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对诸多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充分证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本次调研重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专项规划,真实把握高新技术及有关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加快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好全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调整经济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奠定坚实基础。2006年9月至11月,我处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统计和申报过高新技术项目的共368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状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调研的情况能够反映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现实。现就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溪是辽宁省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基地,2007年全市中药产业完成总产值15.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5.1亿元。为了解本溪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笔者对2007年本溪市若干重点中药企业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企业基本状况、企业经费投入状况、企业研究开发现状、企业创新产出情况等,涉及的企业有辽宁好护士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华源本溪三药有限公司、本溪森秀药材加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是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动力引擎。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高技术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依据,是实现企业成长、成熟的重要依托。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等特点,是我国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是代表我国区域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的重要先导产业。首先,从技术创新入手,构建了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灰靶理论计算出1998年-2012年的靶心度和指标贡献度。研究发现,西南地区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协调。高技术企业的企业数量与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开发人员对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诸多代表性企业创新能力的调研,充分证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之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源泉。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水平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广东企业自主创新的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本次调研重点在企业的技术创新。从创新投入、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等方面分析,现阶段广东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在全国可以位居前三甲,不过全省企业R&D的绝对值虽在稳步增加, 但与兄弟省市研发投入增速相比,投入强度偏低,创新后劲必须加强。现阶段,广东企业的总体能力还不足以单独支持面向未来技术发展态势的创新研究,需要政府加强资源整合,动员和促使企业联合起来,集中力量,才能形成先期的创新突破势能。原有的工程技术中心要进一步提高和发展,改进机制,使其在继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同时,加强对行业重大公共技术的研究开发,发挥创新带动作用。要进一步加强创新体系的建设,在强化企业为创新主体的同时,要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的作用, 在政策体系、市场开拓、信息服务、人才服务、资本服务等方面多层次、全方位为广东企业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服务。当前广东省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已经由要素和投资推动为主的阶段转入以创新推动为主的阶段,因此,发展内源型经济己成为广东的必然选择,而内源型经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培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产业人才队伍、知识产权战略6个维度深入分析江苏南通市"十二五"期间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成效,探究目前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不足,产业技术创新资源相对缺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适应产业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文章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加快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建议,包括加快产业技术突破、发展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能力、优化产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加大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力度等七大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医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医药技术创新对于促进企业良性发展,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医药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医药技术创新不断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逐渐成为带动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医药产业创新能力和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技术创新上还处于学习和追赶阶段.针对我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法律法规、创新体系、激励机制和人才建设方面入手来提高我国医药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七大因素影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际竞争日趋加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企业和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大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虽然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有明显的提  相似文献   

9.
孟卫兵 《魅力中国》2010,(10):19-20
针对当前我国产业聚集区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总体上处于较低层次、内部恶行竞争、缺乏有效的配套法规措施和扶持性的产业政策等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对策:把提高我国产业聚集区技术创新能力上升为国家意志建立完善法规制度,保障产业聚集区良性发展,促进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源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运行特点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1年,日本政府颁布实施了<工矿业技术研究组合法>.以该法为核心,配以一系列相配套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措施,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政策体系.技术研究组合是日本产业科技创新战略与企业发展需要的有机结合,设立技术研究组合的目的是重点研发具有关键性、基础性和共同性的技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日本产业技术发展中起到了贯彻国家产业科技战略、部分弥补市场机制缺失、提高科技研发投资效率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组成,是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自2007年6月启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以来,国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迅速。但是在联盟的稳定性以及联盟成员的合作中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客观分析联盟成员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联盟成员合作关系的影响因素,并以E-HR系统为全新的切入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提高联盟合作的稳定性以及联盟的创新效率,促进联盟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浙江省具有代表性地区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调研,从技术创新潜在资源、技术创新活动、技术创新产出成果、技术创新环境等方面构建了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浙江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针对浙江省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互动机制,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和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导致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文章就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常丽 《科技和产业》2008,8(2):11-14
辽宁工业发展的关键是装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存在着互动关系。辽宁要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必须将产业集群的发展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快科技进步,把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来抓,是当前企业发展中十分紧迫的任务。技术创新现状我国已能提供门类比较全面的覆盖各产业的系列产品,许多产品已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问题仍然突出:轻纺日用品品牌、材料能力尚弱;规模全球领先的IT电子产业,在我国市场高端终端产品还是以国外品牌为主,重要器件主要靠进口;在设备生产领域.高端产品主要靠外国公司供应或提供技术:冶金、化工材料方面,尽管产业规模很大,但高端产品主要靠进口。  相似文献   

16.
《宁波通讯》2015,(1):35
在针对慈溪中小微企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慈溪中小微工业企业存在企业多,规模小;产业集群度高,块状优势明显;经营机制灵活,市场拓展能力强;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等特点。与此同时,行业和企业内部分化加剧。当前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困难的时期,也是企业化危为机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今后一段时期市场调整的力度还会加剧,部分缺乏竞争力的低端产业和弱势企业被淘汰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破转型升级之难究竟靠什么?就企业来说,必然找准定位,苦练内功,加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只有做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技术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 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一)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我国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已经销往世界各地,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主要是价格优势.我国企业生产的各类产品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相比不足之处在于:在轻纺日用品方面,产品品牌国际影响力不高;在电子产业方面,我国市场高端和终端产品还是以国外品牌为主,重要器件主要依靠进口;在装备制造方面,高端产品主要靠外国公司供应或提供技术;在冶金、化工材料方面,产业规模很大,高端产品凤毛麟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产业》2013,(7):54-55
第一条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重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根据科技部《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国家科技计划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暂行规定》(国科发计[2008]338号)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  相似文献   

19.
郑瑜 《江苏科技信息》2022,(7):10-12,16
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创新共同体发展现状,以及常州在此背景下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点明了常州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原则与定位,并从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政策指导、企业培养、保障措施等几个方面给出了常州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为国内同类型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产业》2006,(6):27-27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李学勇日前就促进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在山东济南、聊城等地进行调研时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使企业在提升产业层次、调整产业结构上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推动科技与经济更加有效的结合,为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找到结合点和突破口;强调企业为主体,要着眼于依靠科技创造出更多的自主品牌,使一批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市场风浪中崛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