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春波 《创业家》2014,(12):110-112
正华为战车是一辆以红菊花为车标的宝马或特斯拉。它究竟是怎样打造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通讯制造业有四百余家,同时还有国外的"七国八制",华为只是其中之一。到90年代四百家变成了"巨大中华"四家,华为是成立最晚、实力最弱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再到本世纪初,华为超越竞争对手,成功登顶,成为世界通讯  相似文献   

2.
华为的秘密     
华为作为中国发展将近30年的通讯企业,快速成长为世界级的一流企业,其成功不是偶然,103条军规,其制度的保障,且始终遵循制度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对华为公司的现状进行介绍,阐述华为企业成功的四大亮点,为其他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摆脱亏损阴影,实现既定承诺后,TCL通讯的下一个目标是“以中国为根据地,成为全球手机市场的华为”。  相似文献   

4.
国内有好多家企业已经生产出、或传言要生产手机了,但是,中国最大的通讯企业深圳“华为”却至今没有动静。  相似文献   

5.
深圳地区通讯产业高度集中,是中国乃至全球的手机生产和出口基地,手机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已经较为成熟稳定,聚集着中兴通讯、华为、三星科健、桑菲等一批拥有自主品牌和研发能力的大型手机生产企业。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5月4日,360董事长周鸿祎抛出进军手机市场论调后,华为回应将和360合作推出智能手机。5月15日,百度正式发布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上海凡卓通讯科技公司CEO刘俊明:360公司和小米科技做手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不过小米是采购零部件,按照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高新科技行业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某种意义上说,IT数码通讯是这一行业的生力军,其品牌和产品质量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中国制造”竞争实力的一面镜子。2010年注定是IT数码通讯行业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以联想、爱国者、华为、中兴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企业积极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业整体产品质量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8.
华为作为全球通讯领域的引领者,成功捍卫了中国荣誉,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企业学习的榜样.华为经验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竞争力,狼性文化与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文化,等等.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企业做好了营销,才能在市场搏击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营销视角学...  相似文献   

9.
本月14日至17日,为期4天的国际通讯展会(CommunicAsia2005)在新加坡举办。本次展会聚焦了3G、WiMAX、VolP等多种移动技术和产品。本届展会有40多个国家的超过800个通讯相关厂商参加,包括索尼爱立信,Intelsat、LG电子、朗讯科技、Polycom、三星等。国内技术厂商华为和中兴也首次亮相展会。6月美丽的“狮城”新加坡,热闹的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华为公司运用IPD模式构建的高效产品开发战略,并运用回归与相关系数分析方法进行了IPD模式运作绩效的实证检验,得出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对华为开拓海外市场以及推进我国电信通讯行业国际化进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1.
人物     
<正>任正非:华为面临的困境和宝马公司一样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谈到该公司发展和产业环境时表示,华为目前的处境和宝马公司一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和宝马公司有相似之处。在本周召开的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华为现在面临的挑战就和宝马公司面临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挑战一样。"宝马能跟上特斯拉的(创新)步伐吗?这种类似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
《商业科技》2014,(9):10-1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任正非在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谈到该公司发展和产业环境时表示,华为目前的处境和宝马公司一样。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认为,华为和宝马公司有相似之处。在本周召开的华为年度报告会议上,华为现在面临的挑战就和宝马公司面临特斯拉等新兴汽车制造商的挑战一样。“宝马能跟上特斯拉的(创新)步伐吗?  相似文献   

13.
宇飞 《三联竞争力》2005,(11):17-17
围绕着收购SUNDAY通讯(HK0866)相关事宜,在华为技术和电讯盈科(HK0008)之间持续几个月的耐心较量,就要画上句号了。2005年10月13日,电盈和SUNDAY联合发布公告称,之前一日(12日),华为以书面形式确认,将投票赞成批准及执行电盈以协议安排方式将SUNDAY私有化的议案。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商务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抓住机会提升产品竞争力,开拓国际化市场。企业通过对国际市场机会、国际市场环境以及竞争力分析进行评估,明确企业内外部环境,了解目标国家特定商品的需求潜力,从而与国际市场环境的特点相契合,更好地抓住国际市场机会,开拓国际化市场。华为作为中国通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采取国际化战略,积极进军国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的先行军。本文基于国际化市场开拓的角度,对华为手机产品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就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出自己的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5.
并非华为的创始人,但人们赋予孙亚芳"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称谓,她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多年来,孙亚芳对华为的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体系建立居功至伟,其出众的大局观、跨文化沟通协调和细节管理能力,使得她成为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  相似文献   

16.
易杰 《中国品牌》2013,(1):44-45
华为,真的变了。 之前很少在公众视野中的神秘企业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城市的时尚地标和核心商圈。北京、上海、深圳的华为体验店鳞次栉比,接踵而至。而这只是华为终端体验店全球开启计划的开始,未来在国内以及全球的多个城市,都会设立类似的体验店。另外,华为终端的广告也开始陆续出现在地铁、户外路牌、机场和互联网上。这对于聚焦于运营商客户,一贯坚持低调品牌战略的华为来说,终端业务的种种出位表现可以视为华为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是其走进大众消费者的最好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在面向企业、终端消费者领域转型之际,华为希望世界认识自己的新角色2012年的华为,正站在一个转折点上。4月23日,华为公布了2011年财报。报告显示,华为2011年销售总收入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11.7%,净利润116亿元,同比下跌53%。营收放缓、利润大幅下滑,这些数字,有些出人意料。仅仅是去年,华为的营收同比增长24.2%,净利润同比增长30%。2010年逆市高增长的优异表现让人们对华为有了过高的预期,尽管华为总裁任正非在华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世界的电信设备供应商都在努力发展5G技术,华为正处于紧要关头。目前,华为在中国境内,无论在网络还是在智能手机业务上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在海外的业务却因美国政府的一纸实体名单而面临着危机。美国政府禁止华为在没有特殊许可的情况下,从美国公司购买关键的零部件,并对其他国家施压要求共同封锁华为。针对这些问题,华为创始人和CEO任正非接受了彭博电视采访。  相似文献   

19.
《品牌》2020,(2)
<正>当地时间1月15日,首届华为英国与爱尔兰开发者大会在英国首都伦敦举行。活动期间,华为宣布了一项价值2,000万英镑的投资计划,以鼓励英国和爱尔兰的开发者将应用程序整合进入"华为移动服务"生态系统。活动向英国企业展示了"华为移动服务"带来的机遇,包括能够直接获取华为最新的硬件和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2019年5月,美国商务部以担忧国家安全为由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谷歌停止向华为新款手机提供GMS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营销者说2014年华为中国市场的整体营销规划是,通过精品策略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华为产品的感知度,持续实施品牌营销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华为品牌的认知度,在渠道上不断拓展公开渠道和电商渠道,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华为产品的可见度。华为消费者业务在2013年发布了"Make it Possible(以行践言)"的品牌主张,华为市场沟通部团队因此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在全球进行了一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包括赞助西班牙足球甲级联赛、意大利AC米兰足球队、德国多特蒙德足球队、英国阿森纳等一系列足球赞助活动,借助体育营销平台提升了华为手机的知名度。根据益普索调研报告,2013年华为手机品牌全球知名度达到52%,同比增长110%;中国区知名度达到68%,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