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个,他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田园乡村度过的。他的人生与作品都与大自然密不可分。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位大诗人——诗人的人生及诗作,围绕诗人的人生及诗作与自然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论述,从中看出自然对诗人的人生与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大历诗人因与唐德宗的关系远近不同,对贞元诗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可分为三类:德宗重用、赏识和忽视的诗人。不少大历诗人因诗才受到德宗的欣赏与重用,主要活跃在德宗朝前期诗坛上。德宗重用的大历诗人的诗风,形成贞元诗坛主流诗风,是大历诗风的延续。远离德宗的大历诗人独立于贞元主流诗坛之外,直接影响着元和诗坛。  相似文献   

3.
太白性喜自由,向往雄姿矫健、摩天飞纵、俊迈超逸的大鹏与凤凰。这两种神鸟,带有原始图腾神话的伟大力量,还积淀着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寄寓着诗人超凡脱俗的理想,体现出诗人高蹈不羁的个性,是诗人儒道合流,庄屈一心思想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4.
唐代诗人张九龄山水诗歌的清澹风格虽有定论,但对其成因一般都止于诗歌意境和词语构成的阐释上。本文从张出身寒门、仕途受挫、贬官孤处、不与权贵苟合的社会背景与心理背景出发,剖析了诗人内心抑郁情结向山水分散、转移和消释是形成他山水诗清澹风格的重要原因。诗人主观意识与自然的结合是个性化的,其清澹风格也是个性化的,但却是那个时代共同审美意识要求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诗人伊丽莎白·毕晓普被称为诗人中的诗人,她的诗歌富于技巧,许多作品呈现出鲜明的魔幻主义色彩,宗教神话故事、神奇的意象、有异于传统叙事的错置的时空模式,使故事情节亦幻亦真,让读者回味良久。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视角,从诗歌所呈现的非线性的时空模式、神奇的意象、宗教与神话典故、幻与真的结合等方面对毕晓普的诗歌进行新的解读,将引领读者打开一个鉴赏诗歌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6.
弗罗斯特走了一条与同时代诗人决然不同的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公认的乡村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公认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是通俗的、大众化的,但决不媚俗;他的诗歌是简洁的、朴素的,但决不肤浅。他的诗歌中那些简单而淳朴的形象,那些真切而平静的情绪,全都构成了美的元素。  相似文献   

7.
《忽必烈汗》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的代表诗作之一。柯勒律治与威廉·华兹华斯和罗伯特·骚赛一起被称为英国“湖畔诗人”。柯勒律治与华兹华斯一起发表题为《抒情诗歌集》的诗集,标志着英国文学进入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些诗人重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诗歌中充满了幻想和想象,他们重视精神和感情世界。《忽必烈汗》一诗就是诗人记述他的神奇梦境的一首诗。笔者从对《忽必烈汗》一诗的分析,来讨论诗歌的文体特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充满想像,有美的形式,有感染力,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牧场》以自然富有乐感的口语和众多隐喻映射诗人创作的理念。作为诗集序言诗,《牧场》成为诗歌创作的象征。诗人将自己的才智与追求,通过诗歌审美技巧构建了乡村田园的精神栖息地,以探索人类最好的生存方式,而诗歌也成就了这位大诗人。  相似文献   

9.
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被公认为英国文学中最美、最有影响的诗歌。它们把诗人丰富的内心体验与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艺术地交织在一起,描绘了诗人所处时代的各种风貌。这些诗歌充分折射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观念以及资本积累时代商业活动的发展对诗人的思想、金钱观和人生态度的影响,从而展示出莎士比亚实际是伊丽莎白时代商品经济中一代文化巨人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10.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的代表作《悼念集》,由131首短诗组成,写出了诗人在丧友之后的沉痛心情,真挚而感人,此诗记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并谈及当时困扰人心的许多问题:如上帝与自然、善与恶、生与死的关系等,而其核心主题——科学发展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和权衡,反映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被誉为"人民诗人"的丁尼生,以诗歌的形式,为民众和自己寻找"信或不信"这方面的答案。  相似文献   

