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的资本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然处于新兴和转轨阶段,主要以股票市场为主,债券市场极不发达,金融衍生产品缺乏,资本市场的整体结构还很不完善。适时推出金融创新产品,推动证券市场的全面发展已势在必行。为了调整市场结构,在2005年,我国推出了认股权证,但大多数投资者对其认识不足,导致投资损失。本文从权证的经济特性及作用两方面来阐述,使投资者对权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控制金融衍生产品交易风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衍生产品是当代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成果之一,其发展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结构性的变革。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还处在发展中,目前,已成立金融期货交易所,金融期货产品即将推出,2005年8月以来,具有期权性质的权证作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金融创新工具在我国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衍生权证在数个亚洲区主要股市均发展迅速,中国内地是发展最迅速的权证市场之一。到底投资衍生权证能为投资者提供什么好处,引致那么多投资者开始留意权证这种衍生工具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邵涛  楼静 《经济论坛》2006,(16):108-109
由于我国A股市场缺乏对冲正股下跌风险的产品和套期保值的工具,市场对于推出认沽权证的呼声一直很高。认沽权证是机构投资者套期保值的重要工具,通过正股 等量的认沽权证投资组合,组合持有人既可以完全享受到正股上涨带来的收益,也可以完全规避掉正股下跌超过认沽权证行权价的损失风险。尽管9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出现过权证产品,但由于其沦为炒作工具很快被叫停。9年后,权证之门又重新被开启,相当多的投资者对于权证仍然是既陌生又心存恐惧。投资者应该如何全面理解权证的概念?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又…  相似文献   

5.
认股权证这一金融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影响其价值的主要因素,我国早期权证市场的不足之处。为了配合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沉寂了九年之久的权证市场终于迎来了宝钢权证的推出。宝钢权证价格飙升的原因以及未来走势,发展我国的权证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投资者队伍构成、市场容量等方面均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性风险也将不断增大,如果没有规避风险的工具来对冲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将不利于机构投资者和中小投资者的资产运作。为了股票市场的良性发展,尤其是发挥为企业融资的主要功能,必须适时推出股指期货这一创新金融衍生工具。  相似文献   

