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企业出现了会计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这些现象已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损害国家的宏观调控,并滋生着腐败,强化会计监督的工作势在必行。对会计监督的内涵、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和完善会计监督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完善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有效的会计监督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会计监督既是内部监督又是外部监督,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近几年来,我国会计监督存在严重问题,出现许多由于会计监督不力导致的经济腐败及会计信息不实等现象。要加强和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必须从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外部监督、加强单位负责人的会计监督责任、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员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3.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无法监督。社会风气不太理想,会计根本无法守住自己的这片净土。对某些特殊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很难识别其合法性与真实性。比如,用公款行贿填制的“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  相似文献   

4.
时钰  何晓梅 《经济师》2000,(9):109-109
会计委派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管理职能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进行委派的一种制度。当前 ,根据中纪委二次全会公报关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在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进行会计委派制度试点”的决定 ,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会计委派制试点工作 ,从目前一些地方委派制的试行情况看 ,实行会计委派制 ,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责 ,规范企业财务管理 ,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遏制和减少消极腐败及铺张浪费现象。有一些实践问题还需进一步认识。本文拟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期抛砖引玉。一、实行会计委派…  相似文献   

5.
实行会计委派制是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以及负责人腐败等问题,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在我国当前形势下实行会计委派制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实行会计委派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但不可否认,在会计委派制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会计资料虚龙活虎假、信息失真的现象越来越多,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①会计信息失真会导致经济上、政治上的腐败。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投资者和政府决策失误。③会计信息失真,能导致企业垮台,影响社会稳定。2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单纯追求企业小集团的利益。②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不规范。③会计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④企业行政化诱使单位领导迫使会计做假帐。⑤部分会计人员素质不高。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  相似文献   

7.
经营性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青 《经济经纬》2003,(5):122-124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常用方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于加强对下属单位的财务管理、防止资产流失和各种腐败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但会计集中核算制毕竟是一种带有较为浓厚的行政管制色彩的制约性措施,尤其是对于经营性事业单位,如操作不当,容易挫伤下属单位的经营积极性。为此。在实施中主管单位及领导应减少行政干预,强化经济激励。同时,要处理好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以保证会计集中核算制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南通市某单位一会计人员利用单位内控制度不严,管理混乱的机会,伪造财务专用章和银行对账单,贪污公款1000多万元,给单位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该单位负责人及前后两任财务负责人涉嫌渎职罪被检检察机关立案查处。该会计人员触犯法律,受到制裁最有应得,该单位负责人及财务负责人因管理上的失职也受到法律惩处,这应引起所有单位负责人和财务人员的深思,应怎样加强单位会计监督,防范会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海英 《时代经贸》2008,6(7):171-172
近年来,一些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相继开展了会计集中核算模式的试行工作。实践证明,会计集中核算对切实加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腐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始终堵不住的“管涌” 中央银行的一些专家分析说,中国公款私存现象相当严重,伴随着金融系统存款的迅速增加,企事业单位公款通过种种不法渠道被存入私人名下,公款私存每年使银行要多付利息五十多亿元。尽管国务院和财政金融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公款私存,但公款私存屡禁不止,愈演愈烈,业内人士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历程 1.我国会计集中核算产生的历史背景。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与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领域违纪现象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1998年1月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了改革会计体制,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会计集中核算改革历程 1.我国会计集中核算产生的历史背景。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人,与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领域违纪现象不断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1998年1月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了改革会计体制,试行会计委派制度,会计委派和会计核算工作在全国普遍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效果、遏制腐败等方面起了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项全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引起实际工作上的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改革目标落空。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制特点、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国企内部会计监督的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俊化 《经济论坛》2003,(11):82-82
国企内部会计监督是国企监督体系的基础,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下,加强国企内部会计监督,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会计秩序混乱,在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经营者权力过大,而对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有关。只有强化会计监督,建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才能维护所有者权益,从源头上防止和制约消极腐败行为。具体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立会计服务中心。我国现行的会计管理体制是将财会人员隶属于所在的工作单位,弊端甚多,造成会计执法依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我国国有企业现实中出现了会计工作违规违纪、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这不仅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的利益,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利益。因此,规范我国国有企业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已成为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民银行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公款私存在我国目前近6万亿元的储蓄存款中,竟占1万亿元以上。尽管国务院三申五令禁止公款私存,但收效并不明显。面对愈演愈烈的公款私存现象,人们惊呼── 始终堵不住的管涌 中央银行的一些专家分析说,中国公款私存现象相当严重,伴随着金融系统存款的迅速增加,企事业单位公款通过种种不法渠道被存入私人名下,公款私存每年使银行要多付利息五十多亿元。尽管国务院和财政金融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公款私存,但公款私存屡禁不止,愈演愈烈,原因何在?业内人士认为,原因主要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  相似文献   

17.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委派会计人员代表政府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制度,由政府部门对下属单位会计人员实行统一委派、任免和管理,会计人员的组织关系、人事关系、工资福利待遇等均由政府部门负责,使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更好地履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职能,真实地反映经费核算,代表国家利益,对下属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地反映和监督,有效地杜绝腐败、浪费等违规违法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监督形式,它是指依照法律和国家各项财经政策、规章制度对各单位的经济业务实行监督,并利用正确的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地协调、控制、监察、督促。然而,在我国每年开展的审计中发现,违法违纪金额高达百亿元,而且逐年有所增加。虚列成本、调节利润、会计数据掺假、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收支违法违纪现象严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计监督不严,会计监督弱化造成的.因此.就会计弱化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政府腐败已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本文重点从地方政府的腐败现象出发,对这一现象的产生从权力的制约、监督体系的不完善、收入差距过大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地方政府腐败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公共权力腐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尚不完备,政府仍拥有巨大的资源配置权力,因而往往出现以政治权力与金钱交换为特征的公共权力腐败现象。回顾我国二十年的改革历程,腐败也曾多次侵袭神州大地,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如何有效遏制腐败、防止社会资源的进一步浪费已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将腐败视作一种有第三方参与的“委托—代理”行为,在基本假设下,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及博弈论分析方法对腐败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监督治理腐败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