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一、现行计算公式的弊端及其改进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目前所采用的公式是: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即本期发生的净赊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笔者认为,这种计算方法存在不合理性。一方面,应收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在一个会计年度中转换为现金的次数。也就是说,这个指标的计算基础是:应收账款应当是"转换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损失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结算资产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其考核工作业绩,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积极作用,对提高企业管理效益、减少坏账损失均具有重要意义。所有这些,都必须建立在正确计量应收账款损失率这一考核指标上。当前,对应收账款损失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以下四种:一、以企业计算期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为基础计算,即应收账款损失率一本期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期末应收账款余额×100%。赞成用这一公式来计算应收账款损失率的人认为,提取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的基础是期末的应收账款余额,而应收…  相似文献   

3.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评价作用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100%赊销收入净额=销售收入-现销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在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时,有不少乡镇企业计算的不太准确,因而计算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对该指标的计算之所以不太准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销售收入,二是应收账款。一、销售收入《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实行价税分…  相似文献   

4.
(一)应收账款周转率常用计算公式及问题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销售收入指赊销收入,不包括现销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一般指应收账款期初期末平均余额。该计算公式所需数据较少,比较适合对上市公司等外部单位应收账款周转率进行粗略估算。但对企业内部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进行评价时如仍然简单套用这个公式会导致指标计算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准备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进行估算。会计期末,企业根据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规定的坏账率,即为当期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提取坏账准备。从上述文字表述上看,计算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似乎就是应收账款总账户的余额,我认为这是对制度的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当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出现贷方余额,或者预收账款明细账户中出现借方余额的时候,企业应收账款总账户的余额小于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栏目的期末数,以应收账款总账账户的余额为依据计算的坏账准备的数额,自然会小于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  相似文献   

6.
财政部于1995年公布了一套企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中有一项指标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为赊销净额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而一些书籍在介绍资产管理比率时将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定义为主营业务收入(或销售收入)除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笔者认为这样定义欠妥。  相似文献   

7.
赊销款回收率,又称赊销回收率、赊销回笼率,它是企业本期实际收回的应收账款与本期赊销净额的比值。因为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为: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本期赊销净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所以,赊销款回收率的公式可写为:一、赊销款回收率的缺陷分析赊销款回收率作为当期赊销款的回收情况的指标,直观、易于理解和计算,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一)公式存在时间上的不配比。该指标表明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占本期赊销净额的百分比,用来评价当期赊销款的回收情况,但公式中的分子与分母存在时间上不配比。分子“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包括本…  相似文献   

8.
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美元,并以每年150亿美元的速度增长。另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总量占企业总资产30%左右,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而除了上市公司,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回收期平均为90—120天,是欧美企业的3-4倍。  相似文献   

9.
目前,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赊销收入法认为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等于企业的日均应收账款余额,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全部成本法认为应收账款中包含有销售毛利,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应该等于应收账款中全部成本之和,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销售成本费用率÷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变动成本法认为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不但不应包含销售毛利,而且不应包含销售成本费用中的固定费用,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只等于应收账款占用的变动成本,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全年赊销额×变动成本率÷360×平均收款期×机会成本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指标的衡量方式和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采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不能很好的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情况,并对现行计算公式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财务评价指标中,总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项指标的计算,都涉及到平均余额,而“年均余额”的计算方法是否接近实际情况?对这些评价数值影响很大。本文对影响“平均余额”的计算的几点主要因素作些探析,希望财会工作者在实务中尽可能选择运用符合实际的计算方法,排除不良的影响因素。 一、时间划分对计算方式的影响 平均余额是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常用的一个数值,其计算公式财务制度规定为:期初余额+期末余额/2。这里的“期”指财务会计报告期,当报告期期间跨度为一个季度时,期初、期末余额即为季初、季末…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由于大量赊销,会导致应收账款的规模急剧增加,从节约资金、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的角度考虑,很多企业会花费大量心思去研究制定适合自身的收账政策,并采取应收账款的回收金额同收账人员业绩考核挂钩的绩效考核方式。笔者认为,以应收账款的精确回收期作为评价收账人员工作绩效的方法,比传统的以简单回收期作为评价标准更为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3.
第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应收账款总额逐年递增,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22%,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9%。二是应收账款天数递增,  相似文献   

14.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评价企业资产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现行的计算方法却存在着一些缺陷,导致计算结果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营运能力。文章在分析现行计算公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旨在帮助利益相关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第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我国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应收账款总额逐年递增,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22%,而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平均年递增率为9%。二是应收账款天数递增,年复合平均递增率为12.8%,应收账款天数在不同程度呈递增趋势,而在北美,各行业应收账款天数平均值只为45天。三是账龄老化。应收账款逾期拖欠的时间长,账龄结构不合理。  相似文献   

16.
<工业企业财务制度>阐述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评价作用是:反映企业应收账款的流动程度.计算公式为:  相似文献   

17.
对“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的分析及相关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应收账款周转率(Accounts Receivabl Turnover)”指标的衡量方式与计算公式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采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方式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周转”的情况。提醒有关各方在使用这一指标时,应该注意尽可能采用“本期收回的应收账款”数额,而不是“本期的赊销额”。建议解决这一问题,应通过制定政策的方式,即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有关“企业当期收回的应收账款数额”的信息,以满足相关各方对分析企业应收账款周转情况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主要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等.目前全融企业多采取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提取坏账准备金,一些会计教科书,甚至认为只能用此种方法,而笔者以为,采取账龄分析法,更适合金融企业。一、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具有的种种缺点决定了其不应成为金融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的主要方式。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按应收账款余额的一定百分比来估计坏账损失,确定消耗计人坏账准备的数额。目前,我国金融企业执行的比例是3%。。按规定,当年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上一年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部分,计入当期成本,收回已确认…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为更好地实现其价值,对应收账款进行业财融合。通过业财融合挖掘应收账款的价值点,管控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的业财融合应从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进行。战略层,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与战略保持一致,并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依据;管理层,企业应对应收账款进行精细化地、多维度地分析,通过分析挖掘新的客户和价值点,对风险进行管控;执行层:将财务指标转化成具体的业务指标,如降低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转化成每个销售部门的应收账款应降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确定应收账款合理额度就是使企业在采用赊销方式扩大销售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收账款综合成本最低。应收账款综合成本包括持有成本、管理成本和短缺成本三部分。 1.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 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资金被客户占用,必然要失去其他投资赢利的机会,形成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称为应收账款持有成本。企业为了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必须另外筹集资金,包括向银行贷款等,故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一般可以用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应收账款的持有成本与应收账款的持有额度呈正比例关系。设应收账款平均余额为X,银行贷款利率为i,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