7.
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四个基础性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就推出了人民币汇率期货、国债期货、股票权证等金融衍生产品。由于基础金融工具市场不够发达以及市场监管存在漏洞等因素,至1996年相继停办,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了发展停滞期。2000年后,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重新起步。汇改后,汇率风险显著扩大,单纯的外币衍生产品逐步向本外币连接衍生产品乃至本币衍生产品过渡,人民币利率掉期等本币利率风险管理工具也随之出现。市场主体由早期的国有大银行扩展为做市商(主要是各大商业银行)以及各类公司、机构和个人客户。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发展路…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价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云鹏 《经济论坛》2005,(19):116-117
自中国证监会4月29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试点工作已接近尾声,股权分置改革即将全面铺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那些非流通股股东现金流不充裕、市净率很低以及非流通股比率很小的上市公司,无论用股票或者用现金支付对价都很困难。由此,权证作为遵循市场原则的补偿对价方式应运而生。尽管9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出现过权证产品,但由于其沦为炒作工具很快被叫停。9年后的今天又重新开启权证之门,相当多的投资者对于权证仍然是既陌生又心存恐惧。投资者如何全面理解权证的概念?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权证在解决股权分置中又会产生哪些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9.
权证投机交易的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重新唤醒了权证这一衍生证券交易品种,权证交易目前在证券交易中已经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引起了广大投资者乃至全球投资银行的广泛注目,交易量时常挑战股票基金交易总额.然而,权证交易市场的极度投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权证市场规范性制度、监管机制及市场化调控措施也跟不上权证交易的迅猛发展现状.鉴于此,本文在对权证基本含义、分类探讨的基础上,着重于权证交易风险控制的规范性制度、监管机制、市场风险遏制措施等层面的分析,以期有助于权证交易的规范、公平、公开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开展股指期货交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达国家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一般是市场自然演进的结果,新兴证券市场往往直接引进发达国家的交易机制和交易模式,因而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过程往往与发达国家不同。出于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和本国投资者规避风险的需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往往把股指期货作为开设金融衍生交易的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1.
高能斌 《当代经济》2009,(18):154-155
在权证市场上,由于我国衍生品市场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市场上衍生产品匮乏、品种稀少,而且市场在创新能力方面较弱、风险管理能力较差,监管层的市场监管手段缺乏、监管制度不完善,市场上投机气氛浓郁、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等.本文通过分析EGARCH模型估计权证的时变vaR值的有效性,得出定量分析权证的市场风险的较为有效的方法,有益于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放开、有序竞争与规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和实施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放开的步伐加快了 ,竞争加剧了。但金融衍生市场的过快开放很可能引发无序竞争 ,加剧衍生市场的风险 ,不利于金融衍生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实行动态式监管 ,完善信息披露有助于防范和化解整个金融衍生市场无序竞争所产生的风险 ,培育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也是增强衍生市场有序竞争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权证的描述,从我国权证市场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探讨了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建立市场规范化的制度、法律体系的构建、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丰富权证产品和功能设计及加强投资者教育,完善我国权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权证”是因应了股改的特殊历史需要而“重回”深沪股市的“新事物”,从2005年10月底至今短短两个月间就经历了由极度火爆到声息渐平的巨大转变,它究竟是疲弱股市的强心剂。还是“一现昙花”?近年来内地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停滞、投资品种例行受冷落的背景下,由这个新生“宠儿”,市场似乎再次感受到新金融产品的激荡力。单纯的价值或价格是我们关注的,但我们不仅仅关注这些。我们试图探寻的是,权证作为股票市场的衍生产品,为什么会受到疯狂追捧?市场究竟需要发展什么样的金融工具?从股改的“副产品”受追捧而G股普遍贴权的情况看,权证能救赎的,是股市还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15.
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新的金融衍生品,学术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基于投资者视角的研究较少。从云天化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580012)的权证部分上市前后正股股价变动情况以及权证价格与正股价格的分离率等角度对权证实际价格与理论价格的差异,权证价格与标的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了案例分析。发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证券市场不成熟,投资者普遍存在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中,股指期货是非常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价值发现、套期保值和套利功能,能有效规避系统性风险。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即将推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韩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成功经验为基础,对我国股指期货建立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权证"是因应了股改的特殊历史需要而"重回"深沪股市的"新事物",从2005年10月底至今短短两个月间就经历了由极度火爆到声息渐平的巨大转变,它究竟是疲弱股市的强心剂,还是"一现昙花"?近年来内地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停滞、投资品种例行受冷落的背景下,由这个新生"宠儿",市场似乎再次感受到新金融产品的激荡力。单纯的价值或价格是我们关注的,但我们不仅仅关注这些。我们试图探寻的是,权证作为股票市场的衍生产品,为什么会受到疯狂追捧?市场究竟需要发展什么样的金融工具?从股改的"副产品"受追捧而G股普遍贴权的情况看,权证能救赎的,是股市还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18.
认股权证是一个历史悠久、交易活跃的金融工具,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衍生性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我国的市场参与者寻求更有效的避险方式以及解决国有股流通问题等市场新需求的出现,促使认股权证成为中国证券市场衍生产品创新的品种之一。认股权证是一种能够按特定价格买入某一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选择权凭证。认股权证主要有投资、融资、公司股权平衡和激励三大功能。认股权证和备兑认股权证部属于资本市场上的金融衍生产品。如果一个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必然需要丰富其金融工具。推出备兑认股权证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自2001年1月以后,香港衍生权证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香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权证市场,仅次于德国。衍生产品分布根据香港证监会2004年发布的报告,截至2004年7月底,香港交易所共推出了6种衍生产品(不包括权证):指数期货、股票期货、利率期货、债券期货、指数期权、股票期权。目前,香港并没有任何货币及商品的衍生产品,也不设各类期货产品的第二级衍生产品(如期货期权)。与其它亚洲国家相比,香港衍生产品市场的品种数量处自于中等水平。香港衍生产品市场高度集中于指数期货,2003年指数期货交易量占衍生产品市场的55.7%,其次是股票期权与指…  相似文献   

20.
余世文 《当代经济》2007,(13):28-29
本文通过牛市中认购权证与认沽权证两类交易中投资者发生的惨痛事件,进行了事件的成因分析,并从投资者、证券经营机构、权证发行人及法律角度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对策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从而给投资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