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卡工程》2014,(9):54-54
正据悉,目前,一些商业银行正积极与一些P2P平台商谈资金托管事宜。"如果政策明确商业银行比如只承担清算责任,不存在‘管’的责任,商业银行肯定愿意去做P2P托管,而目前商业银行不敢涉足的原因是怕P2P平台惹麻烦。"闲钱宝CEO王文辉表示。信而富CEO王征宇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针对P2P建立小账户系统,实现资金和账户的一对一是托管的有效途径。P2P资金托管需求激增  相似文献   

2.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8):36-36
近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正式为全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公司出具《客户交易保证金托管报告》。这是中国银行界第一次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做资金托管的审核报告,也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一次获得银行的托管审核,这意味着银行在网上支付的风险监管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3.
本世纪,随着网络技术和虚拟金融的快速发展,网上商品和服务交易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交易双方的资金和商品及服务的安全,第三方支付平台机构也快速崛起,其平台上虚拟账户及虚拟账户资金的使用量也不断扩大.本文从审计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的概念及存在的相关风险,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客户虚拟账户资金提出一些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说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含义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指出沉淀资金的概念,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利润来源以及影响沉淀资金收益情况的因素等问题,讨论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国际监管模式,明确了我国对沉淀资金的管理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资金吸储并形成沉淀资金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文通过对资金沉淀机理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沉淀资金引发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主要是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并非金融机构,它受到主体资格和业务范围的质疑,买卖双方信用机制没有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加之政府监管措施不到位,必然会造成沉淀资金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因此,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沉淀资金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重点研究第三方在线支付沉淀资金问题的内涵与发展趋势,分析其微观形成机理及风险管理,对第三方在线支付模式的沉淀资金问题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异军突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从事资金吸储并形成沉淀资金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本文通过对资金沉淀机理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监管意见.  相似文献   

8.
在2014年以前,第三方支付公司在P2P行业中只充当支付的角色,即无法对资金起到监管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正是这一弊端给了那些卷款跑路的P2P平台毫无顾忌的底气.为了有效抑制P2P跑路这一现象,一些第三方支付公司自去年开始对P2P平台推出了"支付加托管"的双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9.
P2P互联网借贷(以下简称P2P网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将会对我国普惠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我国P2P网贷行业经过了近些年的发展,在成交额"井喷"和平台数量激增的同时,由于行业监管缺失、第三方托管空白、征信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非法集资、资金池和征信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的产生,使得P2P网贷行业面临巨大的发展阻碍。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建立行业监管机制、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制度、建立完善的行业征信体系等措施,以促进P2P网贷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支付机构依法接受央行的监督管理。《办法》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的从业资质、资金托管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自此第三方支付企业的监管真空时代已结束。  相似文献   

11.
鼓励互联网金融,鼓励P2P,绝不是纵容其无序发展。第三方资金托管模式将是P2P行业发展的边界和底线之一。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业务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上的资金交易量迅速扩大,随着非银行金融支付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第三方支付为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快捷,但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困惑.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家支付体系的监管者,于2010年9月正式发布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将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由缺乏监管阶段过渡到了严格审批阶段.本文从近年来我省第三方支付业务发展现状入手,描述现有体制下的监管情况,指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启示,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加强和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梁薛瑜 《财会学习》2018,(17):220-221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支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交易支付场景,同样也引起了通信行业传统的营收资金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本文以某一通信企业为例,以影响移动互联网营收资金的"一个关键因素、三个关键管理点"即:以订单为关键因素、业务稽核、第三方支付账户和资金清算为三个关键管理点为核心,探索移动互联网资金管理问题,提出相关举措,借助IT支撑,实现互联网营收资金资金流转和管理无缝衔接,确保互联网资金准确、安全、高效管理,降低资金风险,提升企业资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携手or漠视? 商业银行如何选择第三方支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方支付有效解决了电子商务流程中信用缺失和银行商户之间的接入难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产物。国内目前第三方支付产业集中度高,政策环境暂不明朗,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支付纵向一体化及代理网关、信用担保综合化是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商业银行应认清趋势,从资金托管、联合收单、融资合作、资本投资等方面与其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迅猛发展,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消费结算,但第三方支付的线上支付特性使得客户身份信息难以被充分识别,这就为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实施洗钱犯罪活动提供了可能。本文立足第三方支付"断直连"的政策背景,针对大数据时代第三方支付反洗钱监管难题,提出构建以网联平台为核心,由客户身份信息收集系统、区块链云备份系统、反洗钱监测平台和大额可疑交易自动告警系统共同构成的反洗钱监管新机制,促进我国第三方支付反洗钱监管由注重事后处罚的"机构监管"模式,向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罚并重的"行为监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的合作业务主要涉及网银支付、快捷支付、聚合支付、第三方代扣和第三方POS收单等。但随着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多元化,商业银行面临着第三方支付机构主体风险、客户资金安全风险、洗钱交易风险、银行声誉风险,对此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应从机构管理、资金安全、交易监控、消费者权益保护四个维度,明确审计查证思路和重点,帮助商业银行提升风险防范与应对水平。  相似文献   

17.
蒋军 《财会学习》2020,(12):244-245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第三方支付极大地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也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了新的市场。由于买卖双方收付款的时间差等原因,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内存在大量客户备付金,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信息技术衍生的安全隐患、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和对银行的高度依赖性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完善信息技术管理制度、健全第三方支付客户备付金的内控体系、建立多元资金保障机制,以期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的内控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人们已经习惯使用手机结账付款,这种第三方资金支付方式为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基于此,本文以第三方支付资金管理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第三方支付过程中存在的资金风险,从资金管理模式、账户核算要求、风险管理以及软硬件建设等方面阐述第三方支付资金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9.
张焜琨  政佳颖  夏芳 《会计师》2023,(5):127-130
调研了上海市公立医院中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旨在为公立医院第三方支付应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建议。此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围绕公立医院中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进行统计分析。在此次调研中,笔者共收到具有代表性的81所市、区级公立医院调研表,其中包含市级公立医院29所,区级公立医院52所。结合调研表和专家访谈建议,结果显示:公立医院已普遍使用第三方支付业务,在第三方支付业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诸多的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信息环境管理、收支业务管理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的三大业务层面中。为更好地防范第三方支付业务风险,需加强信息环境的基础建设和网络安全防护建设工作,建立健全第三方收支业务的管理流程及制度,择优选择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合作,提高医院资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自2010年开始,人民银行等部门推出了关于第三方支付的一系列管理办法,已初步形成了"外部监管+行业自律"的监管架构.但是在机构属性、业务定位、沉淀资金利息归属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与争议.因此,应该摆脱"第三方支付"的约束,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与准入原则,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