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形式与现状的介绍,简要分析了景区门票价格过高,上涨幅度越来越大、过分重视景区门票收入,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等说明我国旅游景区门票现存的问题。进而又从旅游门票收入经济化、旅游景区资源垄断化、门票价格管理多头化、景区经济收入单一化、调价听证会未合理化等五个方面初步得出了门票涨价导致我国旅游门票畸形发展的内在原因,客观提出针对我国旅游景区价格上涨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2.
景区门票是一种准入制度,而门票价格是景区准入的"门槛高度"。本文以国内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历程为轴线,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原因、涨价影响与定价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述评。根据研究现状,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贺丽霞 《企业导报》2014,(23):75-76
近年来我国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互相攀比,持续攀升,引起了学术界、政府官员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是,景区过分依赖门票收入,景区管理体制缺陷,旅游景区市场供给不足,景区价格听证制度不完善。因此旅游景区迫切需要摆脱门票经济,转变管理模式,增加旅游资源供给,改革票价听证制度来遏制价格上涨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旅游景区风景资源的独特性、脆弱性和稀缺性以及景区门票价格上涨后所带来的外部不经济性和非公共物品性问题,决定了景区门票价格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文章分析了景区门票价格上涨的种种原因,认为对待景区门票价格问题,应采取严肃而慎重态度,并提出几点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针对门票的价格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探究价格过高的原因以及现阶段我国各大景点门票价格的基本现状。以期通过我国部分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进行基本的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的方式方法进行理论和数学建模的分析,从而能够有效结合旅游管理的特色和知识进行运用,再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从而让旅游爱好者能够有更加舒适和放松的景点体验。  相似文献   

6.
免费西湖别样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区不收门票,究竟是亏还是赚?西湖免票不仅带来了社会效益。更带来了经济效益。在某些地方政府看来。地方景区门票价格的上涨。可以直接为本地带来更多旅游收入,从而给当地政府带来更多财政收入。20%的收入用于维修。而80%的收入则发了工资与奖金。具有资源垄断优势的旅游景点类公司将由其独特的垄断性和业务专营性获得垄断收益。景点成为了一块“唐僧肉”,能够得着的地方政府部门、景点企业公司。谁都想吃一口。  相似文献   

7.
统计发现,全国(不含港澳台)130家5A级景区(非淡季)中,近半数门票价格过百元。价格在100元至200元(含200元)的5A景区占比最多,达35.38%,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只能望"景"兴叹。"风景名胜区应该回归公益,降低门票价格,从长远看甚至是免票。"昨天举行的《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公报》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如生表示,部分风景名胜区门票价格偏高的问题是存在的,下一步将从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减少其对门票收入的高度依赖,降低门票价格。(12月5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各省区对旅游产业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对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的投入.在这之后,几乎所有景区门票价格大幅度上涨,本文试图从旅游产业链上长、短期经营者的价格博弈角度对引致这种现状的原因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消息,8月28日,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向全国旅游景区发起倡议,呼吁全国各类旅游景区共同抑制门票上涨势头,倡导5A、4A级景区带头不上涨门票价格。倡议发出后,各地旅游景区积极支持响应。截至8月31日,已有2050家5A级和4A级景区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国内多家景点上调门票价格,涨价后5A级景区平均票价超百元,其中丹霞山从160元涨至200元,玉龙雪山由105元涨到130元。面对门票"3年必涨"的怪圈,一方面,民众感叹玩不起;另一方面,景区也抱怨运营开销太大;专家称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向产业经济转型。我国旅游景区的高价门票一直饱受公众诟病,但是,公众的骂声和舆论的批评声并没能阻挡景区门票上调的步伐,各大旅游景区的门票价格始终处于不断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们在对某旅游汽车公司1997、1998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时,通过综合运用分析、判断等审计方法一举挖出一起百万元“小金库”。审计人员在听取公司基本情况介绍时获悉,该公司主要有三大收入来源:旅游组团收入、旅游客运收入和挂靠车辆上交的管理费收入。公司财务账反映1997年收入为179万元,其中旅游组团收入138万元,旅游客运收入41万元;1998年收入为68.6万元,其中旅游组团收入41.2万元,旅游客运收入27.4万元。1998年营业收入比1997年减少了110多万元,下降幅度之大令人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2002~2006年共14个黄金周全国假日办发布的旅游统计数据,在对旅游收入的内涵和构成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折线图对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及旅游收入各构成要素的收入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了旅游收入的主要增长点;最后提出了黄金周期间旅游收入持续增长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福建省永泰县为研究区域,建立VAR模型对旅游资源开发对地方经济发展影响力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协整检验表明,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得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增长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同时,考虑GDP因素,对永泰县未来3年旅游收入进行预测,误差极小,2019—2021年旅游收入将继续增加。