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对金融中心的分析来讨论香港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评价内地金融业开放时香港金融业的影响,并借鉴香港经验为内地金融业进一步国际化提出可行性建议.本文以香港金融业在不同时期的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最后对维护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为借鉴香港经验,推动中国内地金融业国际化提供了一个较为可靠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香港历来被誉为国际金融、贸易、服务、物流和旅游中心,而金融中心处于核心地位。香港金融业历史悠久、优势显著,主要优势体现在拥有完善有效的金融制度,包括法治、有效监管、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及自由资讯流通。CEPA为香港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重要发展机遇。发挥香港金融业优势,促进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共同发展,是提升内地金融业服务水平、满足内地高度发展的制造业服务需求,提高我国  相似文献   

3.
正深圳前海管理局拟推出多项政策,鼓励港企创新发展。深圳方面将在拟建的粤港澳自贸区方案中提出多项深港金融合作建议,包括推动人民币、港元在园区内自由进出。据有关报道,深圳和香港合作新路径已基本确定,其中,扩大对港金融开放有望成为重点;此外,粤港澳自贸区计划允许香港投资者在园区内以人民币、港元开展资本项下的双向投资。在《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框架下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港开放;支持在CEPA框架下适当降低香港金融企业在园区设立有关机构和开展金融业务的准入条件。此外,还将允许园区金融机构设立离岸业务部,拓展离岸金融业务。  相似文献   

4.
内地与香港两地金融合作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侧面来考虑,一是从内地金融开放以及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探讨两地互设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业务的可行性与战略意义;二是在金融开放的前提下,内地如何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为经济发展服务;三是内地因素在香港金融业发展中的作用,如何促进两地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合理分工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 金融市场是香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经济的的较快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香港已成为亚太地区的国际金融中心。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香港对内地的经济建设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我国在完善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还可借鉴香港金融市场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路径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如何在香港建立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问题,成为同时牵动内地与香港金融界的一个重要问题。此举究竟会对香港和内地金融业带来哪些影响?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风险?应当如何采取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这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香港路径"中的跨境资金流动与潜在金融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与内地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增大,渠道增多。上万亿港元的资金通过贸易、金融和非正规渠道在两地间流动。其影响因素包括两地经济增长、贸易往来、资金收益率、制度规则变化、政策面及两地金融管理制度和水平差异等。跨境资金流动给内地带来潜在金融风险:内地资本管制的“防火墙”作用削弱,货币政策有效性受到影响,受到攻击的香港联汇制会波及内地金融稳定等。应引导和规范两地资金流动,推进内地宏观政策改革,推动香港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前店后厂”,这是人们认识深圳与内地经济关系的一个极通俗的表述,即以深圳为“店”,开辟国际市场,从而带动内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这一认识和作法,得到了国务院领导同志的肯定。 香港这一国际性的城市,曾起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前店”作用。香港的这一“前店”作用,无论过去和现在,还是1997年香港回归后,都依然存在。但是,随着深圳逐  相似文献   

9.
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前景分析□尹晓波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发展历程表明,香港是内地了解国际信息的窗口,引进资金和技术的桥梁,进出口贸易的主要通道及转口贸易的中介;内地则是香港经济发展的腹地和依托。“九七”以后,香港将以其独特的地位、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10.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随着“九七”主权回归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对于回归以后香港金融业能否保持繁荣稳定,香港回归对内地的影响等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于国际财政金融界来说,还有一件大事,即今年9月23-25日,第52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银行年会将在香港举行,会议代表预计可达10000多人,目前收到各方面的赞助费已达8000多万港元,这是香港有史以来承办的最大型会议,这两件大事将对香港和内地的金融业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一、香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是仅有1000多平方公里,630多万人口的弹丸之地…  相似文献   

11.
《广东经济》2014,(2):93-93
正他提出,手机上网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方向。1月16日,香港发展论坛"中国经济在世界的地位及香港面临的机遇"研讨会上,内地信息科技业务巨头腾讯公司CEO马化腾表示,内地互联网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网民用户人数全球第一。用户从以前的不熟悉,到今日成为生活的重要部分。虽然内地互联网来自每名客户的收入仍低,但经济持续发展,相信用户人数将不断增加,未来发展前景无可限量。香港金融业及服务业等具有优势,相信与互联网结合将大有可为。对于手机互联网的发展,他认为,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的电子器官。  相似文献   

