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问题我们应从其本质上认识它,从现实手法中透析它之后寻求解决的措施。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的原因、上市公司的财务欺诈的手段、提出了防范财务欺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防范由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所引发的市场风险.另外,财务欺诈也使作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计监督方--会计事务所的信誉遭到了挑战,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着信任危机.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财务信息欺诈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会计事务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审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财务欺诈预兆的信号 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应时刻保持警惕, 以察觉企业的财务欺诈在接受审计业务约定时,注册会计师既要关注企业内部组织情况和行业领域情况也要关注最新的财务欺诈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分析了关联方交易财务欺诈的产生动因,总结了关联方交易财务欺诈的主要形式及手段。针对不同形式的关联方交易形成的财务欺诈,重点指出了注册会计师应实施的审计监督策略,从而降低关联方交易财务欺诈的审计风险,并发表合适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2001-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公司战略定位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有显著影响,公司战略定位越激进,越可能导致财务欺诈行为的发生;经过稳健性测试后,结果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大股东持股比例,可以增强大股东对管理者的"监督效用",从而提升企业内部监督效率,进而抑制公司战略对财务欺诈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屡见不鲜,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获得相关的经济利益。财务欺诈是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在财务报表信息中录入虚假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事件屡被曝光,国内外媒体争相披露出事件真相。这种欺诈现象令许多准投资者望而却步,同时,欺诈行为是违背市场正常发展的、损害了大部分人的经济利益。本文重点提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源于哪些问题,并根据相应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从而完善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于财务欺诈的研究,集中在成因理论和制度防范上,大多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本文从财务欺诈的成因分析入手,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己披露案例的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现状,深入分析了财务欺诈的成因。主要有外部环境制度上的缺失因素,也存在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缺陷的影响。尤其在我国特殊的市场体制下,财务欺诈更是有它自身形成的诱因,阐述了从独立审计的角度,建立应对财务欺诈的防范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会计师》2013,(18)
由于财务欺诈层出不穷,以至于对其进行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财务欺诈给投资者、政府、乃至全社会都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财务欺诈丑闻不断发生,导致了学术界不得不对其进行新一轮的思考。欺诈伴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因此,研究财务报告欺诈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的定义及研究意义,其次在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的表现形式基础上,阐述了如何进行侦测。  相似文献   

9.
由于财务欺诈层出不穷,以至于对其进行的研究从没有停止过。财务欺诈给投资者、政府、乃至全社会都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财务欺诈丑闻不断发生,导致了学术界不得不对其进行新一轮的思考。欺诈伴随着资本市场不断走向"成熟"。因此,研究财务报告欺诈具有深远的意义,特别是有利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根本利益。本文首先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的定义及研究意义,其次在分析了财务报告欺诈的表现形式基础上,阐述了如何进行侦测。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泛滥引发了证券市场的信用危机,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识别出财务欺诈公司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2005年至2006年因财务欺诈被证监会公告的公司为样本构造回归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公司治理水平是财务欺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田瑞玲 《中国外资》2011,(19):23-24
虚增收入是企业实现财务欺诈的惯用伎俩。当今社会,因虚增收入引发的财务欺诈使投资者蒙受损失的现象屡见不鲜。资本市场中各种创新财务操作使今天的财务欺诈越来越难被及时发现,导致欺诈骗局重复出现。本文将着重对虚增收入的表现以及相关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目的在于为广大投资者尽量避免落入财务陷阱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世界各国财务欺诈丑闻不断,从美国的"安然"、"世通",到我国的"琼民源"、"红光实业",这一系列财务欺诈案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财务欺诈性质恶劣,影响深远,不仅损害了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更冲击了证券市场的游戏规则,加剧了投机行为和市场波动,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其危害是灾难性的.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破坏了资本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三公"原则,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给国家和投资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本文对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借鉴美国防治财务欺诈的经验,提出了应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财务欺诈从会计和审计的角度看,财务欺诈是公司以欺骗性手段谎报某一重要事项,导致会计报表不实反映,并对会计报表使用者带来不利的故意行为,由于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带来的治理结构缺陷和社会诚信基础的不完善,加之上市公司自身的利益驱动,如向投资者圈钱、避免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二级市场操纵股价等,上市公司财务欺诈不断发生。就注册会计师而言,虽然在审计过程中严格遵守审计准则,执行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了相应的审计证据,未发现财务欺诈不应视为审计失败,但从政府到社会公众都会将责任归咎于注册会计师。面对财务欺诈,特别是管…  相似文献   

15.
自从2001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Enron)曝出财务丑闻后,美国的其他一些大公司,如:世通(Worldcom)、施乐(Xerox)、默克(Merck)等也先后出现了会计丑闻。而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从琼民源、郑百文到银广厦、蓝田股份,财务欺诈案件也是接连不断。俨然,财务欺诈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难题。对此,有识之士纷纷提出了各自的真知灼见(其中包括:Gone理论、舞弊三角理论、冰山理论),试图从理论上对财务欺诈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试从另一个角度,即经济学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对防范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行为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欺诈经验分析及识别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会计欺诈的手段很多,怎样从财务信息中窥出财务欺诈的蛛丝马迹是财经界日益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接连发生了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例如会计师事务所虚假评估企业资产,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损害股东利益等等.这些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的财务造假案件引起了社会公众对会计诚信问题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8.
欺诈信贷问题是指借款人通过提供虚假的财务信息在商业银行骗取贷款资金的行为,按风险程度可以区分为一般性、严重性欺诈和恶意骗贷式欺诈。欺诈信贷在商业银行内部流程上表现为贷款调查多从管理决策审批层次发起或授意发起、贷款审议经历复议和相关职能部门及岗位未尽职等特点,在欺诈者自身表现为财务信息虚假、规避监管,多地、多行开户,关联交易、虚假支付,以及贷款申请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符等特点。欺诈信贷的本质是财务欺诈,具有传染性特征,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加强对欺诈信贷的审计策略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近年来,中国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问题屡见不鲜,这种行为不仅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失实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和防范由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所引发的市场风险。另外,财务欺诈也使作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审计监督方———会计事务所的信誉遭到了挑战,注册会计师审计面临着信任危机。因此,如何有效地识别财务信息欺诈成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政府监管部门、会计事务所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才开始在年报中披露现金流量信息以及样本数量的限制,所…  相似文献   

20.
财务重述是上市公司修正前期财务报告以反映这些报告中的差错被更正的过程.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现象日渐频繁.本文在介绍美国财务重述报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财务重述的主要动因如会计准则的复杂性,交易复杂性,人为的错误以及刻意的欺诈等,以及财务重迷导致的后果,包括负面市场反应、降低公司信用等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成员的更换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