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2.
本文以2005-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开债务融资选择、规模和期限三个维度,实证检验了政治关联与公开债务融资的关系。研究表明,董事长或总经理的政治关联更有利于公司获取公开债务融资;相对国有企业而言,这一影响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同一期间内我们没有找到政治关联对私人债务融资具有显著影响的证据。这表明,债券市场的政府管制特征和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改变了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寻租行为,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政治关联获取公开债务融资,而不是银行借款等私人债务融资;进一步推动债券发行中的市场化改革,构建公平的市场环境,是我国未来债券市场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近年来,政治关联与公司财务学的交叉研究已成为公司金融领域的一大热点研究问题。本文从政治关联的定义与度量,政治关联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等方面,对该领域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综述,并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政治关联对企业资源配置问题的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目前相关研究普遍局限于研究政治关联对企业财务决策过程中资源配置的影响,而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研究较为鲜见,也未能提供具体的影响路径,从而难以合理判断政治关联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为此,本文拟将在对政治关联与企业资源配置问题方面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和评述的基础上,从政治关联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作用机理、政治关联的治理机制、政治关联对企业应对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影响等角度,对进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7—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样本,从规模和效率两个维度探索企业投资行为,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政治关联与企业投资规模及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企业投资规模上相较于宽松货币政策,紧缩货币政策会减少企业的投资规模,而政治关联会对这一关系产生负向影响;当考虑企业投资效率时,紧缩货币政策会抑制企业过度投资,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的投资不足,而政治关联的存在可以有效削弱二者之间这种负向效应,进而缓解紧缩货币政策对投资不足的正向作用.因此,政治关联的构建并没有提高企业投资效率,长期甚至会阻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重要的关系资源,政治关联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研究可知政治关联对企业各个方面的经营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分别阐述政治关联给企业带来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促进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济南金融》2017,(8)
论文以2014年深交所共计1140家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拥有更高的税收负担,这支持了经典理论。通过将政治关联分为现任政治关联和曾任政治关联分别讨论,发现加重企业税收负担的主要是现任政治关联,而曾任政治关联的作用相反。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中政治关联对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影响并没有更强,但现任政治关联对税负的正向影响显著强于非国有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中曾任政治关联的节税作用并不显著。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利用好曾任政治关联的社会资源和政治声望,为其争取税收优惠,同时需加强对现任政治关联的监管,防止权力寻租。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在引入政治关联时需要重视它对包括税收负担在内的企业利益的两面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9月下旬,交行各省分行所在地的省银监局、央行9大区行以及省会中心支行都收到了由交行董事长蒋超良签发的按省设置分支机构的通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