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开展合作开发,长庆油田公司经历了从争论到认可,不断实现合作开发模式创新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庆油田坚持互利双赢的基本原则,合作开发项目从无到有,合作规模由小变大,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合作管理不断规范,为实现长庆油田整体持续、有效、快速、协调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重组整合后,长庆  相似文献   

2.
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的长庆油田,从1970年开发,一直面临着"井井有油,井井不流"的尴尬局面。一度被国外石油专家断言为"毫无开发价值"。近5年来,长庆油田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掀起了新时期的石油大会战,在一代又一代长庆石油工人的不断努力下,正在以"攻坚5000万,建设‘西部大庆’"的新理念阔步前进。作为长庆油田的主力产油区块的安塞油田,为长庆油田迈步"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的战略目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根据油田公安工作实际,站在服务油田发展的角度,浅谈了公安延河分局的公安警务管理,为长庆油田的保驾护航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企业》2012,(4):10-11
长庆油田地跨四省区,勘探与生产条件十分艰苦,但历经几代长庆人的艰苦奋斗,已从一个年产百万吨的小油田快速发展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油气田。特别是2011年,生产原油2002万吨、天然气258亿立方米,年产油气当量突破4000万吨。可以说,长庆油田已经步入建设"西部大庆"的快车道。科技创新,实现增储上产。从地质条件看,长庆油田是世界上罕见的低渗透、低压、低产油气藏的三低  相似文献   

4.
西安长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如何利用服务长庆油田公司上产五千万吨的大好机遇,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监理企业,解决好执行力是关键.本文从构筑和谐企业文化、加强总监培养选拔、创建学习争优氛围、运用团队亲情管理四方面着手,简单阐述了监理企业提高员工执行力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5.
加速推进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长庆油田建成年产5000万吨油气生产基地是关系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举措,长庆人积极响应此号召,对此本文提出"加快发展、加速推进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实现油气当量5000万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长庆油田公司党委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确保5000万吨实现的高度出发,对中心组学习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其学习质量和效果,并将持续学习力转化为领导力,为长庆油田大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是世界上罕见的“三低”(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田,由于储层坚硬致密,又称“磨刀石”.曾被国际咨询机构判定为“边际油田”,意味着没有商业开发价值.但是,长庆油田却在这里为中国石油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撑起一片新的蓝天.一个年产5000万吨油气田的建成,对于油气需求连年较快增长、石油对外依存逼近60%的中国而言,其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不亚于美国的页岩气革命. 那么,在“地下”储层“先天不足”,地上自然环境艰苦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什么力量支撑和驱动着长庆人不断挑战世界性难题、探索新型工业化之路,实现“超低渗”油气田高效开发的?可以说,一块致密的磨刀石也许是最好的答案.  相似文献   

8.
夏巧红 《现代企业》2013,(10):14-15
长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以下简称采油五厂)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端,是长庆油田典型的低渗透、多类型、隐蔽性、非均质性强的复杂油田,主要担负长庆姬塬油田的勘探开发,主力生产区域横跨宁夏盐池县、陕西定边县,管护面积1802.1平方公里。自2005年建厂以来,原油产量平均每年净增40万吨以上, 2012年原油产量突破300万吨,成为长庆油田大规模建设,快速上产的典范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长庆油田在数字化管理方面不断深入,作为负责长庆安塞油田开发管理的采油一厂和负责管理长庆油田在延安市境内所属生产、生活区域治安管理工作的延安市公安局延河分局,也不断的探索着数字化条件下对生产生活区域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油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面。本文根据油田公安工作实际,站在服务油田发展的角度,浅谈了数字化条件下油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几个思路。  相似文献   

