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就业是民生之本.2006年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传统就业方式难以吸纳过剩劳动力供给时,灵活就业成为解决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2009~2010年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面对宏观经济衰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我国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守估计,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个,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33%;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0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20%;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6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60%。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将会企稳回升,就业形势会好于2009年,但是仍有很多隐忧;应继续坚持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稳定或扩大劳动力需求,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建设;对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4050群体就业问题、隐性失业问题、劳动力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问题、失业保险制度改革问题应该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3.
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就业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就业问题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依然并不乐观.据统计,2006年城镇下岗职工约4000万人,农业剩余劳动力约1.5亿人,全国城乡每年新增劳动力约700万人,在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可见,我国每年需就业的劳动力数量约为2亿人。如果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按8%计算,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望 《经济视角》2005,(7):59-60
一、当前我国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就业机制初步建立。但影响就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是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2004年我国16岁以上人口数比上年增加1660万人,劳动力供给压力仍然较大。从城镇新增就业群体规模看,2004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城镇退伍转业军人、农转非劳动力分别为775万人、35万人和270万人,  相似文献   

5.
虚拟网络经济为我国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就业形式,并为劳动者提供了共享和协同关系的理念,促使了灵活、有效、合作劳动力市场的出现,通过虚拟网络环境下的就业过程也进一步实现了劳动者的幸福目标。由于虚拟网络技术特征,虚拟网络环境中新就业形式发展中仍存在市场的不确定性、市场缺乏有效管理和劳动者权益保障等问题,政府需要在主导建设就业平台基础上,正确引导灵活就业者的就业方向,通过个人收入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环境营造等措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吴希宁 《当代经济》2002,(12):32-32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劳动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大国,就业和失业的矛盾尤为突出。仅以鄂西山区的恩施市为例,“十五”期间,全市进入市场的下岗职工将达18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0.9万人需要安置,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2.7万人,全市劳动力资源供给总量预计可达5.4万人,平均每年0.54万人,而同期提供的岗位约为2.4万个,就业和再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作为内陆中西部地区欠发达的地区,工  相似文献   

7.
王华  闫继臣 《经济管理》2001,(15):23-24
进入21世纪,就业和再就业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中心,对于城镇就业供应量而言,主要聚决于3个方面的因素:一是人口自然增长形成的新增劳动力,这部分人口估计未来10年内平均每年约有1500万人;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估计每年约230万-270万人;三是企业深化改革,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改革导致的失业人口,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8年底的数据,约有892.10万人,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这3种劳动力供给量加总,预计从目前至21世纪初的10年内,我国平均每年需要至少创造出2500万个就业岗位,才能实现理论上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8.
发展灵活就业在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灵活就业具有就业门槛低,行业和门类庞杂的特点,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灵活就业具有机制灵活,进退方便的特点,有助于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确立;灵活就业在促进市场就业机制形成,推动城镇化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失业问题主要不是结构问题,而是总量问题。运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的周期性总量性失业模型。对长期总量性非自愿失业的生成机制的研究发现,应从控制人口增长、降低劳动参与率、缩短劳动时间及实行灵活的就业制度等方面扩张潜在就业规模,从而有效治理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露  王峰 《财经科学》2024,(3):118-133
数字经济发展正推动我国就业市场发生新的变革,新就业形态加速涌现,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劳动力的主要选择之一,但“增量”的同时,如何提高灵活就业质量日益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基于灵活就业不同于正规就业的独有特征,探索性地测度了灵活就业质量,并考察了数字经济对灵活就业质量的影响、分维度差异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灵活就业者多为男性、农村户籍、高龄以及低学历劳动者,且其工作收入低、工作强度大、工作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广泛存在,就业质量普遍较低;基准回归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提高了灵活就业质量,这主要体现在数字经济发展对灵活就业工作收入以及工作自由度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新生代、低人力资本、雇员型以及非农业户籍灵活就业者的就业质量提升作用更强;机制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可以通过培养灵活就业新业态与提高灵活就业者数字素养进而提高灵活就业质量。本文的结论有助于对政府进一步提升庞大的灵活就业群体就业质量,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与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1.
《当代经济》2004,(5):7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郑斯林近日说,中国这么多劳动力,不可能靠输出到国外解决就业问题,只能靠本国解决。 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不可能容纳中国这么多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若干年内是中国十分重要的问题,形势严峻。就城镇而言,最近几年,每年大约需要为2400万人安排工作:800万失业人员,600万下岗人员(包括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包括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和转业军人)。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就业岗位900万,这对中国来说有一定困难,但即使安排了900万,还有许多人没有安排工作,这还不包括农村的情况。中国今年的就业措施可以概括为“两个落实”,落实目标责任,落实各项政策和“两个加强”,加强对求职人员的服务,包括培训、介绍职业等,尽量给他们提供方便;加强研究一些长期的机制,怎么样促进就业,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就业。  相似文献   

