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7 毫秒
1.
<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做好这项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要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子,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脱贫的机制,多给贫困群众培育可持续致富的动力。要把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扶贫理念随着时代发展而完善,从“摆脱贫困”到“精准扶贫”再到“精准脱贫”,其理念一脉相承,其思想内涵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深化,形成了从理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知行合一”理论实践体系。习近平在福建任职期间进行了“摆脱贫困”理论及实践探索,提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扶贫脱贫观点,如“扶贫先扶志、念好山海经、科技兴农、建设农村党组织、四下基层、滴水穿石”等,明确了“扶持谁一谁来扶一怎么扶”的扶贫脱贫思路,在精神扶贫、扶贫策略、扶贫路径、扶贫组织保障、多元扶贫力量、脱贫内生动力、脱贫长效机制等方面蕴含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临夏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在全力抓好“1+17”方案项目落地、产业扶贫、金融支持、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的基础上,针对部分贫困家庭中存在思想落后、子女不孝、家庭不睦,个别贫困群众不思进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仅仅依靠政府“输血”而不自己主动“造血”等问题而致贫返贫的现象,市上提出了“以德扶贫”的理念,贫困村党支部和驻村干部瞄准对象、对症下药,帮助贫困户彻底转变“等、靠、要”的思想观念,鼓励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来增加收入,主动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探索出了一条“扶志、扶德、扶能”相结合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重庆与世界》2015,(24):16-23
重庆,8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既有繁华的都市主城,又有偏远的贫困山村。为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步伐,确保贫困地区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人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即对照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要求,找准“穷根”、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同时进~步推动政策、资金、力量向贫困区县、贫困村、贫困户聚集,坚决限时打赢扶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提出2020年前要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新形势下,农牧区基层党组织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核心因素,必须要在精准扶贫这场硬仗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引导、带领广大党员和群众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服务于全面小康的大局,成为脱贫攻坚强有力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推动者.2012年初,同德县贫困问题得到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本文从武陵山区桑植县的实际情况出发,描述了武陵山区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现状,探讨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创新模式,并从加强旅游人才技能培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扶贫机制,优化金融机制、发展农村旅游产业链等方面探究了桑植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策略深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武川县以普惠金融为关键点,紧紧围绕"准"、"实"、"活"、"细"四字诀,大力推广基础金融服务,不断探索适应地方特点的精准扶贫模式,在县域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客观地看,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扶贫开发时间紧、任务重以及贫困程度深等大背景下,亟需在今后扶贫工作中予以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在服务武川县全面脱贫中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打好脱贫攻坚战,解决好贫困人口的贫困和返贫问题,是魏县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重要战役,也是贫困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文章以河北省魏县作为研究对象,在对魏县精准扶贫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制约魏县精准扶贫政策推进的主要问题,并分析魏县打好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对策,探索出一些具有创新性和示范带动效应的扶贫措施。  相似文献   

9.
冉小娥 《发展》2016,(4):15-16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到来,实现贫困片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和薄弱环节.改革传统粗放的扶贫方式是现阶段扶贫攻坚的必然选择,实现共同富裕,推行精准扶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创举.因此,武威作为贫困地区,在未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定打赢精准脱贫大战的决心和信心,精确地定位当地的贫困实际,精心地整合精准脱贫的现实基础,充分挖掘提高贫困群体素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实施“双联富民”行动的内生潜力,精准地为贫困群众精准增强内力、提供外力、激发活力.  相似文献   

10.
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关头,文化扶贫的战斗堡垒地位日益凸显。我国当前文化贫困现状依然存在,文章在对各地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进行梳理之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实施路径的建议,以期巩固脱贫成果,激发内生动力,顺利夺取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1.
资金约束一直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大掣肘。《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都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明确提出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金融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支持水平。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尚未形成广覆盖、可持续、多层次、梯度化、低成本的金融扶贫工作机制。文章建立了普惠制金融扶贫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阐明了普惠制金融的内涵以及普惠制金融扶贫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扶贫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实现贫困人口务工就业作为脱贫攻坚时期贫困人口脱贫的主要方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期,同样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研究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意愿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现实价值。本文从可持续生计和社会学习的角度建立二元 Logistics 回归模型,分析生计资本与社会环境对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本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是影响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意愿的关键资本。同时,在社会环境中,贫困村的务工就业氛围对贫困人口的务工就业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时期,鼓励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措施更应聚焦贫困人口的类型特征,以实现政策的精确和高效。  相似文献   

