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中国西部》2013,(4):14-15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7.8%”是进入1999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也是最近20年来“倒数第二”的经济增长速度。普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未来的经济增速将保持在7%-8%的“中速增长区间”。“十二五”期间中国不再“保8”,设定了年均GDP增长7%的新目标,就是出于经济中长期发展的考量和开启战略性调整和加快转求。  相似文献   

2.
[英国《金融时报》4月17日]中国经济与世界“脱钧”了吗?“脱钩”(Decoupling)一说最早受到关注是在2008年1月,当时美国经济已经显出衰退的征兆,而中国经济仍是一派红火迹象——GDP保持两位数增长,股市创出新高。支持者认为,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可以不受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延续高速增长。16日,中国公布了2009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GDP总额6.57万亿元,同比增长6.1%,  相似文献   

3.
①中国经济:GDP增长减速通货膨胀增压。 国内金融改革需借助“世界工厂”赢得的外汇储备破解金融隐患,加之中国的财政收入增幅连续几年高于GDP增幅,这加重了中国微观经济的负担。同时,国内股市直接融资停顿,银行贷款成本居高不下。中国企业利润率在2005年已急剧下降,经济增长后劲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4.
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态势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9.1%,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经济增长将表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大的战略调整期和关键的战略起飞期。文章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已步入一个新的时代,呈现出五大显著特征,并且已进入新一轮的经济长波上升阶段;评述了国内外若干著名研究机构和学者关于中国未来10~20年经济增长态势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促进中国未来经济协调、快速、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四大基本战略,即“东西互动、协调增长”战略、“四极共轭、非均衡增长”战略、“内需拉动、稳定增长”战略和“统筹发展、持续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经济》2009,(5):28-29
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水平,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难度很大。GDP增长率虽然将继续有所回落,但“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基本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中国明年GDP将增长8%-9%”、“2009年中国GDP增速保持8%”、“2009年中国GDP同比增长为7.5%”、“2009年中国的GDP增长率将继续回落,但仍有望保持9.3%左右的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叶彩卿 《开放潮》2005,(11):40-41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在经历了2001年的经济谷底之后,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回升繁荣期,迄今连续三年的快速经济增长表明了目前我国经济已处于周期性增长通道的关键时期。回顾整个“十五计划”,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两大重要指标均已提前一年完成。2004年,我国GDP累计完成13.65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万元,双双超过了“十五计划”设定的12.5万亿元和9400元的目标。2001-2004年,我国GDP年平均增长8.6%,高于“十五”计划中年均增长7%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酷暑中的7月,中国经济“半年报”热辣出炉,面对外界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内部调控的种种疑问,这份“半年报”正面做出了回应:上半年中国经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96%,这一数据让中国经济“滞胀说”中的“滞”字无从谈起。但在靓丽的GDP数字前,我们需保持一份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施中杰 《东北之窗》2010,(15):13-16
“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已行至中盘。7月15日国家经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GDP同比增长11.1%,其中,二季度GDP增速为10.3%,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运行恰逢经济增长稳定期的良好机遇,扩大消费成为保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 2006年,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GDP增长率将达约9.2%。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东、中、西部的进口额和GDP增长关系进行的实证研究。在短期内,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小是中部地区,在长期,西部GDP增长对进口额影响最大。中国经济增长对拉动世界经济增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经济增长减速也会影响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2.
周颖 《东方经济》2003,(6):69-69
伴随着中国GDP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的汽车工业也得到了飞速增长,2002年汽车销售总值约671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34%,占中国GDP总量的6.7%左右,比中国GDP增长率高26个百分点。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3.
经过30年的飞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2007年中国GDP高达24.66万亿元。由于中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外贸拉动”和“外资拉动”,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外汇储备也迅猛增加,截至2008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已达18088万亿美元,超过了G7、韩国、台湾和香港国际储备总和。  相似文献   

14.
从今后的趋势看,由于明年世界经济依然看好,中国出口仍会维持正增长,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类似2009年那样的“二次探底”。预计2010年全年GDP增速将维持9—10%。明年GDP的增速仍然可望达N9%左右,至少8%以上。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8):33-33
世界银行昨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中国2006年经济前景良好,GDP有望增长9.2%。报告预测,2006年中国将得益于出口需求充实,同时利润和信贷动向表明2006年投资旺盛。但消费增长在2006年可能不会有大的起色,主要受到农村收入前景的掣肘。按照新的GDP数据,世行预测2006年GDP增长9.2%,即相当于按照老数据约8.7%的增长率预测不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运行恰逢经济增长稳定期的良好机遇。扩大消费成为保持经济较高增长的关键因素: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都会有一个积极动向2006年,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仍可保持较好的增长水平,GDP增长率将达约9.2%。[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郝义国 《特区经济》2005,(8):326-328
现阶段,中国是一个高额度投资的国家。中国2004年投资占整个GDP的比重达到45%左右,增长速度达到28.6%。同时,中国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原材料消耗的大国。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是一种粗放型的增长,虽然近年来中国的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相对低GDP产出来支撑增长的,不论是国家宏观经济效率,还是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率都不高。比如:2003年,中国的GDP仅占世界GDP的3.8%,但是我们消耗钢材、煤炭、  相似文献   

18.
2015年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GDP 年均增速在7.8%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的经济增速为同期最高。但当前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何在,是中国经济需要研究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极端困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依然保持了较快的GDP增长率,成为深陷金融危机泥潭的世界经济的少有亮色之一。不过,尽管中国经济在去年成功实现“V型”反弹,但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因为8.7%的GDP增长率中,来自最终消费的贡献是4.6%,而资本形成对GDP的拉动是8%,净出口对GDP的拉动是-3.9%。如果和2000年以来的平均数据比较,我们很容易发现2009年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4万亿”投资计划的支撑。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6日]如果单纯地把经济复苏定义于GDP复苏的话,上半年,中国经济毫无疑问是全球的一枝独秀。国家统计局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其中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9%,不仅大大高于第一季度的6.1%,而且也预示着“保八”大有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