12.
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170万大学生进入了就业市场,2004年进入劳动力市场就业的大学生将达到212万人,据预测自此以后几年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都将在200万人以上。在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中,大学生就业难显得更加突出:(1)大学生整体就业率不足,据统计,  相似文献   

13.
灵活就业的快速发展是当代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根本特征,本文旨在从微观劳动力需求主体--组织层面探究灵活就业的形成机制.灵活就业的发展是组织人力资源雇佣模式从传统刚性模式向弹性模式转变的宏观表现,而人力资源雇佣模式的弹性化源于组织在当代日趋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的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4.
《广东经济》2003,(11):1-1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我省是经济大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比较充裕,但由于大量的生产性和技术性岗位不适合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十分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全力以赴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同时统筹兼顾,做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实现全省全年净增就业岗位70万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山西省经济高速增长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劳动参与率较低与隐蔽性失业、劳动者素质提高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城镇就业压力较大与矿区职工失业问题凸显、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较高与吸纳就业能力不足同时并存,是就业优先保障体制和机制欠缺、就业弹性系数较小、就业管理和就业政策分散化、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所致。要通过进一步健全促进就业政策、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实施大学生就业工程和公益性就业工程、多途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措施,扩大山西省就业规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有农村户籍人口8.6亿人,其中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5.37亿人,主要包括农业从业人员(3.07亿人)、本地非农就业人员(0.85亿人)和外出务工人员(1.45亿人)等三大群体。目前,我国农业生产需要劳动力约1.8亿人,约有农业剩余劳动力1.2亿人。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趋势为:农村劳动力供给量开始下降,但由于城镇化增速放缓,就业压力仍然较大;农业经营规模出现扩大,但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进一步明显;外出劳动力就业环境明显改善,迁徙式迹象开始出现;农民工正在完成代际转换,外出就业类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十二五时期,每年将约有1200万名新生代农村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将会加快发展,就业市场可望容纳这一就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上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将给部分农产品供给带来一定的影响,农民工回乡就业则将给农村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未来,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要求稳定转移与难以实现定居、企业用工要求不断提高与培训远不能满足需求、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新型农民与农业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等三大矛盾。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总体状况为总量过剩,结构短缺。在总量过剩的大背景下,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村...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职工的下岗及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治本的办法是加强劳动管理,规范就业行为,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机制,同时,综合运用其它措施,破解再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城乡就业矛盾现状 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国家经贸委了解的情况看,1998年底,中国结转的城镇登记的公开失业人员为620万人,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超过1000万人,下岗职工中未就业的人员达600万人。企业内部还有3000万左右的富余职工,这些隐性失业人员随时都有可能显出。城镇就业问题不仅来自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和企业的冗员,同时还来自城镇每年新成长的劳动力以及伴随中国当前机构改革分流出来的相当部分人员,据估计,1999年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量基本要在400万人以上,城镇自身面临着巨大的…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尽管各国具体国情不同,但在解决失业问题上各国采取了很多相似的政策。应在对各国政策对比的基础上找出共性。笔者认为,我国解决失业问题时,应采取扩大就业总量、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等多方面措施。  相似文献   

20.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我国就业状况与失业保障冯煜一、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形势严峻1、新增劳动力数额仍然很大。劳动部门预计,“九五”期间城镇新增劳动力5400万人,预计仅能安排3800万人,争取安排4100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