10.
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成立于2005年1月,主要承担着姬塬油田的勘探开发,是长庆油田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差、企地关系最复杂的生产区域,生产区域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四省区.姬塬油田的发展是长庆大发展的缩影,历经了40年勘探开发、"五下六上"的艰辛历程,采油五厂建厂后,用三年时间实现100万吨跨越,又用两年时间实现原油产量再翻番,2012年原油产量突破300万吨,在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的征程中,走出了一条快发展、低成本、高效益、现代化的科学发展之路.形成了以"立体开发、市场运作、技术集成、系统共用"为主要内容的"姬塬模式",创造了油田开发与建设上的"姬塬速度".培育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奉献"的员工队伍,涌现出了一批以英雄苏建宁为代表的"姬塬人".  相似文献   

11.
连续创造长庆油田发展史上新纪录的长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努力对姬塬油田后勤事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探索,通过推行"四化"管理模式,创建后勤事务管理畅通运行平台,为一线员工提供了快捷高效的后勤服务保障,使员工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维护了员工队伍稳定,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企业研究》2010,(3):9-9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日前宣布,长庆油田生产油气当量突破3000万吨。至此,长庆油田已成为目前仅次于大庆油田的我国第二大油气田。长庆油田是近10年油气产量增长最快的油田之一。从1970年陕甘宁石油会战至今,经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调整发展到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增长,2003年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2007年达到2000万吨,今年跨越3000万吨,成为中国石油油气产量快速增长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3.
雁子 《企业文化》2007,(11):29-32
企业文化是历史的萃取,是行为的结晶,是价值的传承。在37年发展历程中,长庆人不断选择、确立了自己的价值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将企业命运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使命与责任长庆文化主要有三个来源,解放军文化、石油行业文化和革命老区文化。1970年10月1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确定由兰州军区负责组成陕甘宁地区石油会战指挥部,拉开了长庆大会战的序幕,两万多名解  相似文献   

14.
许军鹏 《价值工程》2014,(13):154-155
随着长庆油田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趋势进一步增强。对于共青团组织来讲,做好青年人才工作,就是要把服务青年成长作为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青年成才作为共青团工作的着力点,将满足青年渴望成才的需求和满足青年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为长庆油田建设西部大庆宏伟目标,为长庆的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15.
建设西部大庆的任务重、要求高、节奏快。长庆物探处以"提速、提效、提素"为目标,不断强化"三基"工作。建立完善质量管理模式,把安全做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推广杜邦安全管理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推进HSE体系有效运行。在项目运作中推行标杆化管理,探寻效率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生产效率稳步提高,为长庆油田的大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建设的大发展,长庆油田的通信光缆已同步覆盖到油田的主要油区和气区,形成了横跨"陕、甘、宁、蒙"四省的四通八达的信息公路,为油田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光缆的维护与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本文介绍光缆自动监测技术在长庆油田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是长庆油田大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油田公司“发展大油田,建设大气田,实现五千万”的建设目标,要实现2015年油气当量5000万吨,后期稳产20年,传统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需要,要保证油田高效开发,只有走低成本、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油田减员增效和提高管理水平。长庆油田采油五厂所管辖的姬塬油田地质条件差,开发难度大,随着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油井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在低成本开发战略的前提下管理好数千口油井,实施油水井精细管理成为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彭旭峰 《现代企业》2008,(11):36-36
本报讯 随着国内最大规模的石油会战在鄂尔多斯盆地加速推进,长庆油田今年油气生产当量将以500万吨的净增长幅度,上升到2500万吨新高点。长庆油田践行科学发展观,油气田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作为陕西省名列前茅的利税大户,亦强有力地拉动和支撑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管理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不断认识自身的过程.这个过程从最初认为人是“经济人”的科学管理,发展到如今认为人是“文化人”的企业文化管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求,使得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发展为“生态人”.管理学也进入新的阶段——企业生态文化管理.文章从企业生态文化地位出发,提出了其建立方法和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张国有 《企业文化》2007,(11):20-22
在世界级开发难度的环境中创造出了常规条件下难以置信的世界性建设奇迹,这是个巨大的反差。在中国的西北地区,有一处油田叫长庆油田。1970年开始建设,至今已37年。长庆油田作业区域高度分散,2万多口油井分布在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横跨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个省区。油气层非常致密,被看作在磨刀石里挤石油,渗透力低,压力低,单井产量低,是世界典型的三低油田。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