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洁 《北方经济》2007,(8):9-10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保障对于消除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障建设的“度”,并合理界定、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各方主体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制度是社会公平的根本保证。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员和谐共处。但是,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统筹比例,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梁璟琪 《中国经贸》2014,(10):268-268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制度是确保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只有在这两项推动力都完善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得以健康、快速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即是国空对社会成员的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受灾害及生活困难等情况给予物质帮助的制度,这是通过社会责任的平衡和社会义务的实现从而来实现对社会生产方式的保护。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不仅覆盖面较窄,而且还存在着盲区,主要以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三条保障线来进行的,这种保障体系不仅忽视了广大农民而且对非国有企业及灵活就业人员也没有提升,将这部分人游离于体制之外,但现实生活中这部分人却是最需要保障的人群,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收入之间的差距增大,制约了当前经济的发展速度。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社会保障体制不断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吴静 《北方经济》2007,(9):46-47
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它对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考证了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着重研究了国外在解决低收入阶层社会保障中的政策实践,认为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在解决低收入阶层的社会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具有可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保险系统和相关项目.这些具体的项目和系统,共同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社会保障制度来说,只有完善的制度才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运行.本文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洁 《北方经济》2007,(16):9-10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成为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而社会保障对于消除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不平等,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应当按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确定社会保障建设的"度",并合理界定、协调处理社会保障制度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各方主体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适应和谐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公民在年老、疾病、伤残、失业、遭遇灾害、面临生活困难的情况下,由政府和社会依法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和保证。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形成,社会保障需求剧增,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国家的社会保障能力相当有限,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只有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坚持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公平与效益相结合,发展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美国社会安全保障税的概况,并与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美国社会安全保障税制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六条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经历了“劳动保险条例”、“社会统筹”和“一个中心、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三个发展阶段。新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按照公平、正义、共享和城乡统筹的原则,逐步地实现让全体国民享有社会保障。实现这个目标,还面临着一些体制上的财政困境、制度困境、管理困境、监管困境和分配困境等一系列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有关方面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法律、经济、管理、制度、市场、服务等方面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11.
吴沛宝  李法顺 《魅力中国》2011,(20):177-177
社会保障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西藏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1987年试点至今,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区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仍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对立明显。笔者在分析西藏社保现状基础上,基于制度创新和社会公平视角,对西藏自治区社会保障发展和完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白维军 《特区经济》2009,(2):260-261
社会风险的普遍存在促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不断发展,同时大量社会风险的存在以及抵御、治理风险能力的不足,又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本文着重分析了社会风险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机理性因素,并提出了抵御社会风险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明霞 《宁波通讯》2010,(12):48-49
宁波市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和近十年社会保障体系的快速建设,已经呈现出九大发展趋势。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范围由城镇向城乡过渡,呈现全民化趋势。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此,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应以全体国民为对象,但由于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阳义南 《改革》2004,(4):114-117
通过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比研究,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特点与悖逆,并从中国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体化,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融合化,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趋同化的角度预测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使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并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吴静 《中国经贸》2014,(8):241-241
社会保障制度是当代国家一种最初始的社会制度,此项制度在经济成长、稳固社会、维护人权及完成社会公平等领域充当着关键的作用。本文从社会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社会医疗卫生制度三方面展开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发达国家优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曾让人们羡慕不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蓝本。然而辩证地看,西方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存在着尴尬和缺陷,使本来为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们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而建立的社会保障,呈现出影响经济发展诱发社会公害、导致官僚主义的负面效应。为此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积极措施,力图为社会保障制度注入新的活力,使社会保障再次辉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的稳定器和减压阀,对稳定人民生活及其消费预期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和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因此,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将是本世纪一项重要的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9.
《广西经济》2009,(8):62-63
美国、韩国、新加坡模式:全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制度。美国、韩国、新加坡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征是强制性和全民性。三国均把全体农民纳入全体国民的一般社会保障制度之中。美国于1935年通过了《社会保障法》,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在职职工实行联邦统一的老年保险。1954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修正案”把老年保险扩大到农场主、农场雇员、家庭服务员、自由职业者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员。韩国政府于1960年开始实行政府行政公务人员养老金制度,直到1999年,韩国国民养老金制度覆盖到了全部劳动者。  相似文献   

20.
孙昭杨  朱喆 《特区经济》2005,(5):219-220
社会保障是国家为国民提供的一整套社会保险和社会帮助计划,其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增强生活安全感。“让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已经成为推进社会保障发展的目标。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基础作用,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保障制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迫切需要进一步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