11.
鸟是陶渊明诗文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不同姿态的鸟形象既是诗人心路历程的象征,又是诗人人生道路的形象体现,也是我们了解诗人玄学思想形成的重要切入点。文章试图从飞鸟──羁鸟──归鸟的意象转换中探讨诗人的玄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舒婷,是一位感情意识丰富的女诗人。特别的生活经历,使她产生了自觉的悲情意识。舒婷运用真诚的虚拟话语为我们阐释着她的理想与现实、迷茫与信念。诗人将自觉的悲情意识逐步升华为自觉的悲情艺术,真切地走近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梅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常被诗人用来象征独立的人格及清高的意趣。南宋诗人陆游的咏梅作品与一般士大夫作品不同,因其一生对国家忠贞不渝,梅花被赋以爱国志士的品格情操,从而升华为失意的爱国志士坚贞不屈形象的化身,把自然物象同个人身世之感及对国家兴亡的忧患意识紧密相连,梅花精神即诗人之品格、之精神。  相似文献   

14.
角色意识与女性诗歌沈奇1.作诗人,且作女性诗人,是一种诱惑,也是一种陷阶。至少在现时空下的中国,我们还没进步到已经在文学阅读中消解了性别意识的地步。在普泛的读者那里,对女性诗人/作家的作品的欣赏和对男性诗人/作家的作品的欣赏,依然是不同的。我们在读北...  相似文献   

15.
李贺是一位极富独创精神的浪漫主义诗人。虽然他无幸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流诗人,但他的诗作,无论是就思想性还是就艺术性而言,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尤其是在艺术上,瑰丽不俗,富于独创,给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流下了很深的印象。透过戛戛独造、警迈瑰丽的外表,我们可以窥视到其诗歌语言的本质特色:如实地折射出了古文运动对诗人的深刻影响,恰切地传递出了诗人丰富独特的联想与想像,展示出了诗人高深的修辞造诣。  相似文献   

16.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是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文章运用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解读《恶之花》,挖掘其另一番深意。波德莱尔也有着向死存在的意识,毅然站在时代的前端肩负着"诗人的诗人"的重担,与海德格尔有着划时代的共鸣。  相似文献   

17.
英国十九世纪湖畔诗人华兹华斯在其诗歌中把一个感性的、充满着讯息的自然呈现给后世读者。诗人心灵与自然交融 ,获得了平和、纯净和欢乐。二百年后 ,“回归自然”成了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途径。解读华兹华斯自然诗具有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诗歌灿烂而丰富,女性诗人的作品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女性诗人受性别与社会地位所限,其诗作大部分脱离不了传统的离别相思、风花雪月题材,但仍有部分女诗人努力拓展女性诗歌题材范畴,向男性诗人学习,使诗歌内容不再局限于闺阁之中,主动投身公共领域,关心国家兴亡,并以女性独特的思维方式观测历史与社会现实,通过诗歌从女性的角度记录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现状,揭露了广大女性艰难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9.
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诗深受中国诗的影响,Pound甚至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仿作中国诗,他的诗作字里行间隐然流露出禅味与中国风,读来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然而,为什么意象派诗人会欣赏中国古典诗?欣赏中国诗的哪些特征?而中国诗又是如何影响意象派诗人的创作?中西意象诗到底有无异同?两者优劣抑或无从比较?这也是引起笔者的兴趣并想要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20.
"笔争造化"是北宋中期"险怪体"诗人经常论及的诗学命题,它是对中唐诗人"文字觑天巧"和"笔补造化"观念的发展。论文围绕"险怪体"诗人的相关描述,首先归纳了"笔争造化"的条件:雄健的笔力、敏捷的诗思和奇幻的章法。接着列举了"笔争造化"的效果:"毫生"与"画杀",最后从博物穷理的角度探讨了这一观念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