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试论审计监督的活力李虎林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围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这个中心环节,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理顺经济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审计是对经济责任关系的评价与鉴定,对经营责任制中的资产所有权与经营者之;旬的经济责任关系进行...  相似文献   

3.
4.
赵杏珍 《中国外资》2011,(18):121-122
中国加入WTO后,如何健康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服务于全民是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经济的发展需要经济监督做辅助工作,而某一项单独的经济监督并不能使经济很好的发展,所以认识和了解经济监督系统中各项经济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审计监督,对我们更好的了解专业有很大的帮肋。审计监督是经济监督系统中最主要的经济监督形式,审计监督不仅可以监督应当接受审计监督的内容,而且还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监督过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形式的三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
现代金融业存在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及通货膨胀、汇兑、金融衍生工具、政治等风险。应强化审计监督,服务宏观金融调控;要促进金融机构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强化金融内控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7.
8.
陶华 《青海金融》2007,(5):57-59
本文针对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成因分析,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9.
汪松树 《财政监督》2005,(11):71-71
一、制约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1、内部审计人员管理体制。根据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规定和当前的实际状况,内部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如人事调派权、工资管理权和奖惩权等直接受所在单位控制。由于被审部门是内部审计人员所在单位的组成部分,客观上造成内部审计工作为本单位利益服务的依附性,使得内部审计人员秉公执法的程度和工作质量直接受到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其他权力部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1.
政府采购绩效审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朗 《上海会计》2001,(1):54-55
政府采购是自“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又一次最重要的尝试。自1996年进行政府采购试点工作以来,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省市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试点,其试点范围从比较容易操作的小汽车、办公设备扩展到小汽车维修、保险、医疗设备、会议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工程公开招投标等领域。本文主要试从审计监督的角度来看如何对我国政府采购进行绩效审计。一、政府采购绩效审计的必要性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附属单位为了日常政务活动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2.
13.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践中,如何处理好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探索解决的问题。它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价值的实现以及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笔者将从多年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出发,对这一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强化金融内部审计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伟芳  王衮锡 《中国金融》1996,(12):37-37,30
强化金融内部审计监督中国人民银行德兴市支行鲁伟芳,王衮锡,张建华目前,我国各大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部都设有独立的内部宙计机构,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内审监督体系;并且通过内审活动,已经在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  相似文献   

15.
会计监督与财务监督,审计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孙茹 《理财》2001,(9):23-23
由于外资运用是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是社会多种经济成分中的“宠儿”,多年来倍受方方面面政策的“呵护”,所以,对它进行以“真实性”为重点的真实、合法、效益三者统一的审计监督,不仅是审计机关的事,还必须得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1政府应该逐步取消利用外资经济活动的企业“特殊公民”地位,由倾斜政策逐步向市场导向转变。地方有关权力机关和政府应该尽量减少乃至取消当地对外资企业监督检查不同于国有企业的限制性规定,构建公平、规范的法制环境,使其在接受国家经济监督上和国有企业有平等的权利和义…  相似文献   

17.
18.
19.
林建刚 《理财》2001,(11):30-3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实践证明,经济越发展,改革开放越深入,越需要加强审计监督。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做好新形势下的审计工作,同样需要审计部门不断进行创新。我认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逐步建立公开化的审计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一、加强审前公开首先,对审计项目进行公开。每年年初,审计署、省、市、县四级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部门可利用政务公开栏和审计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开,同时上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让市领导及时了解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取得领…  相似文献   

20.
冯玉霞 《西安金融》2000,(10):50-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