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慧 《中外企业家》2009,(7X):177-178
随着我国经济的开放和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行业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物业管理纠纷案件的数量与日俱增,这其中有关物业服务合同的纠纷和矛盾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2.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入物业管理以来,物业管理行业迅速发展,但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利益分配的纠纷、物业服务的纠纷也随之而来。文章针对各种类型的纠纷,提出小区物业管理纠纷化解机制。物业服务企业应改变管理观念,明确自身物业服务者的定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完善物业服务收入透明化机制。业主需要培育维护权利意识,积极行使业主权利;履行物业服务合同义务,促进物业公司互利共赢。通过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双向联动,化解物业管理纠纷,构建文明友好的社区环境。  相似文献   

3.
蔡毅 《上海房地》2004,(4):48-50
物业管理纠纷是指物业管理各主体之间在物业管理的民事、经济、行政的活动中,因存在对同一项物业、物业管理服务或行政相关事务有相互矛盾的主张与请求,而发生利益冲突的争执。随着我国物业管理事业的普及与发展,居住物业中的物业管理纠纷事件迅速增长,几年来一直高居城市建设系统纠纷之首。以上海浦  相似文献   

4.
物业管理多样化及其纠纷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纠纷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在我国的市场化物业管理模式实践中,由于大部分住宅小区的业主缺乏与物业服务企业讨价还价的能力,导致大量物业服务企业侵犯业主合法权益的物业管理纠纷出现。提出根据不同住宅小区业主在经济承受能力和集体行动能力上的特点,分别采取政府替代型、自我管理型、行政干预型和契约均衡型等多样化的物业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物业管理纠纷,是指在物业管理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和矛盾,但目前人们对它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往往把跟物业有关的纠纷都误认为物业管理纠纷,这无疑扩大了物业管理纠纷的范围。另外,任何纠纷都具有两面性,不可能是一方的过错,物业管理纠纷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6.
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物业管理条例》以来,我国物业管理开始进入法制化、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但近年来物业管理纠纷仍频频发生,且纠纷大多缘于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之间对物业服务收费的认识分歧。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结的2140件物业管理纠纷案件中,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委员会可以选聘、解聘物业管理企业。最近物业交接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被辞退的物业管理公司与新选聘的物业管理公司、原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就物业管理交接事项频繁发生纠纷,不仅影响物业区域内全体业主的正常生活秩序,也对物业管理公司的企业形象产生很大负面效应,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物业管理的概念,《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指出“本条例所称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物业管理行业走过了二十几年的风雨历程,市场环境逐渐成熟。物业管理作为一个与广大群众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产品,正逐步走上“由企业提供服务,由业主支付相应费用”、并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道路。在物业管理成长、成熟的这个过程中,物业管理收费难是一个焦点问题,由此引起的物业管理纠纷和投诉成为社会大众和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6月14日,北京市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指导委员会成立。此前,北京市宣武区已经率先试行了解决物业纠纷的人民调解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北京市将向全市推广宣武区的这一做法。人民调解是诉讼、仲裁等传统物业纠纷解决办法之外的又一条物业纠纷解决渠道,它有利于将物业纠纷和矛盾解决在基层,具有成本低、程序简单、时效快的优势。建立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是构建和谐物业管理的一次有益尝试。为使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对物业管理纠纷人民调解机制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本刊编发此文介绍宣武区人民调解物业管理纠纷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物业管理是业主通过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业主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机关场地等进行维修、缮护、管理、服务,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秩序和对业主进行全面服务的活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居住性物业的管理与服务,经营性物业的经营、管理两大体系。在物业管理实践中物业管理现状难以令人满意,物业纠纷在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投诉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下面就物业管理中应加强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物业服务合同是物业管理的基础,业主作为物业的所有权人,通过委托授权物业公司对物业进行管理;物业公司根据所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提供物业服务,合同就是物业公司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权力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监督物业管理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是法律赋予业主和业委会的一项基本权利和职责。监督的内容包括物业管理企业是否遵守物业管理的相关法规,是否履行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是否达到合同约定的服务质量。监督的时间应从合同起草、洽谈之日起,直至合同终止为止。监督的形式可以采取检查、奖惩、评议、指导等多种方法。监督的目的是确保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得以实现,为建立和谐社区做出贡献。具体讲,业委会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实行监管,  相似文献   

14.
物管纠纷多发原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阶段,物业管理的纠纷已屡见不鲜,其中尤以物业管理公司与产权人及使用人之间的纠纷最为多见。在物业项目投入使用后,物业管理纠纷的出现会同时影响业主的生活、工作及物业管理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较大的和持续时间较长的纠纷还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试就物业管理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国实际,为在物业管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业主享受物业管理服务所支付的费用俗称为“物业费”。由于在物业服务合同中,一般约定这一费用由物业公司直接向业主收取,而且.物业管理条例(下称条例)第67条也规定:“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业主逾期不交纳物业服务费用的,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  相似文献   

16.
<正>业主有权要求物业服务公司退还违反合同约定或者违法、违规收取的费用,并没有赋予业委会同样的权利。2011年4月1日,上海某小区业委会于成立,之后便终止了与原物业服务公司的物业服务合同,聘请新物业服务公司为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新原物业服务公司在办理交接时,就相关材料、设备的移交,以及地下车位管理费的交付问题出现了纠纷。业委会要求原物业服务公司全  相似文献   

17.
新建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召开之前,业主被迫承担不平等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义务、物业管理公司不全面履行或不履行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中的合同义务是当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普遍现象。由于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的主体是开发商和物业管理公司,在合同期限内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已达成“默契”的情况下,开发商不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履行合同义务,即便在物业管理公司根本违约时开发商也不解除合同。对此,业主不能解聘物业管理公司,甚至不能取得任何补偿。业主没有对合同权利损害的救济权,微观上造成了物业服务质量下降、物业管理收费难等社会现象,宏观上阻碍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足见这一救济途径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是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北京房地产》2004,(2):95-104
第三十九条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物业管理企业应当将物业管理用房和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资料交还给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合同终止时,业主大会选聘了新的物业管理企业的,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应当做好交接工作。[释解]本条是关于物业管理企业交还物业管理用房和物业资料,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之间做好交接工作的规定。在物业服务合同履行期间物业管  相似文献   

20.
尽管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早在2003年就已明确规定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签订的、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的合同的名称为“物业服务合同”,即该类合同已具有一法定名称。但我们通过对宁波市各类物业合同的调查却发现,目前实务中有关此类合同的称谓仍未完全统一,这不仅容易引发广大业主与物业服务人员对该类合同认识上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