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云南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但地区差异比较大.在采用聚类方法将云南省的16个州市进行分类,并对影响地区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后,认为影响地区间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进出口贸易发展的经济和基础条件及产业结构等两个方面,这是形成进出口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Schmitz和Helmberger认为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当资本、技术等方面占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在劳动力等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投资时,就会形成垂直型的国际分工,而作为FDI载体的外商投资企业就会形成大量的进出口贸易,东道国和投资国都会从该贸易中获益。而国内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FDI能够促进贸易增长,而贸易是FDI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曹伟(2005)通过实证研究FDI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路径后表明,FDI主要是通过影响对外贸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8年黄冈地区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经济改革开放试验区以后,全区外商投资企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截至1990年底止,全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14家(合资11家,合作2家,独资1家),总投资1608万美元,注册资本1546万美元。其中:中方1114万美元,外方431万美元。这些企业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地区外商投资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升值,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本文将对人民币升值对企业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此让我国企业更好的辨别。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组织演变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组织变革历史进程的描述与分析,在理论与现实结合中归纳和总结企业组织这一微观制度演变的基本路径及其特征,发现在演变路径的特征上,整个组织制度系统层面表现为渐变;就演变的轨迹来说,是一个先经由路径突破克服路径依赖中形成的锁定状态,然后逐步过渡到路径创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RCEP促进长三角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投资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通过双寡头模型分析进口商和本地企业的最优行为,考虑进口国政府对本国企业进行保护时,进口商和本地企业的最优行为和政府的最优保护可能。在进口国增加了关税时,关税造成了该被保护产品进口的减少量大于关税造成的本国企业的新增产出量。政府的贸易保护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政府贸易保护的可能与外国进口商的边际成本和关税的变化是负相关,与该国厂商的边际成本的变化是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向雨后春笋般地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的种类涵盖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产品的质量也有了不断地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价廉物美,逐渐成为国外客商采购的目标。在全球化的格局下,许多企业在加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的同时,也想让自己的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扩大在国外销售渠道。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它们不像专业外贸公司那样,都拥有自己的精通进出口贸易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于进出口贸易的程序以及它们的重要性及其将会产生的后果缺乏认知。本文就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的操作程序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同国家以及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为了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我国开始积极地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从目前来看,随着企业运作机制的不断完善,进出口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许多地区为了保障自身在激烈的市场之中获得更多的份额,开始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结合.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护国内进口以及出口,许多国家开始建设保税库,只有严格按照海关的相关要求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将货物存放在保税仓库之中才能够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深入分析保税库建立对企业进出口贸易所产生的各类影响,以期为我国贸易市场的完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苏北外贸发展面临的约束和阻力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建设、贸易条件方面的原因,也有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和认识偏差等方面的原因.破除约束的关键在于外贸发展取向的选择与转变.要致力于系统的制度安排,立足于贸易条件的改善和发展取向的转变;在外贸出口稳定增长的主体思路、主要政策选择、主要产业导向、主要支撑体系等方面,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本研究以苏北、苏南、苏中和沿海2000~2010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通过聚类、回归分析来认识中国苏北进出口贸易总体水平,综合分析多重约束下苏北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FDI对我国区域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DI对我国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却存在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主要的原因在于东、中、西三地区技术水平、国内企业的负向竞争效应以及FDI的投资方式存在差异.我国各地区都应提高引资技术含量、加大教育力度,减少FDI对各区域技术进步的负向效应.  相似文献   

12.
徐新灶 《经济地理》1999,19(5):18-20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宏观条件的影响下,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扩大趋势。本文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阐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并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能源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焕成 《经济地理》2004,24(4):502-504,519
研究农村能源及其开发利用,对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探讨了中国农村能源资源类型与特点,提出了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生态模式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指出了利用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具有行业和区域特征的中国创新活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蔚  梁进社 《经济地理》2006,26(6):922-925
利用Panel Data模型对1998—2002年间中国各省(西藏除外)14个最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相关企业的集聚、学校研发的成果与能力以及研发中介机构等区域创新技术基础要素的地理集中在创新过程中起着基础作用。不同区域创新技术基础要素对创新的影响程度不同。同时,区域创新技术基础要素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这种交流进一步促进了创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物流经济联系空间结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刘承良 《经济地理》2004,24(6):826-829,868
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方式主要由物流流量大小及其空间结构综合反映。物流经济联系是指区域间通过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备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物质交流产生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关系。以全国31个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作为地域研究单元,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各省区物流经济联系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等级差异测度,分析物流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省区差异;通过各省区物流经济联系主导类型的定量分析,反映物流经济联系方式的省区差异;通过省区物流中心城市、主要物流联系通道、区际货流联系范围的空间结构特征定量分析,综合反映区域物流经济联系的点、线、面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慧霞  刘斯文 《经济地理》2006,26(4):714-716,720
中部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中部崛起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中部经济的“塌陷”,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过程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实现中部旅游业大跨越和中部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中部地区区域旅游合作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合作模式,重点提出了合作途径的五大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侯俊军  刘晓 《经济地理》2008,28(5):776-778,812
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增长与财政收人出现迅速增长的势头,但在全国而言优势并不明显.文章用计量模型分析了湖南财政收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若干优化财政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厘清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主要从实证角度分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方面考察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协同性影响,另一方面探讨了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周期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最后得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   总被引:122,自引:5,他引:122  
王缉慈  童昕 《经济地理》2001,21(5):550-553
全球经济中,国家竞争优势不能只依靠国内的全球性企业,更重要的是那些扎根于国土上的企业集群。如何提高地方企业集群内部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企业集群的生产系统与知识系统的有机结合,加强企业集群内部的企业分工与合作,以及如何寻找发展内力和整合外部信息的接合方式,成为区域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关键问题。这个当今公共政策的重要课题需要多学科跨领域地商讨解决,急需经济地理学者的积极参与。本文简明扼要地论述了在我国研究地方企业集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段进  郭冬冬  朱静平 《经济地理》2011,31(8):1332-1334,1357
采用协整检验和因果检验对长株潭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的贷款增长率与中介效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中介效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贷款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