13.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破解新时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在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底,西藏74个县(区)均已实现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当前,西藏正处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并行的特殊时期,如何实现二者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并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协同推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西藏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中央指明了西藏脱贫攻坚应遵循的总目标、明确了西藏脱贫攻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自治区党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西藏脱贫攻坚的始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思想指引力;自治区党委率先建立四级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着力健全脱贫攻坚保障制度、持续推进"强基础、惠民生"脱贫攻坚有力抓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组织实施力;中央从全局高度对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的空前重视、举全国之力助推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治区党委统筹推进西藏脱贫攻坚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统筹协调力;西藏脱贫攻坚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切入点、使所谓"西藏问题"的谬论不攻自破、为全国乃至世界极端复杂贫困治理贡献了智慧,从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熊清宇  孙静 《科技和产业》2023,23(10):12-16
以2016—2020年中国 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其参与精准扶贫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上市公司参与精准扶贫能够显著促进财务绩效的提升;分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对财务绩效的提升更为显著。最后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帮扶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竹  张欣 《南方经济》2021,40(10):48-65
为实现消除农村贫困和区域贫困的目标,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精准扶贫战略中,然而学术界对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经济后果影响的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以2016-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文章实证检验了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精准扶贫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在改变变量度量方法、更换模型以及使用安慰剂检验和PSM模型控制内生性问题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探讨其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企业参与精准扶贫通过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升了创新绩效,而资源效应(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和提高税收优惠)和声誉效应(增加媒体正面报道数量)是参与精准扶贫所发挥的外部融资作用。最后,基于宏观社会层面、中观市场层面以及微观企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参与精准扶贫对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地方扶贫压力较大、资本市场信息环境较差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不仅丰富了参与精准扶贫和企业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对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中的作用以及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旅游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以怀化市旅游产业精准扶贫为对象的研究表明,贫困地区的旅游产业扶贫依然在产业扶贫规划、品牌宣传、龙头旅游产品培育以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要进一步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产业精准扶贫需要转变思路、完善交通网络、激发内生动力和理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8.
西藏作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对口援藏扶贫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对西藏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认为,援藏扶贫工作须置于习近平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的指引之下,要以增强西藏自我发展为关键,实现西藏的内源式发展。文章在分析内源式发展理念基础上,以山东省济南市援助西藏日喀则白朗县扶贫为例,阐释了产业扶贫实现内源式发展的具体路径,并从可持续生计、体现长期性、力求科学性等方面探究援藏产业扶贫中蕴含的启示,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郑重部署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又对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提出了最新要求,明确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实施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延续了自身发展农牧业与农牧区的历史逻辑,是西藏自身农牧业发展战略与国家整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融合,表现出鲜明的西藏特色和问题导向。在实践逻辑上,西藏既按照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进行部署,又根据自身形势任务、机遇挑战,展开西藏“特色”乡村振兴实践。  相似文献   

20.
吕小锋  朱政  王田富 《南方经济》2020,39(2):108-127
征地后农业收入及土地权益的减少会阻碍农户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征地补偿的存在可以扩大农户生产经营的可选集,为持续提高农户家庭经济水平,促进农村减贫提供了必要前提。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中2013年的农村住户数据,文章设立了以家庭财富为基础的农户经济水平的衡量指标,并建立三元联合分布计量模型,在处理了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了征地和征地补偿对农户贫困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过程中减贫效应起主要作用,征地能够显著增加农户财富,促进农村减贫。征地的减贫效应存在异质性:征用宅基地形式下的减贫效应最为显著,征用耕地时效果则会下降;不同补偿方式下的减贫效应存在差异,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组合下的征地减贫效应最强,而单独资金补偿的减贫效应最弱;征地减贫效应在东部地区、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及高财富农户中更加明显。处理效应结果表明资金补偿和非资金补偿的组合能够为农户带来最多的财富收益,具体为233578.8元。最后文章还检验了征地的影响机制,发现征地补偿是征地减贫效应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但不是唯一途径,补偿在征地的减贫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其效应所占比重约为59.5%。文章结论表明政府征地不仅有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还具有促进农户减贫,推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