就挨训。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欺生"?痛定思痛,王倩决定赶紧脱掉"新人"的帽子,向老员工的队伍迈进。想做老员工,说话做事的方式就要向老员工看齐。  相似文献   

9.
<正> 长沙妹子小眉是个幸运儿,中专毕业后没多久就进了一家印刷厂上班。她又很"背时",工作两年时间,厂子就倒了,她只好回家"休息"。岂料1年过去,也没找到再就业的机会。身为建筑包工头的老爸看到宝贝女儿整天一脸愁容,就为她买回一只小狗解闷。小眉的身边有了小狗狗之后,无聊的日子开始有了改善,看上去她似乎找到了一种精神寄托。只是,谁也没有料到,这位有心机的女孩,"玩狗"仅半年时间就悄悄做起老板来了。  相似文献   

10.
谭一平 《秘书》2011,(1):30-30
案例 章雅是北京京味文化发展公司总经理办公室的秘书。在办公室的“五朵金花”里,她被公认是最有女人味的。尽管家离公司不近,但是她每天都要适度地打扮后才去上班,她的打扮也确实给办公室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正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机会是一种稀缺资源,一旦失去就可能与我们终生无缘,求职也是如此。一日,到一家书店购书,正在选书时恰巧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到书店应聘。她对书店老板说:"您好,请问这里招书店管理员是吗?"老板打量了她一下说:"是的,你说下自己的条件吧!"那位中年妇女向老板做了一番自我介绍,并送上了一份自己  相似文献   

12.
张娜是猎头公司名单上的人物。 她有一张职业经理人的优良的工作履历表:哈佛商学院MBA,回到台湾后进入一家著名的美国化妆品公司工作了8年,之后加入美国运通,在运通服务了6年,负责销售和市场工作。 从这时起张娜就上了猎头公司的名单。这次跳槽是猎头公司策划的,一家美国公司要在台湾开拓手机市场,在台湾建立了一家公司,急需有市场经验的高级管理人才。张娜感到动心,她预感到手机市场的巨大前景,另一方面也看到自  相似文献   

13.
<正> 在她成为老板之前,已经掌握了当老板的诀窍!这些诀窍是她在富翁俱乐部打工时取到的真经。那时她就相信自己终会于出一番大事,直到跻身富豪阶层。北京的一些"富翁俱乐部",在常人眼里,就像一座座难以触及的神秘"宫殿"。在此进行私密活动的人,至少有500万以上的资产;拿到一张烫金会员卡,就要交纳10万元会费!而一般的"暴发户"纵使身价千万,也进不了俱乐部的旋转门。那么,这里都接待什么人?富翁们在"宫殿"里究竟能做些什么?在这里打工的人又有着怎样的经历呢?王琳,1999年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后,偶然发现一家"富翁俱乐部"在招聘网球、高尔夫球陪练员。因她自小就喜欢打网球,在大学里,出色的球技还曾经"打遍校园无敌手"!于是她决定到那座神秘的"富翁集中营"去应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07,(23):122-123
"在罗马的小巷里,我们感受到米开朗基罗;在柏林的大道旁,我们体会到包豪斯;而在上海的马路上,我们深深地陷入江南春。"这是著名文艺女中年洪晃在博客里略带调侃的描述,这篇博客讲述了她在上海一天的见闻,从出租车上她第一次看到模特给洗发水做的广告开始,从此她开始被分众传媒的各种形式广告所包围,直到她晚上坐在外滩一家高级餐厅里,看着窗外黄浦江上慢慢驶过一条播放广告的船,她再一  相似文献   

15.
周雅洁 《楼市》2012,(6):74-77
从36平方米蜗居到写字楼"包租婆"43岁的周伶,戴着十几万元的手表,沙发边的爱马仕手提包显示着她的身价。春节刚过不久,她已经成为了钱江新城某处写字楼的一名业主。周伶,这位温州女商人,总是对市场有着非同寻常的洞察力。早在1993年,她就投身于小商品对外贸易中,从一家规模仅20多人的工艺品作坊开始,经过十余年的拼搏,她  相似文献   

16.
<正>这是一件真人真事。一个下雨天的下午,有位妇人走进匹兹堡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大多数售货员只对她瞧上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这时,一位年轻的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微笑着上前,热情地向她打招呼,并很有礼貌地问她,  相似文献   

17.
初见汪珈同,就被她身上散发出的恬静娴适的气息所吸引。在走访的众多水店中,她的店是唯一一家布置有私人茶室的水店。刚迈进茶室的门,一股淡淡的檀香便扑面而来,偌大的四个字“厚德载物”挂于茶桌后隔断墙上最明显的位置。“我卖茶,也爱茶、敬茶。接手水店后,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为自己和朋友设计一间茶室。”  相似文献   

18.
年终的个个跳槽故事在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27岁的林婉成功地应聘到一家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担任企划部主管。她在这个职位上只做了两年,就被老总提升为市场开拓部的副经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她,却向老总递了辞呈,然后不顾老总的真诚挽留,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公司。离职后,林婉选择了与原公司  相似文献   

19.
《经营者》2000,(3)
<正> 武汉号称三大"火炉"。江城的盛夏,道路被太阳烤灼出缕缕青烟。此时从武昌到汉口的街道上,一辆老式的"凤凰"牌单车疾驰而过。秦女士在车上奋力地蹬着,如此往复奔忙已经有10多个月了,为了生存她不得不拼命。原来自白嫩嫩的她如今被大阳灼烤得如同非洲黑人一般,脖子上脸上一层层往下爆皮。她做梦都没想到,上大学时品学兼优的自己,今天为了生存竟要风里来雨里去摆地摊跑单帮。没资本,又要做生意,不吃苦怎么办?走在路上,她时时想起上班的日子。那是一段多开心的日子啊。大学一毕业就分到了一家效益很不错的国营企业,每天到点上班到点下班,半年的实习期刚过就坐上了厂办主任的位子。那时自己才22  相似文献   

20.
大学毕业后,我做了三年的会计工作,后因工作需要,又踏上了审计工作的岗位。审计工作对我来说是陌生的,怎样入门?从哪里着手?正当我为工作的开展犯难时,我遇到了一位中学时代的女同学。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单位,这时的她已经升任这家单位的业务科长。在中学时的最后一年,我们曾经是同位,共用过一张书桌,彼此已十分了解,此次见了面也就无话不谈。她听说我要做审计工作,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这样,咱们还可以称得上是同行呢。"她在大学里学过审计专业,毕业后又在基层实践过,心里自然有底儿。这位女同学对我很是热心,她把自己在学校里用过的有关审计方面的书籍和资料全收集了起来,送给我;我也不时地找到她,带去工作中遇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