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必然涉及早期已经投入使用的由于设备老化或不能适应联网收费标准和要求的收费系统升级改造问题.大多数省份升级改造后的收费系统不仅满足了联网收费的标准和要求,实现了联网收费,还大大提升了运营管理的水平.本文以广州市高速公路总公司所管辖的广州北环、东南西环、新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为例,谈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升级改造对运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改进.  相似文献   

2.
联网收费从本质上说是不同投资主体.不同经营公司的高速公路,通过建立统一的收费网络.联合收费.按实际交通量发生的过路费分账的收费管理模式。避免因分段收费各自建立自己的主线收费站,造成主线收费站过多,违背建设高速公路实现高速高效的运输体系的自身目标,同时通过实施联网收费减少主线收费站也降低了公路的投资和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3.
从单收费站收费到一条路的联网收费,从一条线的联网收费到全省的联网收费,从原来的人工收费到计算机联网收费,从传统的联网收费到电子不停车收费,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发展,我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取得了很大成效.2001年,浙江首先实现了省内联网收费,2004年京沈高速公路实现了跨省联网收费.目前全国已有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27个省份实施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全国联网收费的公路总里程也已突破了10万公里.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咨泰克公司承担了天津市多个联网路段和信息管理中心的硬件施工,并完成了高速公路联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整个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共用信息资源库和网络平台、联网收费管理系统、监控调度系统、通信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对外服务系统、呼叫中心、网络安全系统等。笔者以其在天津市的建设和施工经验,从联网收费管理系统的角度,浅谈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实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业界动态     
正明年九月底有望一卡行遍全国高速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决定组织开展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联网工作,力争到20 1 5年年底基本实现全国ETC联网,主线收费站ETC覆盖率达到1 00%,全国ETC用户数量达到2000万。交通运输部将成立全国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联网管理委员会(简称管委会),协调全国ETC联网运营管理工作。依托京津冀区域ETC清分结算系统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中心系统;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建设全国ETC清分结算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开展省级收费结算系统联网改造;在不影响各省(区、市)原有联网收费主体结算账户的基础上,依托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统一的跨省结算账户。制定《公路电子收费联网运营与服务规范》,建设全国统一的ETC门户网站,探索建立异地充值、网上充值等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交通厅对今年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确保高速公路建成一条、开通一条、联网一条;尽快建成省高速公路联网监控、通信、收费管理中心并投入使用;尽快完成高速公路通行费结算银行的统一工作,为实现电子支付提供基础加大智能交通研究投入,在全省稳步推广自动发卡系统和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  相似文献   

7.
引言本文通过对收费公路密钥管理及安全认证服务系统的功能描述、系统架构与部署、系统软件的设计,建立跨省市联网收费公共数据服务和管理系统,为实现国家高速公路联网电子收费提供安全保证的支持,为实现跨区域联网收费数据的互连互通,为实现跨运营商、跨省域的通行费结算提供数据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8.
从全局来看.在收费系统中实现ETC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江苏省在有效实施方面较其他省份还相对落后。根据江苏省交通厅Ⅸ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内容:推广、推行银行信用支付观念,在交通量大的路段尝试应用ETC技术.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的原则开展路网ETC收费系统建设。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目前也是一个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其运用仅局限于封闭收费系统中,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高速公路监控中心收费系统自2002年12月起实 64行全省统一软件联网收费,省级收费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10.
联网收费前,各路段出入口数据均在自身路段收费系统内,路段内的数据可以为营运管理提供较好的辅助管理作用。联网收费后,各路段之间互相代收通行费,单路段的收费系统不能再为路段营运管理提供辅助决策的作用。由于刚进入联网收费营运阶段,虽然已经实现了区域性的联网收费,营运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虽然区域有一套完善的拆分账系统,但各路段收费系统相互独立,跨路段的IC卡管理、稽查管理、营运  相似文献   

11.
宁夏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建设的目标和现状 近年来,宁夏的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九五"期间,宁夏全面开工建设了本区内的国家道主干线GZ25(丹东-拉萨线)、GZ35(青岛-银川线)、西部大通道(银川-武汉线).随着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一个以首府银川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骨干网即将在全区形成.在保持高速公路建设增长的同时,宁夏也开始着手实现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建设,提出了"基本建成全区高等级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采用省内区域联网收费结构,以长江为界划分为南北两个片区,按"省联网收费结算中心、区域联网收费结算中心、收费分中心,收费站"四级管理体制设计,完成日常的联网收费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高速公路通用收费软件是河北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中心和联网收费系统建设中收费车道-收费站-路收费中心的软件系统工程,是实现河北省联网收费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编制河北省高速公路通用收费软件可以实现河北省高速公路网软件应用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从而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收费信息的有效性、规范化和科学性管理,有效推进球网收费的进程。该软件分为三个子系统:车道软件子系统、收费站子系统、路中心子系统。  相似文献   

14.
联网收费系统概述 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收费系统于199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最初采取入口发放纸制通行卡,出口计算机收费的收费方式.1997年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实现了利用非接触IC卡作为通行券的收费系统,开创了我国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大规模应用IC卡通行券的先河.1999年在沿用沪宁高速公路收费系统规划的基础上,江苏省实现了沪宁、锡澄、广靖和江阴长江大桥四路一桥联网收费,2000年又沿用1999年四路一桥联网收费的基本规则,实现了苏北高速公路的联网收费.为了适应路网的不断扩大及真正实现江苏全省联网收费,于2002年对以前实现的路网联网收费系统进行了必要的改造,使之符合交通部和江苏省相关规定,也为今后更多高速公路联网准备条件.2003年底,江苏高速公路又全面实现了对货车实行计重收费的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底到2005年初,江苏高速公路又增加了联网电子支付收费功能,形成了目前入口人工判断车型、发放IC通行卡,出口多种收费方式并存、车道内及时拆账的较为先进的收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对湖北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管理的核心设备运行状态、核心参数更新情况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实时监测,提升路网管理精细化水平,为管理者快速处置提供数据支持,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监测系统于2016年成功上线运营。本文介绍了湖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运营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特点以及系统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大运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山西省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200公里,形成了东西连接、南北贯通的以大运高速为骨架的省内高速公路网络系统.为了加强山西省高速公路网收费的管理,保障投资者利益,节省主线收费站建设费用,减少停车次数,提高公路通行能力,方便车辆的行驶,树立良好的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形象,必须对山西省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而通信系统是实施全省联网收费和实现现代化交通管理的基础,为此,我们把通信系统作为山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项目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了专门的研讨,制定了山西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通信系统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7.
"十一五"期间,"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系统"列入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综合智能交通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该课题经过两年多的攻关和示范,形成了一系列技术和标准规范体系,成功实现了京津冀和长三角跨省市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示范应用并带动了国内ETC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8.
国内众多省市开展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大多采用电话、传真的方式与银行交换信息完成联网收费资金划拨.这种消息传递方式与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高度发达的产物--不相适应,对联网收费的工作效率、质量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全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重要意义和建设条件,认为实施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时机已成熟,提出了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总体目标,从区域划分、总体框架、电子支付,车道设置模式,密钥管理和安全认证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实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基本设想,对我国实施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的下一阶段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单收费站收费到一条路的联网收费,从一条线的联网收费到全省的联网收费,从原来的人工收费到计算机联网收费,从传统的联网收费到电子不停车收费,经过五六年时间的发展,我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取得了很大成效。2001年,浙江首先实现了省内联网收费,2004年京沈高速公路实现了跨省联网收费。目前全国已有广东、江苏、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27个省份实施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全国联网收费的公路总里程也已突破了10万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