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叶青 《经济改革》2009,(11):65-65
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整理与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何炳武研究员任主编,李巍副研究员任副主编的《中国书法思想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后,在社会上以及学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近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和陕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新西部杂志社协办的《中国书法思想史》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2.
陕西是我国西部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新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过境通道.国家规划的高速公路网,有7条在陕西省交汇,其高速公路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公路枢纽地位.近年来,陕西省综合经济实力全面提升,全省的高速公路建设成绩令人瞩目.陕西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陕西省公路网的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了交通运输结构,缓解了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陕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经济改革》2009,(12):32-32
2009年11月25日下午,“中国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 本此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西部其他十一省市区社科院及西部主流媒体联盟、西安协和置业有限责任公司协办,新西部杂志社承办。中共陕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正永出席论坛并做了讲话。  相似文献   

4.
魏雯  付爱瑞  王钊 《经济改革》2013,(Z1):117-117
1月24日,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2013年陕西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任宗哲发布了《2013年陕西蓝皮书》的主要信息,并与副院长石英、经济研究所所长裴成荣、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共同答记者问。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朱晓悦主持新闻发布会。《陕西蓝皮书》是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组织编纂的连续性年度智库产品,内容主  相似文献   

5.
石英 《经济改革》2011,(1):67-67
10年前,伴随着党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出台和启动,由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第一份以西部大开发为主题的政经新闻期刊——《新西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赵正永 《经济改革》2009,(12):33-34
在纪念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恢复建院三十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的“西部大开发十周年高峰论坛”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盛事。  相似文献   

7.
3月26日上午,2009年陕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蓝皮书公开发行新闻发布会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举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陕西省委宣传部、发改委等部门相关领导、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杨尚勤、副院长洪援朝、石英等社科专家以及多家新闻媒体出席了首发仪式。  相似文献   

8.
2011年1月10日,由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十二五榆林持续跨越发展暨《新西部》创刊十周年高峰论坛”在榆林市隆重举行。来自中央、省、市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同榆林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企业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委宣传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新闻单位代表150余人汇聚一堂,共商榆林改革发展大计。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张伟到会并讲话,榆林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秀岚致辞。  相似文献   

9.
犤本刊讯犦在燕赵大地金风送爽、果实累累的收获季节里,“河北省城市经营与城镇化战略论坛”于9月25-26日在石家庄市白楼宾馆召开。这次论坛活动由省社会科学院、河北经济日报社和经济论坛杂志社共同主办,由经济论坛杂志社具体谋划和承办。省政府副秘书长赵国昌代表柳宝全副省长到会祝贺,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雅君,省环保局副局长轩水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金山,河北经济日报社社长白新学、总编辑杜志平,经济论坛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李现科,副主编焦原、焦新旗,以及省政府办公厅、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  相似文献   

10.
沙建平 《经济改革》2014,(11):85-85
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十八大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近日,由西北大学陕西文化产业研究院、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等陕西文化部门组织的省内30多位专家、学者对凤县文化资源进行了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经济改革》2014,(6):77-77
《新西部》,由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主管,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提供智力支持,是我国首份以宣传西部大开发为宗旨的政经新闻期刊。《新西部》,"以平民视角关注人的生存,以纪实风格展示西部风物",重大事件深度报道,焦点人物亲密接触,新闻热点独家分析,西部风物影像演绎,权威资讯一网尽收。新的一年,《新西部》在栏目设置上进行了微调,新设了"世相新语"、"丝绸之路经济带"等小栏目,欢迎广大读者和相关机构部门踊跃投稿。世相新语——世态总变幻,人生多姿彩。  相似文献   

12.
从10月20日至24日,辽宁省、陕西省农业经济研究所,河南、湖北、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系(室)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举行了关于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人民公社经济核算问题的学术座谈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派员参加了座谈。座谈会还约请了陕西省有关部门和高等院校的一些同志参加。  相似文献   

13.
作为内陆地区,陕西省在开放程度、经济金融发展水平等方面较我国其他沿海发达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当前,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开放发展机遇和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要求下,陕西省应抓住机会,推动陕西省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和打造陕西开放发展新高地.本文对陕西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陕西金融开放发展的路径与策略:积极把握国家发展政策机遇、推进金融改革开放;鼓励金融招商、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建设;运用金融科技、助力金融开放;重视高端金融人才建设、充实金融开放专家库;注重金融风险防范、完善匹配开放型金融的监管体制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期,本刊和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西部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了陕西省林业系统系列宣传专题报道活动,目的是全面介绍陕西省林业系统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展示林业建设中的新思路、新做法、新成果,突出宣传基层的先进事迹和人物。走访中季节已入冬,但面对陕西宁东林业局的职工,亲眼看到他们为林业建设付出的艰苦劳动,和长期以来因特殊工种岁月留在脸上的沧桑,却不免让人为之动容,热血澎湃。宁东林业局在省林业厅和森林资源管理局的正确领导下,方有为局长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森管局系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2013年初提出的工作思路(体验节约、挖潜提能、增效保稳、促进发展)和工作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资源安全、队伍稳定、收入提高)开展工作。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公益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产业发展效益突出,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民生工程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5.
西部经济发展资金问题与金融深化改革白克荣令人忧虑的现实:东西经济差距扩大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西部经济发展,国家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严重向西部倾斜,包括向西部投入巨额资金,大大加强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基础,1952~1981年,陕西、甘肃、宁夏、内蒙、...  相似文献   

16.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文化产业,和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旅游大省,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将会成为把陕西省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省、文化强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要发展方向。从陕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分析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陕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徐敏 《经济改革》2009,(1):25-25
在陕西.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似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作为劳务输出大省.农民工大量返乡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那么.农民工返乡对陕西意味着什么?该如何应对?带着相关话题,本刊记者日前走访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家江波。  相似文献   

18.
从"旅游增长极"视角对陕西省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首先,根据陕西体育旅游资源与发展现状提出"一心三部双核联动"的发展战略;其次,对陕西省发展体育旅游的时空发展顺序进行详细阐述;最后,以市场为主导设定了陕西省三个核心区体育旅游发展主题。借此为陕西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推动陕西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第八届中国西部经济发展论坛”于2008年8月30日在银川宁夏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改委,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以及西部11所院校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的院长,宁夏自治区政府职能部门等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陕西是中国西部具有代表性的省份,陕西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是否健全,是构建和谐陕西和和谐中国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陕西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基本情况入手,分析陕西省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解决的方式方法,构建新的具有前瞻性的养老模式,促进陕西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