12.
张娜 《经济论坛》2004,(6):147-148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不断加深。目前内地是香港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香港是内地的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不作为整体统计)和第二大出口市场。转口贸易最为重要,香港对内地的整体出口中(港产品与转口商品),转口贸易的比重超过90%;内地经香港的转口货物占香港转口贸易的九成多。香港多年来也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2002年在内地的累积投资约达到内地外来总投资的50%。  相似文献   

13.
香港贸易发展局是港商投资内地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香港贸发局协助港商开拓内地市场,为促进两地经贸交流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被港商称为“我们的好帮手”。 牵线搭桥促经贸 在香港,几乎没有哪一家厂商未得到过贸发局的帮助。贸发局以宣传香港整体形象、推广香港产品、拓展香港海外市场为己任,每年在全球举办贸易拓展活动达300多项。也就是说,除了星期日,几乎每天都有贸发局的活动在世界某一个地方举行。 内地作为港商最大的贸易伙伴,更是贸发局的工作重点,在1996/1997年度,贸发局举办的与内地有关的经贸推广活动就达80多项,占举办活动总数的四分之一。 组织港商参加内地大型展览会,是贸发局进行贸易拓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多年来,贸发局在北京、上海、天津、大连、武汉和深圳等城市举办大型展览会,推广香港产品,扩大内地消费者对香港产品的了解,给港商带来数以亿万元计的订单。去年9月大连国际时装节,贸发局组织了89家港商参展,当场签订的生  相似文献   

14.
A.深港高科技合作的可行性在深港两地长期的经贸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分工合作和相互依存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深圳背靠内地、紧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完全可以把内地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优势与香港的资金、信息、市场优势结合起来,推进深港优势互补,发展高科技合作,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转化基地,从而推动深港两地工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为迎合市场需要,协助国内企业迈向国际化、市场化,为迎接香港金融业进入内地带来的巨大挑战,香港讯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新讯通展览公司上海世贸商城筹办了“上海国际融资博览会(SHICFE2003)”,为国内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质的专业金融服务、财务投资管理及个人投资理财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晋淑惠 《时代经贸》2008,6(1):59-61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全面结束,内地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的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将有越来越多的境外银行、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进入内地金融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内地经济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份额的提高,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基础上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日趋迫切,而这必然要求内地加快外汇体制的改革步伐.而资本项目的开放一方面给我国的金融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金融业带来了挑战.本文从资本开放的条件和内容入手,简述了资本项目开放对金融业的影响,最后在资本项目开放下,对金融业的监管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总书记在1995年底视察深圳时指出:深圳经济特区除了发挥原用的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改革珠“实验场”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外,“还要发挥一个新作用,就是在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保持香港繁荣稳定方面起促进作用”.这对深圳经济特区地地位和作用再次作明确的定位,也为深港金融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无论是发挥旧功能,还是发挥新作用,都迫切需要深圳继续加快与香港融合作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正扩大粤港澳金融业的开放合作,是粤港澳三地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开放合作"。指出了内地与香港、澳门、台湾未来合作的发展方向,适应领域十分广泛。新时期粤港澳金融业合作,应紧紧围绕扩大开放这一基本思想,推动粤港澳金融业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扩大粤港澳金融业的开放合作是实现三地间的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以及提升三地金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竞争的迫切需要。同时对于充分发挥境内外两个市  相似文献   

19.
周茉 《当代经济》2001,(1):12-13
邓小平留下两句哑谜 1977年11月,邓小平把广东选作他复出后外出的第一站,其意义决非寻常。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也就在这时,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又决非偶然地闯入了这位老人的视野: 深圳即使是在当时也很有名气,原因首先是内地与香港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都设在这里。六十年代,内地曾拍摄过《秘密图纸》、《跟踪追击》两部电影,许多人不仅从这两部风靡一时的反特片中知道了深圳,也知道了这里是海防前哨。 另一个让深圳出了名的是这里先后发  相似文献   

20.
合力打造大珠三角金融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经 《广东经济》2003,(9):22-24
2003年6月30日,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CEPA的签署和实施,打开了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新空间,使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合作从此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广东作为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最密切的内地省(区),CEPA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