政府应科学规划,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特色宣传,保护资源,以促进永泰县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旅游发展初期,由于市场经济的刺激,各个景区对价格上升的需求较大。旅游门票制度的放松对旅游的正面影响比较大,但近些年来不断出现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提醒着人们反思制度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在景区门票制度制定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各种利益与监管的矛盾冲突的处理。但制度应当如何调整,还有是否只需要进行制度的调整在其他方面应当做出怎样的调整。研究好以上问题是解决目前景区门票定价存在问题的关键。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四个不同类型景点的角度出发,研究制度对景区门票价格的影响程度,再对比四类景区门票制度的差别,从而剖析出每种门票制订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前,旅游业正在发展为世界上最大和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产业已有长足的进步,并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更好地发挥旅游业的作用,有必要加强对旅游收入的计量分析。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知识,通过模型建立与调整,对影响我国国内旅游总收入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揭示我国旅游业收入的特征,并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欣然 《上海质量》2012,(10):70-71
中秋连国庆,难得的8天长假,令国人"倾巢而出",带来了喜忧参半的局面。可喜的是,旅游收入"盆满钵满"。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报告显示,8天假日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游客人均花费495元。同比去年长假,无论是人次、收入还是人均花费,都超出四成以上。在2105亿元旅游收入中,民航客运收入81.6亿元;铁路客运收入33.2亿元;39个重点旅游城市实现旅游收入786亿元。在已经公布8天旅游数据的25个省区市中,山东省以335.01亿元列旅游总收入排行榜第一。进入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使用拔靴面板因果关系检验法,选取16个客源国和11个目的地国家的年度数据来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入境旅游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需求的影响是不同的.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表现为价格效应,居民收入的变化表现为收入效应.我们发现人名币汇率变化是中国出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而非入境旅游需求的格兰杰原因.中国游客处境旅游受汇率变化影响较显著,而国外游客入华旅游需求受其收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邹雪 《企业导报》2011,(6):218-219
在我国旅游消费年龄结构中,青年旅游者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其中情侣结对出游愈发频繁,已成为一种风尚。在旅游消费过程中,以纪念爱情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旅游商品也越来越受到青年情侣的青睐,成为吸引旅游消费,提升旅游收入的一项重要旅游产品。本文透过青年情侣的旅游消费行为来研究他们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倾向,旨在为开发针对情侣的旅游资源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过后,宁波旅游市场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地区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商务与旅游紧密融合、国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等一系列新的形势,造成当前宁波旅游市场需求出现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消费更注重多元化,价格弹性、收入弹性比较大,非价格竞争手段反应敏感,节庆活动的刺激作用明显。研究这些特征能为制定促进宁波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曾征 《集团经济研究》2006,(29):156-157
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牵动性强、关联度大,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在解决了旅游者吃、住、行、游等基本旅游需求后刺激旅游者消费,增加地方旅游收入的重要方面,旅游商品销售收入是旅游业弹性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旅游业整体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而且旅游商品还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旅游景点走向旅游市场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人文精神和地域文化的代表.因此,旅游商品销售收入占旅游收入的比重被看成衡量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尺,通过做好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工作提高旅游经济发展层次成为各地的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