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集中,山地地区的城市规划与设计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将低碳理念应用于山地城市规划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实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减少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同时也推动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通过合理运用低碳理念,可以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和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城市。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应注重自然与城市的有机结合。文章从低碳理念应用于山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当前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探讨低碳理念下的山地城市规划与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2.
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化进程中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来进行"低碳城市"的规划设计与建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使低碳经济最低限度地影响经济增长,平衡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制定生态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现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低碳城市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低碳城市理念,探讨如何以建设低碳城市为目标,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保障,重点从城市空间规划、交通规划和产业规划三方面阐述了建设低碳城市对于城市规划政策的引导要求.  相似文献   

4.
景晨 《科技与企业》2014,(11):164-164
低碳观念是当前从事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性理念,是践行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代表性思想,只有在城市规划中全面落实低碳观念,是城市的生产和生活都做到了低消耗和低污染,这才能使城市充满发展的潜力。本研究立足于城市规划工作,在描述城市规划概念的基础上,说明了城市规划中体现低碳观念的价值,提供了新时期以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建筑规划、交通体系为重点的城市规划工作重点,希望为实现低碳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外低碳城市规划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保障能源安全,世界上许多城市纷纷开展了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和实践.中外低碳城市规划之间有显著差别,表现在发展低碳城市规划的动机、目标、内容和实施途径等方面.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肇始于西方发达国家,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规划目标较高.而在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相对较晚,规划的动机更偏于经济增长,减碳的主动性较弱,目标贴近国家要求.中国的低碳城市规划内容多,以产业规划为核心;西方的规划内容相对较少,集中于市政领域.在规划实施上,西方的规划多采用市场手段,而中国的规划较多依靠政府推动和行政措施.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逐渐加剧,在低碳环境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对我们来说已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本文将根据低碳城市的规划要求,从交通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以及产业规划三个方面详细叙述了在低碳形势下对城市规划的思考和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将可持续发展这一伟大目标融入到对低碳城市的规划中,为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正01前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历史任务。经报国务院同意,我委自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两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17个低碳试点省市还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2013年12月20-21日,我委在云南昆明组织召开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现场交流会。为全面展示低碳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我们将现场会期间试点省市提供的图片统一制作成本次展览,供大家参观点评。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与之相应,低碳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城市.世界上的城市开发调控,均无一例外地将城市空间物质环境作为开发调控的实施对象.德国城市详细规划——建造规划是德国建设许可的主要技术依据.论文基于德国规划法律法规,首先梳理了德国低碳发展相关的开发调控目标,进而分析了低碳发展导向的德国建造规划控制因子,并应用调控力评价模型,对建造规划控制因子实现低碳发展调控目标的调控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建造规划拥有很强的低碳发展调控能力,其调控空间重点从主到从依次为建设许可范围、建筑地块和公共空间,调控理念是以控制排放的主动调控为主、以治理污染的被动调控为辅.  相似文献   

9.
《企业技术开发》2016,(11):156-157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城市的碳排放量,给城市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严重的影响到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因此,建设低碳城市就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从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着手进行论述,分析了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进而指出了低碳城市理念下城市的规划设计策略,希望对建设低碳城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低碳城市生活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衍生,文章从我国的城市实际特点出发,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思考,以供城市规划设计人员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城市竞争力和软实力。在总结国内外低碳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国内低碳城市建设的误区的基础上,建议嘉兴以系统的观点构建低碳政策体系、低碳产业体系、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消费体系等四个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3.
李东旭  刘春明 《价值工程》2011,30(33):324-325
面对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城市的低碳发展已迫在眉睫,本文以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阐述了低碳城市的论内涵,分析了我国低碳城市构建的情况,并提出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策略,从而实现长远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功能定位与内容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低碳城市在理论体系建设、规划建设实践等方面目前正处在探索前行的阶段.低碳城市建设要规划先行,通过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制定把握一个城市整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就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定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施步骤等作了论述,以期推动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与自然"两个中心"、"两种价值"的生态文明思维,分析了生态文明时代城市的价值内涵,提出了低碳城市概念,并以城市价值最大化为核心提出了低碳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城市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发现不同的专业角度必然会使得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在从事城市设计研究中有着各自的相对局限性,以及现在的城市设计成果往往缺乏深入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提出了在城市设计中应重视技术性因素又注意制度性因素,同时要把握今后城市设计走向生态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赵松岭 《物流科技》2012,(6):103-105
从保定市建设低碳城市入手,分析了保定市物流业存在的问题,从低碳运输、物流信息平台、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逆向物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保定市在建设低碳城市中的物流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碳排放增加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和低碳城市规划在规划界得到了普遍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专家关于低碳城市规划编制思路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低碳产业布局、低碳公共交通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汇系统布局、低碳城市空间结构、低碳空间管制等六个方面对厦门市低碳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并介绍了厦门市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已取得的成绩;旨在从总体规划层面建立低碳城市规划模式,为低碳城市规划编制体系探索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模式,其低碳化发展,对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标准体系是城市社会低碳发展各相关领域技术标准的有机整体,是指导、协调低碳技术标准化与各领域子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和蓝图,对系统地推进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提出区域低碳标准体系的基本构想、建设路径、重点和步骤、目标,并勾画了长株潭城市群低碳化发展的基本指标,为城市群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低碳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属性,重点发展以城市群为范畴的区域经济社会,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主导模式。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技术与制度的创新,低碳城市群标准体系是一个由各分支体系相互补充、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所形成的一个有机互动整体,是一个嵌入在社会管理、经济模式、产业技术、能源结构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系统。标准体系通过的系统协调效应使低碳技术体系发挥更大的碳减排推动力,是一个更趋复杂化、系统化的社会工程。文章提出了低碳城市群标准体系的基本定义和建设重点,对低碳城市群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