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西北开发与中国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建国50多年来我国工业化道路发展的进程,以及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表明,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了我国工业化演进的惟一选择。新型工业化在内涵上同管理现代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一个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如果没有管理现代化的有力支撑,那样的工业化只能是建立在沙滩上;没有管理现代化的同步推进,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步伐必然会延缓。因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管理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应当处理好三大关系.  相似文献   

4.
工业化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为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我国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现在仍处在低水平的中级发展阶段。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对发达国家和我国过去进行的工业化实践予以深刻的反思和理性认识,并进而选择和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而制定的战略。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市场引导、统筹协调、前瞻求实、体制创新、实现跨越”的二十字方针;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实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根本转变;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教育,努力培育全民学习的社会氛围;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形成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的新环境。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就是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科学的发展战略,他的渐进波浪式改革思想对实现他的现代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了继承转变赶超型现代化模式;提出阶段式现代化发展战略;指出要优化产业结构,协调地区发展;并抓住农业、能源和科技教育“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第一次工业化形成了积重难返的“两极结构”。受此影响,始于20世纪中叶的中国第二次赶超型工业化不仅没有消除“两极结构”,反而扩大了城乡差距。为了摆脱“两极结构”的束缚,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初见成效的第三次工业化。这次工业化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以改革为手段的内源现代化和以开放为途径的外源现代化结合起来。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次工业化必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工业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为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我国已经奋斗了半个世纪,现在仍处在低水平的中级发展阶段。为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必须对发达国家和我国过去进行的工业化实践予以深刻的反思和理性认识,并进而选择和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1956--2007年农业现代化、工业化、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动态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农业现代化及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出口贸易是农业现代化的Granger原因;工业化、进口贸易和经济增长在短期内均会阻碍农业现代化进程,但在中长期内均会促进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出口贸易会对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产生持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金良 《全国商情》2010,(4):7-8,22
本文根据区域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论述了肇庆市应采取工业化与信息化、城市化和服务化结合模式,以及网络式开发模式等,说明了中心板块应采取工业现代化模式,东南板块应采取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并进模式,山区板块应采取工业化整体推进与工业现代化局部突破结合模式,提出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发展知识技术密集产业等工业现代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工业化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面临着各种特殊的挑战,因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工业化过程与服务业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来推动工业化,应当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推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力,调整经济结构,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工业化和信息化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必须大力发展,并坚持以信息化提升工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当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区域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工业化进程,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工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加快工业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是21世纪初中国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之一。中国大规模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从1953年开始的,几十年以来,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形成了与别国不同的七大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工业化的步伐显加快,取得了比较突出的四大绩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五个方面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这是农村城镇化进程顺利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相辅相成的,但由于中国的国情所制,这二者又存在一定矛盾的冲突,影响城镇化的实现。对此,应予以正确分析并积极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湖南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所引致的能源需求迅速上升,在能源产供能力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湖南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为此,通过对本项目的研究,为缓解湖南快速工业化进程中能源供求压力提供具体解决方案与实施措施,以加快湖南工业化进程,促进湖南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信息化分别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信息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信息化对城镇化产生负向影响,从长期看信息化的发展对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近看来,中国工业化理论研究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呈现出许多与20世纪90年代不同的新特征。根据这一特点,本文综合大量文献,从工业化一般理论的研究与工业相关问题的研究两个方面,对近年来工业化研究的重点与热点问题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9.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文章厘清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明晰战略重点,并提出政策建议。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备了向更高层级迈进的条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普遍存在粮食丰而不够盈、农业大而不够强等问题挑战。加快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粮食安全强基战略、乡村产业强链战略、乡村生态低碳转型战略、和美乡村建设战略、农耕文明赓续战略、农民收入跃升战略、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农村改革赋能战略,并建立健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督导机制、打通各类资本进入农业农村渠道、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20.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在新世纪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现阶段,我国工业化的程度距离新型工业化的要求还相去甚远.为了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必须在发展和完善信息化的基础上,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