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l、第一季度外资的特点 (1)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有所下降,但外商投资额增加。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909家,同比下降4.26%;实际使用外资153.57亿美元,同比增长9.02%。其中外商直接投资142.46亿美元,同比增长6.4%,其他使用外资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59.29%。  相似文献   

2.
商务部部长助理傅自应先生的“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与发展”一文指出,2004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国际贸易与投资重新趋于活跃,中国经济也延续了2003年快速增长的势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2004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完成9265亿美元,增长35.8%,其中出口4687亿美元,增长34.5%,进口4578亿美元,增长37.2%;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90亿美元,增长34.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38亿美元,增长23.5%。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功不可没。傅先生认为,目前,中国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3.6万家,仅占全国…  相似文献   

3.
王爽 《走向世界》2003,(6):18-21
从2002年开始,山东迎来了众多知名客商到山东考察投资环境,这绝非偶然。很多外商在了解了山东之后,都不无感慨地说:"山东,真是一片投资的沃土!"正因为如此,山东省招商引资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2002年,山东新批外商投资项目合同外资金额115.56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6亿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6%和54%。截至2002年底,山东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合同外资金额607.7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339亿美元,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企业33113家。今年1—10月份,山东全省新批外商投资合同外资金额153.1亿美元,增长59.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9亿美元,增长67.2%,并有望在年底前突破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刘博 《科技和产业》2011,11(2):55-56
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是获得外国先进科学与管理技术的重要渠道。通过对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溢出效应的初步分析,得出在21世纪初,中国工业部门引进外商投资在总体上对内资部门产出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外商投资的外溢效应为正,但这一外溢效应的作用并不是太大。因此我国政府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我国引资的质量,提高运用外资的效益,转变全国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 "入世"在即,南京市组织实施"投资环境改善年"活动,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投资环境和氛围,大力招商引资,推动全市作为"龙头经济"的开放型经济的持续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9家,比去年同期增长36.3%;合同外资4.52亿美元,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4.26亿美元,增长29%,完成年计划的50.2%。截止今年6月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步增长。数据表明,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外资企业。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又有7成以上是在制造业。本文通过对1989—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中国工业制成品进出口额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表明,目前阶段,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创造效应比较突出,而贸易替代效应还未完全凸显。从长期来看,要继续保持外资企业出口贸易高速、稳定的增长,关键在于提高其出口质量,即增加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同时要对其进口实施更为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7.
1992年以后辽宁加快了利用外资的步伐,1992~1997年,外商直接投资占利用外资比重达70.0%.近年外商直接投资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2006年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336家,合同外资额152.4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86亿美元,同比增长66.71%.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双对数计量经济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利用1986-2005年时间序列数据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有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蒙古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外商投资的质量、增强FDI效应的对策建议,以使外商直接投资更好地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9.
一、增长与结构1、投资降幅收窄,并有回升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国有部门投资同比增长27.2%,比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比一季度上升3.7个百分点,降幅收窄2个百分点(见图1)。其中,个体经济投资快速增长,私营企业投资降幅收窄,外商投资大幅萎缩,港澳台商投资负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紧紧抓住跨国投资增长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难得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提高吸收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商务部近期发布的《关于2007年全国吸收外商投资工作指导性意见》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万金金 《北方经济》2006,(16):37-39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对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地区差异的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弹性系数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间投资的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间投资具体包括集体投资、私营个体投资、其他内资、联营经济中的非国有控股投资、股份制经济中非国有控股投资。近几年来,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在国有投资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2年全国民间投资175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同比加快4.6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有及控股投资和外商投资(包括港澳台投资,下同)的增速分别高9.2个和7.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40.3%。  相似文献   

13.
2001年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再加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利好因素,中国实现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预期增长。2001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139家,比上年增长16%;合同外资额691.9亿美元,增长10.4%;实际利用外资额468.5亿美  相似文献   

14.
基于面板数据的FDI地区差异对经济增长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PanelData)模型方法,对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部的外商投资地区差异的经济增长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部国内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超过了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在弹性系数方面也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按照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资本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动力,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外商投资及自筹资金构成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本文实证分析发现国家预算内资金、利用外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而经济增长与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则关系不显著,这反映出我国国内信贷资金使用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及自筹资金具有部分借贷性。  相似文献   

16.
后WTO时代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新态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后WTO时代的到来,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将越来越弱,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由最初的资源寻求、效率寻求转向当前市场寻求的战略调整已初显端倪。要规范市场环境,构建完善的投资平台;鼓励外资通过并购参与国企改革,引导外商投资向优化中国产业结构方向发展;引导外商投资予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充分发挥外资优势,带动我国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和出口总量的增长。  相似文献   

17.
外资进入与保护民族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进入中国的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合资的浪潮席卷了众多行业。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在我国市场上日益显露出强劲的竞争实力,这使一些内资企业被迫降低了市场占有率,或退出了原有的生产领域,一些国产名牌消失,代之以外商投资企业新品牌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6月,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545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3.1%。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全国外商投资出现大面积滑坡的情况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商投资却呈大幅度上升之势,其奥妙何在?这得从开发区人营造投资“绿洲”的行动说起。  相似文献   

19.
入世后中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深层制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世界经济前景黯淡、全球化浪潮中贸易投资自由化深入发展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国际国内背景下,2001年以来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已经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呈现出逆势而上的良好态势,开始了新一轮的外商投资增长,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随着厦门特区建设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外商在厦门特区投资兴办企业的急骤增多,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中方雇员的人数也逐渐增多,目前有2.5万余人,约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0%,1988年外商投资企业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2%,今年上半年又有较大的增长。实践证明,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新兴劳动大军。这支劳动大军为我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