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丽桃  王子彤 《中国市场》2008,(52):144-145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便很难说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构建和谐校园。因高校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顶端,建设成和谐的高校校园对中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会起到巨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目前,我国对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高度重视,也已取得了明显效果,但却普遍存在投入缺失问题,本文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投入缺失问题作了分析,并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2.
王永芝  唐杰 《中国市场》2009,(13):136-137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高校校园是社会的一部分,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生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为理想的校园。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意,高校应该按照这个要求和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重要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培玉 《商》2012,(16):144-145
科学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夺取建设小康新胜利过程的一个重要过程,科学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按照新党章要求,从提升高校领导决策水平、建立以人为本的人际关系、落实"依法治校"方略和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等方面,探求构建和谐高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对"和谐"概念都有阐述.如今,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说是理论的一次升华.而和谐校园建设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和谐"、"和谐校园"的界定,和谐校园建设提出的背景,和谐校园与法治建设的关系阐述如何去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文章从和谐校园的内涵、基本特征出发,在对高校工会角色定位及地位、工作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高校工会应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推进民主管理和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三个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赵洪凤 《中国市场》2015,(7):167-16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是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构建自然离不开和谐校园的构建。构建和谐校园不仅能为学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高校工会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工会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发展。本文从高校工会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出发,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会的价值与作用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和谐宿舍的建设是构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对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深远的特殊意义.辅导员作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重要使命.高校学生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高职院校体现和谐校园的窗口.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使辅导员成为构建和谐校园宿舍的主导者具有全新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巍巍 《北方经贸》2010,(1):134-1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建设和谐校园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高校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和繁荣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方面,也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先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于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楼梁  邢晓  陈土木 《消费导刊》2010,(2):193-194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探索和谐校园建设的主渠道,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议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思想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将“和谐社会建设’’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加强高校德育建设和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必要。高校德育教育对构建和谐校园起着主导的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德育教育在新形势下形成的德育新途径。高校德育建设与构建和谐高校校园两者具有一致性和共同的目标,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彭建交 《致富时代》2011,(3):143-143
积极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深层解读和谐校园建设有助于我们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进一步明确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杨 《北方经贸》2013,(6):109-110
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党中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高校就是要建设和谐校园。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成为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健康、积极、有活力、先进的高校文化能够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撑,是促进高校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可以说,高校文化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建设良好的高校文化与构建和谐校园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4.
成博 《商》2013,(20):328-328
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因此,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在各大高校中构建和谐校园,以科学发展现作为指导,以人文关怀作为高枝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充分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新的内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全面促进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努力创建一个和谐、人文的生态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及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的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结构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一理念落实到学校里,就是要求学校内部系统中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校园内部各种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即建设和谐校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在高等学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与校园环境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校园环境关系的和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在高校中的具体表现,校园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各种校舍和校园绿化,它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物质保证;软环境主要指校园文化、学术氛围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它是高校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精神保证。因此,追求人与校园环境的和谐发展,即我们在利用校园资源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维护人们自身的利益,而且要维护校园环境的平衡,使人与校园环境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6.
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对“和谐”概念都有阐述.如今,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可以说是理论的一次升华.而和谐校园建设又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和谐”、“和谐校园”的界定,和谐校园建设提出的背景,和谐校园与法治建设的关系阐述如何去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构建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在这一过程中,青年志愿者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动员方式和一种全民参与方式,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构建和谐的校园思想、文化、环境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庞惠启 《中国市场》2007,(18):66-67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道德支柱。集体主义原则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着重要作用,它在人际关系、资源配置、个性和谐方面与和谐社会是相通的,能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人文支持,因而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马莹  袁辉 《商场现代化》2008,(8):370-37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体,而且通过发展完善人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保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