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生态草守护黄金玉米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吉林省通过开展"生态草"建设,坚持实施生态省建设总体战略,在中西部4个市的13个县(市、区)治理"三化"(土地沙化、盐渍化、草原退化)草地41.5万公顷,严重沙化耕地退耕还林12.5万公顷。区域内严重的盐碱化、荒漠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土壤pH值呈现降低趋势,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2.
《经济视角》2006,(6):57-59
2001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根据全省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建设生态省,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的重大决策。乾安县委、县政府结合县情,做出了建设生态县的决定。5年来,全县上下积极行动,不断加大《吉林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的实施力度,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扎实有效地推进生态县建设工作,经过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一、5年来的工作回顾(一)生态县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化”草原治理争取到国家投资2281.8万元,治理草原3.36万公顷,围栏65.198万延长米,其中种草0.65万公顷,补播7.379万公顷。扶贫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生态省建设的重点之一是西部生态经济区,西部生态经济区草原资源丰富,但盐碱化问题特别严重。为此,省政府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启动《吉林省西部盐碱地综合治理生态建设工程》(简称西部治碱工程),即从现在起到2010年,用近10年时间分两个阶段对西部96.9万公顷盐碱地,采取生物、工程、化学和  相似文献   

4.
福建建设“生态省”,就是要建成全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各个领域达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份。我省海域辽阔,浅海、滩涂面积达6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0.5%,居全国首位;各大江河流域综合治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控双达标”成果正在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初步具备建设“生态省”的条件。建设“生态省”,是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一项造福当代、惠及后世的宏大工程,我们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5.
坝上草地退化与草地使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坝上位于河北省最北部 ,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该区域地处寒温地带 ,属半干旱大陆气候 ,年降水量少 ,风多风大 ,土壤质地为砂质砂壤土 ,保水保肥能力差 ,易受风蚀。上述气候和土壤条件决定了该区域宜牧不宜农。2 0世纪 5 0年代中期以前 ,该区域尚有大片草地存在 ,牧草生长良好 ,草地呈现出丰茂景象。 5 0年代末期以后 ,在“以粮为纲”方针指导下 ,大肆毁草种粮 ,草地面积锐减 ,到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牧用草地由195 9年 73万公顷减少到 2 3万公顷。盲目开荒 ,破坏了草地植被 ,地表裸露风蚀 ,使固定和半固定的砂质草原土变为流动的风沙土 ,土…  相似文献   

6.
草业优先发展是我国恢复草地生态和开发草地资源的迫切要求。草地特有的生态系统公益为我国提供不可缺少的生存资源禀赋,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是草业优先发展的理论依据。草业开发应走生态和经济相结合的知识密集型草产业开发道路,文中对其内涵及市场前景作了深入阐释,并提出草业优先发展需要制度创新和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7.
草地是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生态经济系统。草地资源数量的有限性和畜牧业快速增长,制约着草业的可持续发展。转变传统观念、保护草地生态平衡,培育后续资源和不断提高草地的第一生产力,是走草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草地资源丰富,发展草业潜力极大。本文就南方草地的现状、类型及发展草业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草业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围绕"后2015国际发展议程"框架,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关注的议题,草业(prataculture)作为以草原为基础,创造价值的产业,在低碳发展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探讨低碳草业的发展动因、模式及瓶颈,明确了低碳草业的发展目标,为中国低碳草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草原过度放牧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蒙古草地资源丰富,但面临着逐年退化、面积日益缩小的危机,其中草原过度放牧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内蒙古草原面积过百万(公顷)的31个旗县的数据测算了全区草原过牧的程度,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过牧率高居70%左右,而且过牧程度由轻度转向中度。最后本文对内蒙古草原过牧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定量地评价生态省建设的特点、过程及其可持续特征的多指标集合,是衡量生态省建设进程,评估考核全省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成效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设置与评价方法的科学与否,对于是否能客观评价、动态跟踪、综合考核生态省建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当天发布了《202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我国新增绿化国土面积超700万公顷,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共拥有森林面积2.31亿公顷,草地面积2.65亿公顷,森林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24.02%、50.3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工作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时期,十年间累计造林10.2亿亩,森林覆盖率由2012年的21.63%,迅速增加至2022年的24.02%,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全面启动的第一年,西部生态经济区盐碱地综合治理被提上议事日程。我就做好西部生态经济区盐碱地综合治理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把西部生态经济区盐碱地综合治理摆到生态省建设的重要位置 建设生态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我们从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立英 《经济纵横》2004,(4):30-33,49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省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指出保护环境、进行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 ,结合吉林省东、中、西部地区的不同情况 ,指出建设生态省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俞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03-104
目前,新疆阿勒泰市的草地出现了大面积的退化现象。资料显示,草原牧区的牧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来源于畜牧业生产,草地退化严重影响了牧民收入的增加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建设。因此,研究草地退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其影响程度的强弱,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于防治草地退化与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具有现实可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草地流转在协调草原生态保护和牧民生计提升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是深化草地制度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纽带。然而不断出现的草地流转风险,对牧民生计和草地生态均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健全草地流转市场体系、完善草场资源管理对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归纳演绎法,通过借鉴、比较农地流转经验,提出从生态保护和牧民生计两个方面推动草地流转市场建设,即一方面要降低草地流转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如失地失业、经营规模不稳定,保障牧民生计发展;另一方面要明确流转主体间草地生态保护责任,保障流转草地生态环境不退化。对此,结合草原畜牧业经营特征,提出双重保障型草地市场流转的改革思路,构建牧民生存发展和草地生态保护的双重保障体系,促进牧区经济发展、提高牧民收入、落实牧区乡村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17.
秋过草地     
桑卓 《财富时代》2002,(11):75-75
若尔盖草原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北部的若尔盖县境内,与红原县的红原草原相连。这里有四川省最大的草原.形状酷似一只欢腾的藏羚羊,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由草甸和沼泽组成。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人烟稀少。南部鹧鸪山,巍然挺立,山顶积雪气势雄伟;原始森林与雪山草地。河谷农业交错分布。草地连绵,积水成沼,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聚集着白天鹅与梅花鹿等大量候鸟和野生动物。河流弯曲荡漾,蜿蜒其间;湖泊星罗棋布,独成一湾风景。大草原是全国三大草原牧区之一,是川西北大草原风光的一颗璀璨明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曾多次经过这里,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和革命遗址,使草地声名远播海内外。  相似文献   

18.
生态省建设的范围很广,涉及产业建设、环境污染治理和自然生物圈保护等诸多内容。而建设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使城乡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福建设生态省过程中,一定要以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城市、城市生态住宅小区和农村生态型村庄建设三个方面推进全省的人居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是由国家环保总局倡导并领导的。吉林省是继海南省之后的第二个生态省试点省,也是唯一经国务院委托,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的生态省试点省,目前全国有海南、吉林、山东等12个省进行生态省试点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省有关部门齐坝共管,生态省建设第一阶段任务目标圆满实现,为生态省第二阶段目标任务的完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免征草原植被恢复费,未经审核先征用后补批,招商引资违法占用等等,我国近年来屡屡发生的破坏草原生态环境事件中,地方政府往往充当了帮凶。70%以上草原未得到有效保护。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也是干旱、高寒等自然环境严酷、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的主体生态系统。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等6大牧区,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75.1%。但是总体看,全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区草地治理工程覆盖面仍然较低,70%以上的草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农业部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草原沙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